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少年闰土》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少年闰土》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6:29:34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少年闰土》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chú fang    
xiū sè     líng lì     cì wei    
【答案】郑重;拜年;厨房;羞涩;伶俐;刺猬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郑重(zhèng zhòng)”,指严肃认真。“拜年(bài nián)”,指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厨房(chú fang)”,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羞涩(xiū sè)”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伶俐(líng lì)”指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刺猬(cì wei)”指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哺乳动物,头小,嘴尖,四肢短,身上有硬刺,遇有敌情即缩成一团。
故答案为:郑重、拜年、厨房、羞涩、伶俐、刺猬
【点评】本题考查对看拼音写词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应加强对疑难易错字的重点识记。学生对于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与书写,根据课内所学生字的读音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的字词,完成时要注意将字写舒展,正确。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勾勒(lè) 磅礴(páng) 艰难(nàn)
B.豁开(huō) 佛像(fó) 假装(jià)
C.商量(liáng) 瘦削(xiāo) 计划(huà)
D.血液(xuè) 传记(zhuàn) 正月(zhēng)
【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艰难(nàn改nán);不正确;
B: 假装(jià改jiǎ);不正确;
C:商量(liáng改 liang) 瘦削(xiāo改xuē);不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3.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环境描写)
B.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神态描写)
C.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外貌描写)
D.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场面描写)
【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阅读题目中各项中的句子,ABD三项中对句子描写方法的分析是正确的;
C项中结合句子中“带、捏、刺”等词语,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而不是外貌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4.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闰土回家去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因为闰土回家去了,所以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B.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C.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让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D.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答案】A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A项“闰土回家去了”和“我还常常念着闰土”形成转折关系,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即虽然闰土回家了,但是我还常常想念闰土。故A有误;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变换。句子缩句、修改病句都是常考的类型,要掌握各种句型变换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5.填空题。
(1)《少年闰土》一开始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月下看瓜刺猹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表哥觉得找工作太难了,只想每天在家玩,我们可以用“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来劝告他。
(3)不能小看一个民族的民魂,因为“惟有民魂是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    “。
(4)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对“中国的脊梁”做了很好的诠释:“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答案】(1)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项带;尽力的刺去
(2)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值得宝贵的;才有真进步
(4)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填上所缺的内容即可。书写时注意“ 轮 、 黄 、 项”等字的写法。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故乡》,意思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必有坎坷之处,如果路已经踏出来了,那便需一步步地积累和坚持,不能害怕和退缩。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出自鲁迅《学界的三魂》,意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中最宝贵的,只有民魂变得好起来了,整个中国人民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更好,只有人民好了,祖国才算全面的发展起来。
(4)根据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填上所缺的内容即可。书写时注意“ 埋、硬、身”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1)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项带;尽力的刺去;(2)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值得宝贵的;才有真进步;(4)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旬)
(4)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答案】(1)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是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2)天空中挂着圆月。
(3)闰土又对我说,那时太冷,要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句式转换。“闰土回家去了”和“我还常常念着闰土”形成转折关系,用关联词“虽然……但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虽然闰土回家了,但是我还常常想念闰土。
(2)“深蓝的”修饰“天空中”;“一轮金黄的”修饰“圆月”;去掉修饰语“深蓝的”“一轮金黄的”即可。
(3)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你”改为“我”;“来”改为“去”即可。
(4)根据题干内容,由“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可知,“无穷无尽指没有止境,没有限度。”与“无数的”重复,因此删除“无数的。”
故答案为:(1)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是我还常常念着闰土。(2)天空中挂着圆月。(3)闰土又对我说,那时太冷,要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运用。回答时,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课内所学来完成。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平时多做此类练习,多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选段)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7.找近义词:盼望    愿心   
8.这段话先后写了三个意思,请按顺序用三个词语概括。其中主要意思是哪个?
