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1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专项(课内)(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5.1 《谏太宗十思疏》阅读专项(课内)(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19: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课内阅读基础巩固
本套试卷共五道大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下列对文章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C.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B.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
C.九德:指九种美好品德,出自《尚书》,即“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而恭,乱(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
D.百司:指王公以下百官的总称。如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文中所用的句子“又宰相者,所以临察百司,考其殿最”,其意思与本文同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反面设喻引出议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再从正面论述,这样就加重了强调的意味。
B.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怨不在大,可畏惟士: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发人深省。
C.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十思”的内容是正己安人。“十思”就是十条劝诫。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D.本文从头至尾,多用骈文偶,或相对为文,或排比论述,辞工文畅,音律和谐,铿锵和韵,读来如觉连珠滚动,文章一飞呵成,论述步步为营,气势雄健有力,警示振聋发聩。
4.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A.斯亦伐根以求木 斯: 这
B.莫不殷忧而道著 殷:富足
C.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养,这里指提高修养
D.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责
2.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李牧连却之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赂秦而力亏
C.虽董之以严刑 以地事秦
D.其可忽乎 其声呜呜然
3.下列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作者提出,作为帝王,在他计划营造宫殿时,就要想到适可而止,以尽可能减轻百姓负担,使他们安居乐业。
B.帝王担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当他产生骄傲自满时,就应想到自己要像江海那样宽广低下,有能容纳百川的胸怀。
C.帝王担心自己偏信谗言邪说,就要想到首先端正自身以便除去邪恶,将要施恩奖赏人时,要警惕不因自己的偏爱而赏错。
D.帝王喜欢到郊外去打猎,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
4.《谏太宗十思疏》第三段最后一句指出,君主不必“亏无为之大道”。但其实要达到“无为”,还需“有所为”。那么,根据作者的意思,如果想达到“无为”,君主应该怎么“有所为”?请用文章里总结性的原句回答。
三、阅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③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必固其根本 __________
(2)承天景命 __________
(3)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__________
(4)宏兹九德 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以勇气闻于诸侯
B.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简能而任之
D.貌恭而不心服 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4.本文“十思”的内涵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戒骄躁、慎始终、___________、公赏罚五个方面。(要求每空填写三个字)
5.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①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徳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②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③ , ④ 。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 ⑤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东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 ⑥ ;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 ⑦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 ⑧ 。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请将文中空缺的语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必浚其泉源(______) (2)人君当神器之重(______)
(3)盖在殷忧(______) (4)虽董之以严刑(______)
(5)则思谦冲而自牧(______) (6)则思正身以黜恶(______)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是形容词用作名词的一项是( )
A.人君当神器之重 B.简能而任之
C.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使动手法的一项是( )
A.必固其根本 B.宏兹九德 C.振之以威怒 D.居安思危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6.魏征提出的“十思”在构思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五、阅读下列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奔车朽索,岂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
B.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督责
C.奔车朽索,岂可忽乎? 忽:快速
D.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兴建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流之远者 而后人哀之
B.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吾其还也
C.振之以威怒 或脱身以逃
D.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貌恭而不心服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魏徵“十思”的主要内容。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参考答案:
一、【答案】1.C 2.A 3.A
4.(1)(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有好的开端的人很多,能贯彻到底的人大概很少。(2)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像回声似的应和,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3)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的断句类试题,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文句的理解,同时也要注意文句中的标志性的词语,本题中标志性的词语有“必”“既”“则”“傲物”。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的一种文体”有误。“疏”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提建议或意见的一种文体。“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的文体”是“策”。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A先从正面设喻,再到反面论述。
4.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得分点:元首:帝王;景:大;克:能;盖:大概。(2)得分点:云:像云一样;回:像回声一样;景:像影子一样。赢:担负。(3)得分点:“有”通假“又”;“暴”通假“曝”,译为“晒”;“挺”译为“挺直”。
二、【答案】1.B 2.C 3.D
4.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殷”,修饰“忧”,“富足”错误。应该译为深切的。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A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他。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因果。C项,介词,用。D项,副词,怎么;代词,它的。故选C。
3.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对“十思”理解不当的一项,D项,“就要想到最多只能去三次”错误。结合“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分析可知,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故选D。
