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四课
曹冲称象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4《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的制定
01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的设计
02
教学过程
03
一、
学习目标的制定
三分析
3.分析学情
1.分析课标
2.分析教材
目标依据
分析课标(第一学段)
识字写字
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本节课通过小游戏、组词等方式对字词进行巩固检查。
分析课标(第一学段)
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本节课通过句子对比理解“才、到底”的意思和用法。
分析课标(第一学段)
口语交际
1. 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综合性学习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本节课通过多让学生说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单元的第一课。
《曹冲称象》是一篇经典的历史故事,最早出自《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全文围绕“称象”这一中心,记述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办法秤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展现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才智,给人以深刻启迪。
教材分析
课文分析
课后练习
单元主题:“儿童生活”;
本单元教学重点:①“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②“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第三单元共有《曹冲称象》等四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课后题形式多样,针对问题,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1.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方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读第四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排序梳理出曹冲称象的方法,然后借助排序借助关键词句概括曹冲称象的方法。)
3.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句各说一句话。(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和效果。)
单元内容分析
知识水平和经验基础:
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大部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书写的习惯、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大多数同学都能读懂短文,并能根据短文内容回答简单的问题。
(1)
(2)
学情分析
困难障碍:
1、在阅读中,有一部分同学不能结合短文内容拓展到实际中。
2、学生分析、理解题意的能力有待加强。
3、学生的知识积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加强。
课标
教材
学情
目标一
通过对比识记、图片识记、组词等方法,认识文中12个生字。
目标二
目标三
通过朗读和比较,分析哪种称象方法更好,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结合课后题和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并能够自己简单有条理地表述。
4《曹冲称象》学习目标
二、
评价任务、评价标准的设计
课题: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
学习目标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目标一: 通过对比识记、图片识记、组词等方法,认识文中12个生字。 任务1:生字宝宝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了吗?请你借助或不借助拼音、词语,正确认读“曹、称”等12个生字。 1.可以带拼音认识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2.不带拼音读出本课生字。(★)
3.读出带有新字的词语。(★)
目标二:通过朗读和比较,分析哪种称象方法更好,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任务2:谁想为大家读一下课文,分享一下这个小故事?文中有几种称象方法?哪种更好?你认为“才、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1.阅读课文时流利、不卡顿,读曹冲的话读出自信的语气。(★)
2.表达自己认为哪种称象方法好的原因。(★)
3.概述“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目标三: 结合课后题和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并能够自己简单有条理地表述。 任务3:曹冲的称象方法是什么?具体分为哪几个步骤?谁能来说一下? 1.将代表曹冲称象过程的图片进行排序。(★)
2.大体概括曹冲称象的过程。(★)
3.有条理地概括曹冲称象的过程。(★)
三、
评价任务的实施
评价任务的实施
复习导入
01
新知探究
02
板书设计
04
整理提升
03
教学活动(复习导入)
目标一
通过对比识记、图片识记、组词等方法,认识文中12个生字。
任务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些生字宝宝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了吗?并借助拼音词语,正确认读“曹、称”等12个生字。
这些生字宝宝都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了吗?
读出课件中所有生字。 ★
设计意图
通过多种方式读生字词 ,以评价对生字词的真正掌握情况。
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大家先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注意要读通顺,并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活动(新知探究1)
目标二
通过朗读和比较,分析哪种称象方法更好,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任务2
谁想为大家读一下课文,分享一下这个小故事?有几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你认为“才、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能用自己的话回答老师的问题。 ★
文中有几种称象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对比和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用加点字各说一句话,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看图写话打下一定基础。
细读曹冲称象一段,将过程图片排序。
教学活动(新知探究2)
目标三
结合课后题和图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并能够自己简单有条理地表述。
任务3
曹冲的称象方法是什么?具体分为哪几个步骤?谁能来说一下?
?
能把三幅图正确排序。 ★
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按顺序地概括一下曹冲称象的过程。小组讨论后再回答。
1
2
3
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确★
条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排序帮助学生梳理曹冲称象的步骤,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概述进一步巩固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活动(整理提升)
我们不仅学到了一种称象的方法,更发现了曹冲不仅善于动脑筋,还特别会表达,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孩子。
设计意图
回扣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本节课的表现进行反思总结。
课后思考:你还有哪些称象的方法?
教学活动(整理提升)
设计意图
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
教学活动(板书设计)
称象步骤
才
到底
4、曹冲称象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