   ——   ——   主要意思是:   
9.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
10.从闰土的   和神态描写中,看出他是一个   的孩子。
【答案】7.期望;愿望
8.盼望;外貌;相识;相识
9.“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10.外貌;可爱、纯朴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语段选自《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鲁迅和闰土相处的过程中,闰土给鲁迅讲了看瓜刺渣、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事,刻画出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鲁迅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7.考查找近义词。“盼望”:殷切地期望。其近义词是“期望”。“愿心”:对神佛有所祈求时许下的酬谢诺言。其近义词是“愿望”。
故答案为:期望、愿望
8.考查用词语概括语段意思。通读语段可知,先后写了三个意思,按顺序可用“盼望——外貌——相识”这三个词语来概括。语段的主要意思是:相识。
故答案为:盼望、外貌、相识、相识
9.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从文中的“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感受到“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故答案为:“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10.考查对文中人物的评价。通读语段可知,从闰土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可爱、纯朴的孩子。
故答案为:外貌;可爱、纯朴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鲁迅轶(yì)事
在大学教书时,鲁迅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就觉得他没钱,理得很敷(fū)衍(yǎn)。鲁迅也不生气,反而给了一大把钱,理发师喜出望外。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大喜,拿出看家本领。不料理毕,鲁迅却极其吝(lìn)啬(sè),一个小钱一个小钱地数,一分也没多给。理发师很诧(chà)异:“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着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一听,满面通红。
材料二:
名人评鲁迅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nú)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chén)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选集》)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老舍)
材料三:绍兴鲁迅故里
中文名 绍兴鲁迅故里
所属年代 1881~1898年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
占地面积 50公顷
开放时间 周一:8:30-17:00,周二~周日:8:30- 21:00(冬季8:30- 20:3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绍兴鲁迅纪念馆
保护级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时间 1988年1月13日
材料四: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
1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仿照材料二的样子,自拟一句话评价鲁迅先生。
1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①鲁迅故里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占地面积约60公顷。(

②绍兴鲁迅故里每周一晚上不开放。(  )
③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周边有不少餐饮店,方便游人游览后就餐。(  )
13.朋友打算去“绍兴鲁迅故里”参观,请你帮忙设计一条游览线路,要求包含一些知名景点。你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请将你设计的游览线路,写在下面。   
【答案】11.示例:鲁迅先生是幽默的,更是睿智.的,他巧妙地对势利之人进行教育,达到了小惩大诫的目的,也使自己赢得了尊重。
1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三、四;示例:绍兴古城→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绍兴鲁迅故居→树人书屋→百草园……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图文信息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回答此题首先需要了解材料一中介绍的鲁迅先生具有幽默机智的品质,然后再仿照材料二中的形式对鲁迅先生进行评价。例如:鲁迅是机智幽默的,他会用他幽默的语言,机智地化解矛盾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他人以启示。
故答案为:鲁迅先生是幽默的,更是睿智的,他巧妙地对势利之人进行教育,达到了小惩大诫的目的,也使自己赢得了尊重。
1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材料三可知,“绍兴鲁迅故里”占地面积是50公顷,句①错误;通过材料三中开放时间“周一:8:30-17:00,周二~周日:8:30- 21:00(冬季8:30- 20:30) ”可知,每周一只开放到下午五点,晚上不开放,句②正确。根据材料四中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可以知道景区周边有不少餐饮店,方便游人游览后就餐。句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考查设计游览路线。从“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可知,材料四是介绍绍兴鲁迅故里,材料五是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 所以要去“绍兴鲁迅故里”参观且设计一条游览线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三、四。本题,根据材料四可以设计绍兴鲁迅故里的游览路线。
故答案为:三、四;绍兴古城→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绍兴鲁迅故居→树人书屋→百草园……
三、写作题
14.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给我们以关怀,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暖。请你仔细回忆这些人和他们的事,将其中印象深刻的写下来。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答案】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人 在夜空中,总有颗最闪亮的星星。在花丛中,总有朵最漂亮的花朵。在沙滩上,总有个充满阳光的贝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不同的人,但是有一个人,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是我们班的小明。
