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1-30 18:00:2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2020四上·嵩县期末)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  )。
A.距离除以时间 B.距离乘以时间 C.距离加上时间
2.(2020四上·嵩县期末)做铅笔芯用的是(  )。
A.铅 B.石墨 C.煤炭
3.(2020四上·嵩县期末)测量水温时有关温度计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紧贴容器壁
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4.食物在胃里很容易被消化,在胃里起消化作用的主要是(  )。
A.胃酸 B.肠液 C.唾液
5.老人们常说的要“细嚼慢咽”是为了(  )。
A.保护口腔不受伤
B.仔细品尝食物的味道
C.彻底粉碎食物,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6.下列器官的长度最长的是(  )。
A.大肠 B.小肠 C.食道
7.下列对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食物的消化吸收全部依靠牙齿来完成
B.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能够把食物磨得更细
C.食物在食管内就被分解吸收了
8.边看书边吃饭会(  )。
A.促进食物的消化
B.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
C.帮助记忆
9.(2020四上·嵩县期末)呼吸时,氧气进人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是(  )。
A.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10.下列器官的结构特点中,与呼吸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
B.咽是连接口腔和食管的通路
C.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11.(2020四上·嵩县期末)(  )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A.冰 B.干冰 C.水蒸气
12.夏季开车时,汽车容易爆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车轮的金属内圈受热膨胀
B.橡胶制成的轮胎受热膨胀
C.轮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13.当气体在人体的肺部发生交换之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14.在实验室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如果不慎有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我们应该(  )。
A.用烧杯里的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15.下列关于运动和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人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会增加
B.经常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C.对比一下运动员和普通人的肺活量,发现他们的肺活量差别不大
二、判断(每题1分,共15分)
16.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17.(2020四上·嵩县期末)面类的保质期比肉类的长。
18.(2020四上·嵩县期末)物体运动了是指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19.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我们开窗透气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中毒。(  )
20.(2020四上·嵩县期末)小明乘坐公交车时坐在固定的位置,他相对于公交车没有运动。
21.(2020四上·嵩县期末)晨跑的人不能称为运动的物体。
22.(2020四上·嵩县期末)掷出的铅球落地时能把地面砸出一个小坑,说明运动的铅球具有能量。
23.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  )
24.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
25.食物在口腔里会初步消化,同时口腔也能吸收一些营养。(  )
26.(2020四上·嵩县期末)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壁渗出来的。
27.(2020四上·嵩县期末)氧气进入人体内的路径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28.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损坏。
29.(2020四上·嵩县期末)刻印章可以用花岗岩。
30.(2020四上·嵩县期末)冰融化变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三、连线(每条连线1分,共12分)
31.(2020四上·嵩县期末)看图,将相应的序号与对应的名称连线。
① 胃
② 肝脏
③ 小肠
④ 大肠
⑤ 食管
⑥ 口腔
32.(2020四上·嵩县期末)请将下列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管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肝脏 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
四、实验探究(l2分)
33.(2020四上·嵩县期末)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1)你的猜想是:①   
②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给烧杯加入30毫升的水
B.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C.安装好铁架台、陶土网.烧杯﹑温度计
D.做好小组分工
E.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发生的现象
(3)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折线图。
(4)得出的结论是
五、解决问题(16分)
34.(2020四上·嵩县期末)岩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广,请给下列岩石选择合适的用途。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石灰岩   太湖石   
A.建房﹑铺路﹑修桥
B.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C.做石磨
D.烧石灰、生产水泥E.制造玻璃F.假山G.做削磨工具
35.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为什么
36.吸烟和空气污染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即距离除以时间。
2.【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矿物的用途, 石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石墨可以用来当作铅笔芯、颜料、抛光剂等,用石墨写出的字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
3.【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时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不然读取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4.【答案】A
【解析】【分析】 食物在胃里很容易被消化,在胃里起消化作用的主要胃酸,主要成分为HCl。
5.【答案】C
【解析】【分析】 老人们常说的要“细嚼慢咽”是为了 :使食物充分粉碎,从而更容易消化,减轻其他消化器官的负担。
6.【答案】B
【解析】【分析】小肠盘曲在 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通过盲肠和大肠连接。小肠大约长4-6米。
7.【答案】B
【解析】【分析】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能够把食物磨得更碎,从而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8.【答案】B