4.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如果想达到‘无为’,君主应该怎么‘有所为’?请用文章里总结性的原句回答”,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结合文本内容“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分析可知,君主应该全面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弘扬这九种美德,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
三、【答案】1.固:使……牢固(稳固) 景:大 乐:以……为乐 宏:使……光大
2.D
3.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而并非怀念(皇上的)仁慈,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4.戒奢欲 正己身
5.先用整句承前反举荒唐作为,通俗而理直,语气递进,其意真切;再用散句调节语气,谦恭悦人,促人醒悟,这句话整散结合,句式参差,切合情意变化。
【解析】1.本题中注意(1)固、(4)宏,都是使动用法,解释的时候要注意运用组词法,稳固,宏大。(2)景,形容词,大。(3)乐,是以盘游为乐事。
2.A项,“以”连词,来/介词,凭借;B项,“于”介词,对于/介词,比;C项,“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代词,代指有才能的人;D项,“而”转折连词,然而。故选D。
3.此题中的“虽”即使;“董之以严刑” 介词结构后置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句,用威风怒气来威吓他们;“而”转折连词,却。
4.本题考查的是概括和分析本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认真理解文本内容,用文本中的句子或者词语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本题要求概括“十思”的主要内容,考生要注意回归十思文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戒奢欲。“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正己身
5.本题考查的是赏析文言文句式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观察句式外在的结构特点,要从句式达到的表情达意上、从句式的结构表达效果上分析句式的作用。首先认真观察句式: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本句中前三个分句是整齐的排比句,增强了句式的气势,表达了为人臣子真诚的劝谏。后三个分句句式上整散结合,抒发了自己真诚保君的拳拳之情。
四、【答案】1.必积其德义 戒奢以俭 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貌恭而不心服 思虚心以纳下 择善而从之 君臣无事
2.疏通,深挖 主持,掌管 深 监督 养 排斥
3.C 4.D
5.(1)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只是人心;就像水一样,既可以负载船只,也可以掀翻船只,这是应该深切戒慎的事。(2)看见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就要想到应该知足来警醒自己。(3)怕骄傲自满,就要想到应像江海那样容纳百川。
6.(1)陈述意见有针对性。这奏疏是给皇帝看的,所以“十疏”的内容无不针对皇帝的易犯病,无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者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2)思考问题有全面性。“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治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3)安排条款有序列性。“十思”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4)语言表达有齐整性。“十思”十句,句式大致相同,构成排比,一气呵成。
【解析】1.此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题目要求在原文中补出空缺处的句子,考生解答时要注意文中空缺处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课文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的背诵和默写情况,难度不大,考生依据课文内容写出即可。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写法:积、戒、奢、俭、繁、寡、恭、纳、善。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句子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可知:(1)句意为“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浚:疏通,深挖。(2)句意为“国君掌握着帝王的重权”,当:持,掌管。(3)句意为“因为处在深重忧虑之中”,殷:深。(4)句意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监督”,董:监督。(5)句意为“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牧:养。(6)句意为“就要想到使自身端正斥退奸恶小人”,黜:排斥。
3.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根据平时对词类活用现象的积累情况,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A项,“重”,形容词作名词,重权;B项,“能”,形容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C项,“傲”,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傲视;D项,“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故选C项。
4.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考查词类活用现象中的使动用法。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词语放回到原文中,根据平时对词类活用现象的积累情况,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A项,“固”,使……稳固,使动用法;B项,“宏”,使……光大,使动用法;C项,“振”,通“震”,震慑,这里是“使……受到震慑”的意思,使动用法;D项,“安”,形容词作名词,安定的环境。 故选D项。
5.(1)“怨”,怨恨;“畏”,怕;“惟”,只是;“人”,人心;“载”,负载;“覆”,掀翻;“宜”,应该;“深慎”,深切戒慎。(2)“可欲”,能够引起自己爱好的东西;“则”,就;“自戒”,宾语前置句,警醒自己。(3)“惧”,怕;“满溢”,骄傲自满;“则”,就;“下”,居于……之下;“江海下百川”,江海居于百川之下,意思是可译为“像江海那样容纳百川”。
6.《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因此奏章要有针对性才能使唐太宗乐于接受,从原文来看,“十思”以“谦冲而自牧”“虚心以纳下”“慎始而敬终”“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为中心,为至要,“十思”的角度不同,但都贯穿着“积其德义”的主线,作者告诫唐太宗“总此十思,宏兹九德”这样就会达到天下“文武并用,垂拱而治”,只要做到这“十思”,就不必自己去劳神费思,代替百官去行使职权了。可见这“十思”针对性非常强,无一不针对皇帝的易犯病,无不为“垂拱而治”的封建统治者着想,使唐太宗乐于接受。从“十思”具体内容来看,“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而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这段话的大意为做国君的人,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一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用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定,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要不忘谦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处于众多河流的下游,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担心言路不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考虑到朝中可能会出现谗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可以看出,“十思”的内容涉及到与帝王治国兴邦有关的十个问题,非常全面,而且排列井井有条,多而不乱。从语言表达来看,“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一段话中句式基本一致,构成排比,一气呵成,而且“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句式整齐,因此整体来看,语言表达具有齐整性,富有表现力。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五、【答案】1.C 2.D
3.①戒奢节俭 ②谦冲自牧 ③勤政纳谏 ④赏罚有度
4.(1)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很少。(2)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又想扩展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3)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相如不要把璧撞破),召唤职有专司的官吏查明地图。
【解析】1.忽:轻视、怠慢。
2.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B项,.代词;副词;C项,介词;连词。
3.注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概括“戒奢节俭 ”“谦冲自牧”“勤政纳谏”“赏罚有度”。
4.注意重点词语“善”“ 克”“封”“ 阙”“谢”“案”的翻译。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