小明今年十一岁了,和我同岁。他长得还挺英俊:黝黑的皮肤,浓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热情的光芒,透着机敏和灵气。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为人。
他学习不算好,但他乐于助人。假如你忘记带什么东西了,他准会在第一时间内借给你。他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唯一的英语书借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受罚。而我对他的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件事。
那一回,是下课时间。我正做着老师布置的习题,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香”味。我放下笔,寻找气源,哦!原来是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呕吐物不堪入目,班长问:“谁去收拾一下 ”大家都无动于衷,这时,有的同学偷偷地溜了出去,有的同学面面相觑,还有的同学若无其事。身为班干部的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的心里很矛盾,这时,小明站了出来,把拖布和簸箕拿了出来,把呕吐物一点一点装进簸箕,倒进厕所,又坦然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做得是那样轻松,那样自然,没有一点儿嫌弃的意思。顿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我由衷地佩服他!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哪些人,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 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立意角度】在叙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本文小作者选取典型的事例,描写一位热情、乐于助人的同学,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能运用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少年闰土》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chú fang    
xiū sè     líng lì     cì wei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勾勒(lè) 磅礴(páng) 艰难(nàn)
B.豁开(huō) 佛像(fó) 假装(jià)
C.商量(liáng) 瘦削(xiāo) 计划(huà)
D.血液(xuè) 传记(zhuàn) 正月(zhēng)
3.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环境描写)
B.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喜悦。(神态描写)
C.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外貌描写)
D.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场面描写)
4.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闰土回家去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因为闰土回家去了,所以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B.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天空中挂着圆月。
C.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让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D.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5.填空题。
(1)《少年闰土》一开始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月下看瓜刺猹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2)表哥觉得找工作太难了,只想每天在家玩,我们可以用“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来劝告他。
(3)不能小看一个民族的民魂,因为“惟有民魂是   ,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    “。
(4)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对“中国的脊梁”做了很好的诠释:“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常常念着闰土。(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旬)
(4)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修改病句)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少年闰土(选段)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7.找近义词:盼望    愿心   
8.这段话先后写了三个意思,请按顺序用三个词语概括。其中主要意思是哪个?
   ——   ——   主要意思是:   
9.从“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
10.从闰土的   和神态描写中,看出他是一个   的孩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鲁迅轶(yì)事
在大学教书时,鲁迅到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就觉得他没钱,理得很敷(fū)衍(yǎn)。鲁迅也不生气,反而给了一大把钱,理发师喜出望外。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大喜,拿出看家本领。不料理毕,鲁迅却极其吝(lìn)啬(sè),一个小钱一个小钱地数,一分也没多给。理发师很诧(chà)异:“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着说:“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一听,满面通红。
材料二:
名人评鲁迅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nú)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chén)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选集》)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老舍)
材料三:绍兴鲁迅故里
中文名 绍兴鲁迅故里
所属年代 1881~1898年
地理位置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
占地面积 50公顷
开放时间 周一:8:30-17:00,周二~周日:8:30- 21:00(冬季8:30- 20:30)
门票价格 免费
著名景点 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绍兴鲁迅纪念馆