【解析】【分析】 边看书边吃饭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吸收。
9.【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时是从鼻子吸收氧气,通过咽喉进入气管和支气管,然后进入肺,然后通过血液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处。二氧化碳是通过肺、支气管、气管,最后通过鼻子排出体外。
10.【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支气管和肺泡都属于呼吸系统的, 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与呼吸功能都有直接关系的。
11.【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类,冰和水蒸气都是水的不同形态,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12.【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夏季天气炎热,汽车轮胎经过摩擦,温度更高,里面空气受热膨胀,压强过大,引起汽车爆胎。
13.【答案】A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14.【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实验安全问题,酒精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水熄灭则更容易使火苗旺盛,用嘴吹会吹入空气,使得酒精可短时间内快速燃烧。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15.【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呼吸的影响,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从而可以使人获得更多氧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高,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16.【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我们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在增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的保质期不同,面类的保质期不一定比肉类的长,比如说面包、蛋糕等的保质期就比香肠的保质期短。
18.【答案】(1)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运动的定义,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
19.【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我们开窗透气是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20.【答案】(1)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一个参照物,小明坐在公交车里时,相对于公交车来说,小明是静止的,没有在运动。
21.【答案】(1)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晨跑的人是在运动的。
22.【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 掷出的铅球落地时能把地面砸出一个小坑 ,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能量的转化,说明掷出的铅球是具有能量的。
23.【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 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分解食物。
24.【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因此我们人类的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5.【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无吸收能力;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咽、食道和肛门。
26.【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27.【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路径,二氧化碳排出人体的路径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
28.【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损坏。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体受热后体积胀大,受冷后体积缩小叫做热胀冷缩。
29.【答案】(1)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矿物的用途, 花岗岩是岩浆岩,结晶程度高,晶粒大,石质坚硬,不适宜刻章。
30.【答案】(1)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遇冷结成冰后体积是增大的,冰遇热融化为水时体积是减小的。
31.【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中的各种器官和位置,此图为消化系统图,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
32.【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作用。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通过牙齿、舌、唇的配合,完成摄取、咀嚼、吞咽食物,协助胃对食物的消化;食管的主要功能为通过食管肌肉的收缩、蠕动,将食物运送到胃中;胃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和消化酶,食物进入胃中可暂时停留,在消化液和酶的作用下经过胃的蠕动进行消化、吸收。同时消化液还可对胃起到保护作用,可杀灭部分有害菌;小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并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淋巴,被人体所利用;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并通过肠道蠕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3.【答案】(1)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水会烧干
(2)A;B;C;D;E
(3)根据记录数据作图
(4)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100度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给水加热的温度变化
(1)给水持续加热,水温会不断增加,最后水开始沸腾,随着时间的增加,水会烧干。
(2)考查观察水加热后的现象的实验顺序。
(3)给水加热后水温的变化,水温在一定时间内不断的增加,达到100摄氏度后温度不会继续增加。
(4)根据实验总结水加热实验中的结论。
34.【答案】AC;AG;B;DE;F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类型岩石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特点不同,作用也不同。
35.【答案】不会。因为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所以,只要有植物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不会用完。因为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所以,只要有植物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36.【答案】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因此我们要拒绝吸烟,拒绝二手烟,也要注意空气污染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科学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2020四上·嵩县期末)物体运动的速度等于(  )。
A.距离除以时间 B.距离乘以时间 C.距离加上时间
【答案】A
【知识点】速度
【解析】【分析】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即距离除以时间。
