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部编版一年级 下册 第七单元
15 文具的家
一:说学习目标
二:说评价任务和标准
三:说教学活动
一:说学习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
3.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二、阅读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标依据
课标解读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本课主要运用了“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的识字方法识字。)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句子读通顺。)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借助图片观察人物表情体会人物心情读出人物语气。)
单元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横向)
课文分析
《文具的家》看插图观察表情推测人物心情,读好对话。
《一分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运用“要是......就”的句式进行推断。
《动物王国开大会》引导学生运用已知内容对后面的内容作出推断。
《小猴子下山》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整合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去”作出推断。
单元主题:“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根据课文信息做简单的推断。
课后题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都是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学生阅读理解方面进一步深化。
教材分析:纵向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初步培养学生寻找相关信息的能力,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课文中提取相关的信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的明显信息,结合文中明显的信息交流感受。 根据课文信息做推断。
学习起点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找出课文中明显信息,如《吃水不忘挖井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根据问题找出文中明显信息的方法。本册第三单元课文的朗读重点是练习读好角色的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中,通过同桌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师生分角色、小组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怎么都快乐》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体会,读出自己的感受。
年龄特点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可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通过角色朗读、游戏活动集中注意力;教师要进行书写示范指导,不断培养规范、认真书写的写字习惯。
潜在困难 一年级学生喜欢读,但却不会读,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心情不易把握,这就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读好人物对话。
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及组词的方法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会写“包”字。
2.通过看插图,加上动作、表情读好对话,然后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爱护物品,整理好学习用具。
语文课程标准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二:评价任务和标准
学习目标一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1.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及组词的方法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会写“包”字。 1.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读准字音,找出同样带“斤”字旁的字。完成课件出示的随堂检测。 1.正确说出生字的识记方法,正确拼读(同桌互查),得一颗识字星。
2.能找出同样带“斤”字旁的字,得一颗观察星。
3.能正确连线,得一颗词语星。
能给“平”或“些”组词3个及以上,得一颗词语星。
2.说一说包字的占格、结构及特点、笔顺规则,规范正确书写“包”字。 1.书写正确。得一颗星 。
2.笔画位置正确。
3.干净美观。得一颗星
学习目标二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通过看插图,加上动作、表情读好对话,然后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爱护物品,整理好学习用具。 1.观察插图,说出人物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 1.能说出人物的表情。观察星
2.带着看到的表情,朗读课文,试着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能有表情地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朗读星
3.带着语气,加上相应的表情、动作,自读、同桌练读、师生配合读、角色演读第三、四自然段。 3.能在对话表演时用合适的语气,并加上动作或表情。表演星
4.演一演,说一说,文具用完后应该怎样去摆放。 4.能整齐、合理地摆放好文具。整理星
三:教学活动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环节二:初读课文,语境识字
环节三:朗读感悟,陪养习惯
教学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借助讲桌上被学生丢弃找不到主人的铅笔和橡皮,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装铅笔和橡皮的笔筒?引出课题“文具的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与“真”对比识记“具”。
2.《文具的家》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从教室讲桌上常见的笔筒入手,易让孩子产生共鸣,激发兴趣。
教学活动环节二:初读课文,语境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圈起来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朗读情况。
出示含有生字词的句子,正音识字:
①铅笔,只用了一次,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②贝贝一回到家,就向妈妈要新的铅笔、新的橡皮。
③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④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⑤从此,每天放学的时候,贝贝都要仔细检查,所有的小伙伴是不是都回家了。
要求;(1)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读准字音。
(2)找出同样带“斤”字旁的字。
3.完成闯关随堂检测。(1)正确连线。(2)给“平”或“些”组词3个及以上。
学习目标:通过“加一加”、换偏旁及组词的方法认识“具”“次”等13个生字和斤字旁。
评价任务:1.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读准字音。
2.找出同样带“斤”字旁的字。3.完成课件出示的随堂检测。
评价标准:1.正确说出生字的识记方法,正确拼读(同桌互查),得一颗识字星。
2.能找出同样带“斤”字旁的字,得一颗观察星。
3.能正确连线,得一颗词语星。
能给“平”或“些”组词3个及以上,得一颗词语星。
包字的书写练习,学习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则。
课件出示“包”
(1)学生观察结构及特点、占格、关键笔画。
强调笔顺规则:“包”是半包围结构,是右上包围的字。书写的时候先写外面,后写里面。
(2)教师范写“包”字,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出示星级评价标准,互评打星:☆书写正确;☆笔画位置摆放正确;☆卷面干净美观。
学习目标:会写“包”字
评价任务:1.学生观察结构及特点、占格、关键笔画。
2.认真书写然后对照范字自评、同桌互评
书写评价标准:
1.说出“包”结构及特点、占格、关键笔画。得一颗观察星。
2.书写正确。得一颗星 。
3.笔画位置正确。得一颗星
4.干净美观。得一颗星
教学活动环节三:朗读感悟,学以致用
1.学习第1.2自然段,随文识字“丢”。思考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粗心)板书。
2.学习第3、4自然段。看图一。
(1)观察插图中妈妈的动作、表情。(观察星)学生模仿插图中人物表情,练习朗读“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这句话。(朗读星)
通过反问,质疑推测妈妈心情。“妈妈为什么那么吃惊呢 妈妈为什么还有些生气呢 ”引导学生关注妈妈话中“天天”这个词语,从而读出“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 "这句话中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朗读星)
(2)观察插图中贝贝的表情动作(观察星)。再观察插图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推测贝贝心情,加上贝贝的动作、表情,读好贝贝说的“我也不知道”这句话。(朗读星)
(3)带着表情和动作,多种形式朗读对话。
(4)迁移运用,看图二,朗读第四自然段。借助插图,观察妈妈神态并联系生活经验朗读。
3.学习第5.6自然段。随文识字“仔”并板书。
(1)交流贝贝听了妈妈的话,想到了什么呢?
(2)演一演,说一说,文具用完后应该怎样去摆放。
学习目标:通过看插图,加上动作、表情读好对话然后演一演、说一说,怎样爱护物品,整理好学习用具。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1.说一说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说出贝贝的人物特点.思考星
2.观察插图,说说人物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 能说出人物的表情。观察星
3.带着看到的表情,朗读课文,试着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能有表情地读出不同人物说话的语气。朗读星
4.带着语气,加上相应的表情、动作,自读、同桌练读、师生配合读、角色演读第三、四自然段。 能在对话表演时用合适的语气,并加上动作或表情。表演星
5.演一演,说一说,文具用完后应该怎样去摆放。 能整齐、合理地摆放好文具。整理星
板书:
文具的家
丢了 粗心
送回家 仔细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