保护级别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时间 1988年1月13日
材料四: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
1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仿照材料二的样子,自拟一句话评价鲁迅先生。
1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①鲁迅故里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占地面积约60公顷。(

②绍兴鲁迅故里每周一晚上不开放。(  )
③绍兴鲁迅故里景区周边有不少餐饮店,方便游人游览后就餐。(  )
13.朋友打算去“绍兴鲁迅故里”参观,请你帮忙设计一条游览线路,要求包含一些知名景点。你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请将你设计的游览线路,写在下面。   
三、写作题
14.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给我们以关怀,让我们体会到人间的暖。请你仔细回忆这些人和他们的事,将其中印象深刻的写下来。注意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郑重;拜年;厨房;羞涩;伶俐;刺猬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郑重(zhèng zhòng)”,指严肃认真。“拜年(bài nián)”,指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厨房(chú fang)”,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羞涩(xiū sè)”指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伶俐(líng lì)”指形容人物机灵乖巧或是做事干脆利落。“刺猬(cì wei)”指一种对农业有益的哺乳动物,头小,嘴尖,四肢短,身上有硬刺,遇有敌情即缩成一团。
故答案为:郑重、拜年、厨房、羞涩、伶俐、刺猬
【点评】本题考查对看拼音写词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应加强对疑难易错字的重点识记。学生对于课文中生字词的掌握与书写,根据课内所学生字的读音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的字词,完成时要注意将字写舒展,正确。
2.【答案】D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A:艰难(nàn改nán);不正确;
B: 假装(jià改jiǎ);不正确;
C:商量(liáng改 liang) 瘦削(xiāo改xuē);不正确;
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要注意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词组中的不同读音。平时要多读、多练。
3.【答案】C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阅读题目中各项中的句子,ABD三项中对句子描写方法的分析是正确的;
C项中结合句子中“带、捏、刺”等词语,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而不是外貌描写。
故答案为:C。
【点评】题目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和掌握能力。作答时要根据每一选项中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句子运用的说明手法,做出正确选择。
4.【答案】A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A项“闰土回家去了”和“我还常常念着闰土”形成转折关系,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连接。即虽然闰土回家了,但是我还常常想念闰土。故A有误;
B、C、D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句子的变换。句子缩句、修改病句都是常考的类型,要掌握各种句型变换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5.【答案】(1)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项带;尽力的刺去
(2)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值得宝贵的;才有真进步
(4)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1)根据课文《少年闰土》“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填上所缺的内容即可。书写时注意“ 轮 、 黄 、 项”等字的写法。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出自鲁迅《故乡》,意思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必有坎坷之处,如果路已经踏出来了,那便需一步步地积累和坚持,不能害怕和退缩。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出自鲁迅《学界的三魂》,意思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中最宝贵的,只有民魂变得好起来了,整个中国人民的一系列都会变得更好,只有人民好了,祖国才算全面的发展起来。
(4)根据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填上所缺的内容即可。书写时注意“ 埋、硬、身”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1)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项带;尽力的刺去;(2)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3)值得宝贵的;才有真进步;(4)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会默写。对于课文中的优美的语句,注意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6.【答案】(1)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是我还常常念着闰土。
(2)天空中挂着圆月。
(3)闰土又对我说,那时太冷,要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
(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句式转换。“闰土回家去了”和“我还常常念着闰土”形成转折关系,用关联词“虽然……但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虽然闰土回家了,但是我还常常想念闰土。
(2)“深蓝的”修饰“天空中”;“一轮金黄的”修饰“圆月”;去掉修饰语“深蓝的”“一轮金黄的”即可。
(3)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你”改为“我”;“来”改为“去”即可。
(4)根据题干内容,由“闰土的心里有无数的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可知,“无穷无尽指没有止境,没有限度。”与“无数的”重复,因此删除“无数的。”