2.(2020四上·嵩县期末)做铅笔芯用的是(  )。
A.铅 B.石墨 C.煤炭
【答案】B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矿物的用途, 石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石墨可以用来当作铅笔芯、颜料、抛光剂等,用石墨写出的字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 。
3.(2020四上·嵩县期末)测量水温时有关温度计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紧贴容器壁
B.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C.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考查使用温度计时的注意事项,温度计下端放入水中时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不然读取的温度是不准确的。
4.食物在胃里很容易被消化,在胃里起消化作用的主要是(  )。
A.胃酸 B.肠液 C.唾液
【答案】A
【解析】【分析】 食物在胃里很容易被消化,在胃里起消化作用的主要胃酸,主要成分为HCl。
5.老人们常说的要“细嚼慢咽”是为了(  )。
A.保护口腔不受伤
B.仔细品尝食物的味道
C.彻底粉碎食物,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答案】C
【解析】【分析】 老人们常说的要“细嚼慢咽”是为了 :使食物充分粉碎,从而更容易消化,减轻其他消化器官的负担。
6.下列器官的长度最长的是(  )。
A.大肠 B.小肠 C.食道
【答案】B
【解析】【分析】小肠盘曲在 腹腔内,上端连着胃,下端通过盲肠和大肠连接。小肠大约长4-6米。
7.下列对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食物的消化吸收全部依靠牙齿来完成
B.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能够把食物磨得更细
C.食物在食管内就被分解吸收了
【答案】B
【解析】【分析】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能够把食物磨得更碎,从而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8.边看书边吃饭会(  )。
A.促进食物的消化
B.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消化
C.帮助记忆
【答案】B
【解析】【分析】 边看书边吃饭会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影响食物的吸收。
9.(2020四上·嵩县期末)呼吸时,氧气进人人体内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是(  )。
A.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鼻→气管→咽→喉→支气管→肺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人体呼吸时是从鼻子吸收氧气,通过咽喉进入气管和支气管,然后进入肺,然后通过血液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处。二氧化碳是通过肺、支气管、气管,最后通过鼻子排出体外。
10.下列器官的结构特点中,与呼吸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
B.咽是连接口腔和食管的通路
C.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
【答案】B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支气管和肺泡都属于呼吸系统的, 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与呼吸功能都有直接关系的。
11.(2020四上·嵩县期末)(  )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
A.冰 B.干冰 C.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考查物质的分类,冰和水蒸气都是水的不同形态,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
12.夏季开车时,汽车容易爆胎,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车轮的金属内圈受热膨胀
B.橡胶制成的轮胎受热膨胀
C.轮胎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
【答案】C
【知识点】液体的热胀冷缩;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不同物质的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夏季天气炎热,汽车轮胎经过摩擦,温度更高,里面空气受热膨胀,压强过大,引起汽车爆胎。
13.当气体在人体的肺部发生交换之后,血液中气体含量的变化是(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C.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答案】A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中转站,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14.在实验室里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如果不慎有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我们应该(  )。
A.用烧杯里的水浇灭
B.用嘴吹灭
C.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答案】C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实验安全问题,酒精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水熄灭则更容易使火苗旺盛,用嘴吹会吹入空气,使得酒精可短时间内快速燃烧。正确的方法是使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
15.下列关于运动和呼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剧烈运动后,人1分钟内的呼吸次数会增加
B.经常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肺活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C.对比一下运动员和普通人的肺活量,发现他们的肺活量差别不大
【答案】C
【知识点】测量肺活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呼吸的影响,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从而可以使人获得更多氧气。经常运动的人肺活量高,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二、判断(每题1分,共15分)
16.我们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
【解析】【分析】 我们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在增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7.(2020四上·嵩县期末)面类的保质期比肉类的长。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食品保质期
【解析】【分析】不同的物质的保质期不同,面类的保质期不一定比肉类的长,比如说面包、蛋糕等的保质期就比香肠的保质期短。
18.(2020四上·嵩县期末)物体运动了是指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考查物体运动的定义,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
19.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我们开窗透气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中毒。(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 冬天,使用煤炉取暖时,我们开窗透气是为了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20.(2020四上·嵩县期末)小明乘坐公交车时坐在固定的位置,他相对于公交车没有运动。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需要一个参照物,小明坐在公交车里时,相对于公交车来说,小明是静止的,没有在运动。
