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宝塔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30 17:2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 物 科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
A.珊蝴虫、月季、机器人、鼠妇 B.长颈鹿、枯叶、海豚、斑马
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瓢虫 D.病毒、野鸭、松树、蚂蚁
2.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B.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整体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物圈包括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3.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植物的多样性、动物的多样性、微生物的多样性
C.草原的多样性、森林的多样性、湿地的多样性
D.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多样性
4. 关于生物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
A.生物有一定的应激性 B.生物要进行繁殖
C.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现象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动物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汗液和尿液,这些现象都属于( )
A.新陈代谢 B.生长 C.应激性 D.繁殖
6. “蜻蜓点水”,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新陈代谢 B.生长
C.应激性 D.繁殖
7. 不能说明生物的生活受非生物因素影响的是( )
A、光照时间短、温度低导致植物死亡 B、大雁南飞
C、猫捉老鼠 D、青蛙冬眠
8. 在一块农田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空气 C、蝗虫 D、土壤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
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生物圈 D.陆地生态系统
10. 蝉在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1. 下列能说明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的例子是( )
A.生物的家族中有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 B.菊花有很多品种
C.已经命名记录的生物有200多万种 D.不同的生物要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12.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植物开花结果
C.合欢的叶子在夜幕降临时合拢起来 D.铁皮生锈
13. 有一种山羊,由于羊绒细长柔软,是纺织原料之一,因而,放羊的数量持续上升,但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结果,随着山羊数量的激增,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这个事例说明生物( )
A.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 B.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C.不能适应环境 D.对环境的刺激做出了反应
1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
15. 沙漠中的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储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散失,这说明了(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与环境无关
16. 农民的水稻田里经常长一种杂草,直接影响水稻生长。由此可知,杂草和水稻之间的关系是( )
A.合作关系 B.竞争关系 C.捕食关系 D.共生关系
17.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修改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 C.重新进行实验 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18. 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19. 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尔文发现了血液循环 B.沃森和克里克创立了统一的生物命名法
C.林奈被称为“分类学之父” D.哈维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0.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 )发现的。A.达尔文 B.沃森和克里克 C.林奈 D.袁隆平21.生物学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门 B.目 C.纲 D.种
22.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并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④实施实验
⑤设计实验方案 ⑥得出结论 ⑦分析并记录实验现象
A.①③②④⑤⑦⑥ B.①②④⑤⑥⑦③ C.①③②⑤④⑦⑥ D.①②④⑤③⑥⑦
23. 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温度和水属于非生物因素 B.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合作关系
C.环境能影响生物,生物只能适应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对它有影响的生物
24. 下列生物之间属于种内互助关系的是 ( )
A、草原中的狼和羊 B、稻田中的水稻和野草
C、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 D、蛔虫和人
25. 生物形成物种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分布多样性 C、环境多样性 D、遗传多样性
26. 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先往载玻片滴一滴( )
A.清水 B.生理盐水 C.温开水 D.糖水
27.陈文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F”字的透明玻片时,所观察到的物像应该是( )
A.F B. C. D.
28.鱼、家兔、柳树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
29.某班同学设计了“探究食物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10分钟后,统计食物充足处和食物不足处的鼠妇数量。该实验的变量是( )
A.温度 B.水分 C.食物 D.光照
30. 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后,要使物像更加清晰,可略微转动( )
A. 反光镜 B.遮光器 C. 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31.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太暗,正确的操作是( )
A.用小光圈、凹面镜 B.用大光圈、凹面镜
C.用大光圈、平面镜 D.用小光圈、平面镜
32.下列哪项属于警戒色 (  )
A.北极狐毛色纯白       B.雷鸟在夏季羽毛为棕褐色
C.鲫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  D.毒蛾幼虫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
33.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偏向右上方,为使物像位于正中,应将装片( )
A.往右下方移 B.往右上方移 C.往左下方移 D.往左上方移
34.先用显微镜的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观察细胞,然后换上60倍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 (  )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 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
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细胞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36. 下图为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中④和⑥的操作应缓慢地盖上盖玻片,其目的是防止装片出现_______。
(3)③中滴的液体是0.9%的__________,其目的主要是 。
(4)小明用低倍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物像较为模糊,此时他最好应该调节显微镜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_。若要换用高倍镜观察,需转动 换用高倍物镜 。
(5)步骤⑤中滴加的液体是 ,用于对细胞的染色。
37. 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或挪开墩布后,鼠妇就会很快地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去。这是光在影响它们的生活吗?现提供鼠妇10只、硬纸盒、湿泥土、记录本、计时器、手电筒、黑纸板等实验材料,请你设计一个实验。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在硬纸盒内铺一层湿泥土,左半侧盖上黑纸板,右半侧______________,并将硬纸盒置于手电筒的光照之下。
②在硬纸盒两侧中央的湿泥土上各放入5只鼠妇,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束后,应将全部鼠妇放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使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
(5)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若进行重复实验,需要对数据进行求取 值处理。
38. 观察下图,完成题目。(注意把序号写在[ ]里,名称写在横线上。)
(

) (

) (

) (

) (

) (

) (

) (

) (
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
)
(1)在显微镜的各结构当中,起着放大物像的结构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
(2)能使镜筒大幅度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 ] ,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的是[ ] 。
(3)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
(4)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10×”时,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放大倍数为_________倍。若显微镜目镜为“10X”,物像被放大了400倍,则物镜放大倍数为“ ”。
(5)小明在观察标本时发现要观察的物体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小明要把玻片标本往_________移动。
(6)小明在观察的时候看到一个污点,他转动目镜和玻片,污点都没动,他判断污点可能在 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