故答案为:(1)虽然闰土回家去了,但是我还常常念着闰土。(2)天空中挂着圆月。(3)闰土又对我说,那时太冷,要我夏天到他们那里去。(4)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点评】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运用。回答时,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和课内所学来完成。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平时多做此类练习,多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答案】7.期望;愿望
8.盼望;外貌;相识;相识
9.“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10.外貌;可爱、纯朴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学习理解语段内容,了解语段的主旨,认真阅读语段,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语句回答问题。语段选自《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鲁迅和闰土相处的过程中,闰土给鲁迅讲了看瓜刺渣、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事,刻画出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鲁迅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7.考查找近义词。“盼望”:殷切地期望。其近义词是“期望”。“愿心”:对神佛有所祈求时许下的酬谢诺言。其近义词是“愿望”。
故答案为:期望、愿望
8.考查用词语概括语段意思。通读语段可知,先后写了三个意思,按顺序可用“盼望——外貌——相识”这三个词语来概括。语段的主要意思是:相识。
故答案为:盼望、外貌、相识、相识
9.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从文中的“日日盼望”“好容易”“飞跑”这些词语中,感受到“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故答案为:“我”是多么渴望尽快见到闰土。从这些词语中可体会到“我”和闰土之间的真挚友谊。
10.考查对文中人物的评价。通读语段可知,从闰土的外貌和神态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可爱、纯朴的孩子。
故答案为:外貌;可爱、纯朴
【答案】11.示例:鲁迅先生是幽默的,更是睿智.的,他巧妙地对势利之人进行教育,达到了小惩大诫的目的,也使自己赢得了尊重。
12.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三、四;示例:绍兴古城→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绍兴鲁迅故居→树人书屋→百草园……
【知识点】图文信息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图文信息阅读,要想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才回顾整体的感知,答起题来才能得心应手。
11.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回答此题首先需要了解材料一中介绍的鲁迅先生具有幽默机智的品质,然后再仿照材料二中的形式对鲁迅先生进行评价。例如:鲁迅是机智幽默的,他会用他幽默的语言,机智地化解矛盾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给他人以启示。
故答案为:鲁迅先生是幽默的,更是睿智的,他巧妙地对势利之人进行教育,达到了小惩大诫的目的,也使自己赢得了尊重。
12.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材料三可知,“绍兴鲁迅故里”占地面积是50公顷,句①错误;通过材料三中开放时间“周一:8:30-17:00,周二~周日:8:30- 21:00(冬季8:30- 20:30) ”可知,每周一只开放到下午五点,晚上不开放,句②正确。根据材料四中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可以知道景区周边有不少餐饮店,方便游人游览后就餐。句③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
13.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和考查设计游览路线。从“鲁迅故居、三味书屋、鲁迅祖居、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可知,材料四是介绍绍兴鲁迅故里,材料五是鲁迅故里景区平面图, 所以要去“绍兴鲁迅故里”参观且设计一条游览线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三、四。本题,根据材料四可以设计绍兴鲁迅故里的游览路线。
故答案为:三、四;绍兴古城→绍兴鲁迅纪念馆→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绍兴鲁迅故居→树人书屋→百草园……
14.【答案】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人 在夜空中,总有颗最闪亮的星星。在花丛中,总有朵最漂亮的花朵。在沙滩上,总有个充满阳光的贝壳。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碰到过许多不同的人,但是有一个人,在我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就是我们班的小明。
小明今年十一岁了,和我同岁。他长得还挺英俊:黝黑的皮肤,浓黑的眉毛,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里,闪动着热情的光芒,透着机敏和灵气。我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他的外表,而是他的为人。
他学习不算好,但他乐于助人。假如你忘记带什么东西了,他准会在第一时间内借给你。他有时甚至会将自己唯一的英语书借给别人,自己却甘愿受罚。而我对他的印象深刻,是因为那件事。
那一回,是下课时间。我正做着老师布置的习题,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令人恶心的“香”味。我放下笔,寻找气源,哦!原来是一位同学吐了,呕吐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这些呕吐物不堪入目,班长问:“谁去收拾一下 ”大家都无动于衷,这时,有的同学偷偷地溜了出去,有的同学面面相觑,还有的同学若无其事。身为班干部的我,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我的心里很矛盾,这时,小明站了出来,把拖布和簸箕拿了出来,把呕吐物一点一点装进簸箕,倒进厕所,又坦然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他做得是那样轻松,那样自然,没有一点儿嫌弃的意思。顿时,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高大了,我由衷地佩服他!
【知识点】叙事
【解析】【分析】【题干分析】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写人作文,要写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哪些人,让你难忘,为什么难忘 以事写人。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要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立意角度】在叙述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达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点评】本文小作者选取典型的事例,描写一位热情、乐于助人的同学,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能运用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