21.(2020四上·嵩县期末)晨跑的人不能称为运动的物体。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描述物体的运动
【解析】【分析】 物体的运动是指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随着时间而变化。晨跑的人是在运动的。
22.(2020四上·嵩县期末)掷出的铅球落地时能把地面砸出一个小坑,说明运动的铅球具有能量。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各种形式的能量
【解析】【分析】 掷出的铅球落地时能把地面砸出一个小坑 ,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能量的转化,说明掷出的铅球是具有能量的。
23.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  )
【答案】(1)错误
【解析】【分析】 咀嚼食物时,唾液的主要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分解食物。
24.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
【答案】(1)正确
【解析】【分析】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而释放出来的。 因此我们人类的系统是息息相关的,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5.食物在口腔里会初步消化,同时口腔也能吸收一些营养。(  )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
【解析】【分析】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无吸收能力;胃对蛋白质有一定的消化能力,并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咽、食道和肛门。
26.(2020四上·嵩县期末)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壁渗出来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
27.(2020四上·嵩县期末)氧气进入人体内的路径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人体内的路径,二氧化碳排出人体的路径是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
28.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损坏。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固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解答】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损坏。 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物体受热后体积胀大,受冷后体积缩小叫做热胀冷缩。
29.(2020四上·嵩县期末)刻印章可以用花岗岩。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矿物的用途, 花岗岩是岩浆岩,结晶程度高,晶粒大,石质坚硬,不适宜刻章。
30.(2020四上·嵩县期末)冰融化变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水遇冷结成冰后体积是增大的,冰遇热融化为水时体积是减小的。
三、连线(每条连线1分,共12分)
31.(2020四上·嵩县期末)看图,将相应的序号与对应的名称连线。
① 胃
② 肝脏
③ 小肠
④ 大肠
⑤ 食管
⑥ 口腔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中的各种器官和位置,此图为消化系统图,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食道、胃、肝脏、小肠、大肠。
32.(2020四上·嵩县期末)请将下列消化器官和对应的功能连起来。
口腔 把食物运输到胃里
胃 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管 使食物破碎并消化少量淀粉
大肠 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最主要的地方
小肠 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肝脏 分泌胆汁,帮助小肠消化和吸收
【答案】
【知识点】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解析】【分析】考查人体消化系统中各器官的作用。口腔为消化道的起始部分,通过牙齿、舌、唇的配合,完成摄取、咀嚼、吞咽食物,协助胃对食物的消化;食管的主要功能为通过食管肌肉的收缩、蠕动,将食物运送到胃中;胃可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和消化酶,食物进入胃中可暂时停留,在消化液和酶的作用下经过胃的蠕动进行消化、吸收。同时消化液还可对胃起到保护作用,可杀灭部分有害菌;小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并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淋巴,被人体所利用;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并通过肠道蠕动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四、实验探究(l2分)
33.(2020四上·嵩县期末)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会发生什么现象
(1)你的猜想是:①   
②   
(2)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给烧杯加入30毫升的水
B.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C.安装好铁架台、陶土网.烧杯﹑温度计
D.做好小组分工
E.观察﹑记录水的温度和发生的现象
(3)将记录的数据画成折线图。
(4)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水会烧干
(2)A;B;C;D;E
(3)根据记录数据作图
(4)给常温水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不断上升,100度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上升。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考查给水加热的温度变化
(1)给水持续加热,水温会不断增加,最后水开始沸腾,随着时间的增加,水会烧干。
(2)考查观察水加热后的现象的实验顺序。
(3)给水加热后水温的变化,水温在一定时间内不断的增加,达到100摄氏度后温度不会继续增加。
(4)根据实验总结水加热实验中的结论。
五、解决问题(16分)
34.(2020四上·嵩县期末)岩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用途很广,请给下列岩石选择合适的用途。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石灰岩   太湖石   
A.建房﹑铺路﹑修桥
B.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C.做石磨
D.烧石灰、生产水泥E.制造玻璃F.假山G.做削磨工具
【答案】AC;AG;B;DE;F
【知识点】岩石的用途
【解析】【分析】考查不同类型岩石的作用,不同类型的岩石的特点不同,作用也不同。
35.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会用完吗 为什么
【答案】不会。因为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所以,只要有植物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知识点】呼吸的形成
【解析】【分析】 人和动物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但空气中的氧气不会用完。因为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所以,只要有植物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
36.吸烟和空气污染可能会引起哪些疾病
【答案】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知识点】呼吸系统
【解析】【分析】 吸烟和空气污染会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因此我们要拒绝吸烟,拒绝二手烟,也要注意空气污染严重时需要戴口罩。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