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3.1大气的垂直分层第二课时课件-【精彩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3.1大气的垂直分层第二课时课件-【精彩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30 17: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3.1第二课时大气的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掌握每一层的特征。【综合思维】
2.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人地协调观】
目录
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的特征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划分原则
大气的温度、密度和运动状态
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1)对流层
范围
近地面至对流层顶
厚度
季节变化: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空间变化:低纬较厚,高纬较薄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低纬地区:17-18千米

30°
60°
90°N
30°
60°
90°S
5
10
15
20
千米
中纬地区:10-12千米
高纬地区:8-9千米
1)对流层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1)对流层
温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
特点
对流运动显著
对流层为什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具备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水汽杂质含量多,对流运动显著(降温条件)。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逆温
对流层下部,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增强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
逆温
温度
温度
高度
高度
逆温
1.发生逆温时,大气运动状况是什么样的?
由于大气上热下冷,阻碍空气对流运动,大气稳定。
2.逆温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
由于大气稳定,使空气中的水汽、杂质不易扩散,形成大雾天气或大气污染事件。
2)平流层
温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平流层中上部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
范围
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千米。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2)平流层
特点
1.海拔越高,温度越高
3.对流运动弱,平流运动显著
2.水汽杂质含量少
4.大气能见度高,天气晴朗
5.适宜航空飞行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思考:飞机起飞从对流层飞入平流层的过程中,
坐在飞机里的乘客有何感受?
气压降低,出现耳鸣等现象。向上飞入平流层过程中飞机较颠簸(对流层水汽杂质多,天气多变),进入平流层后飞机平稳。
南极臭氧空洞
*南极臭氧洞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发现南极地区上空的臭氧量下降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2006年“南极臭氧洞”面积已经超过北美洲的面积。
在新型制冷设备的推广下,2019年南极臭氧洞面积已缩至近四十年最小值,目前南极臭氧洞正在慢慢缩小。
1979-2015
3)高层大气
特点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高空有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通讯
范围
自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高空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3)高层大气
电离层
分布于6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
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大气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高层
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对流层 低纬17~18km 中纬10~12km 高纬8~9km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有利于空气对流运动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
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平流层 对流层顶 到50~55km 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小 30千米以上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
有利于高空飞行 水汽、杂质极少,云雨绝迹
能见度好,气流平稳
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高层 大气 平流层顶到大气上界,高度约2000~3000km 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离地面远,引力小
60~500km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电离层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垂直分层
高度
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
探究
1.在对流层,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从而形成一个随高度增加而温度下降的大气垂直温度梯度。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近年来,贵阳将“中国避暑之都”作为城市名片,着力打造“避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避暑”经济。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读图,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每年3月,西藏大部分地区的隆冬尚未结束,林芝的桃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读图,试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避暑旅游名城——贵阳
(1)在我国地形图上,找到贵阳、重庆、武汉、长沙、上海的位置;读图,说明贵阳打造避暑旅游名城的优势条件,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夏季气候凉爽。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上海
长沙
重庆
贵阳
武汉
温度/℃
23.9
23.6
28.1
28.4
28.7
28.2
28.6
28.1
28.0
27.8
7月
8月
(2)每年3月,西藏大部分地区的隆冬尚未结束,林芝的桃花却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皑皑白雪与灼灼桃花相互映衬,让人领略到“雪域江南”的独特春光。读图,试分析这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西藏垂直高差大,山上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雪域江南——西藏
雪被
陆高/米
5000
3000
2000
1000
500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
干洁
空气
水汽
杂质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
大气
课程小结
氮、氧为主要成分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存在空间上的差异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存在时空上的差异
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平流运动显著,分布有臭氧层,适宜航空飞行
分布有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信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三个垂直分层的名称,正确的是( )
A.①对流层 B.②臭氧层
C.③平流层 D.③电离层
2.图中三个垂直分层中,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②
A
A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据此完成3-4小题。
3.神舟十三号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 B.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C.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D.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4.神舟十三号穿过的高层大气具备的特征是( )
A.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适合航空飞行
C.含有臭氧层 D.含有电离层
A
D
动画片《飞屋环游记》讲述了退休气球销售员费迪逊与少年罗素乘坐“飞屋”前往南美洲“天堂瀑布”冒险的故事,剧中“飞屋”被成千上万个五颜六色的氢气球牵引飞越云层,带着二人遨游天际,飞向远方……读《飞屋环游记》剧照,完成下列问题。
(1)二人在升空过程中,“飞屋”温度变化趋势为( )
A.越来越冷 B.越来越热 C.先热后冷 D.先冷后热
(2)若飞屋保持约一万米的高度从北极上空飞往赤道上空,二人途中感受是( )
A.一直平稳 B.先平稳飞行,后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后平稳飞行 D.一直颠簸
D
B
翼装飞行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飞行者运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下图为张家界天门山某次翼装飞行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5千米高空下降的运动员,会感觉到( )
A.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
C.湿度增大 D.速度减慢
(2)张家界天门市作为理想的翼装飞行基地,得益于其( )
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植被
(3)在翼装飞行比赛前,应重点关注比赛地的( )
A.天气 B.水文 C.生物 D.人类活动
B
C
A
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逆温现象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下图为逆温现象示意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下列对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④阶段最有利于雾霾的污染物的扩散
B.逆温层从产生到消亡经历的阶段分别是②③④①
C.逆温现象出现时一般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100m/0.6℃
D.阶段①为逆温现象最为强盛的阶段
B
4.对于逆温现象的意义论述正确的是( )
A.出现晴好天气,交通能见度更好
B.高空出现逆温层不利于飞机飞行
C.污染物容易扩散,减轻大气污染
D.逆温现象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出现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