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第三单元封建时期的欧洲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word 版 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咸宁市温泉中学第三单元封建时期的欧洲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word 版 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30 21: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衔接班复习卷(三)
选择题。
1.“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从材料中可知基督教在欧洲的作用是( )
A.控制人们的思想 B.保存了古代文化 C.提供了道德规范 D.进行宗教迫害
2.对于克洛维来说,这绝不是纯属信守诺言的举措,利用基督教会和高卢罗马贵族的势力是克洛维实现法兰克王国扩张与征服的绝佳工具。自此克洛维顶着基督教会保护人的名头,以帮助教会清剿异端为旗号,最终完成了法兰克王国的霸业。这一内容主要体现了( )
A.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B.基督教对克洛维对外战争起到真正保护作用
C.克洛维借助基督教完成了自己的统治霸业 D.基督教会的势力大于王权的势力
3.1300年,埃尔顿庄园的法庭案卷载有19个农奴涉讼的记录。他们被指控没有给庄园主的马车装草。但这些农奴认为,自己没有装草的义务,除非他们出于自愿, 主动做。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佃户劳役的惯例后确认:这些农奴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庭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这段材料反映了( )
A.庄园法庭是根据庄园主意志设置的
B.农奴可以在庄园法庭的审判中利用庄园惯例保护自己
C.农奴对于一些不公正的行为通过庄园法庭进行抵制
D.庄园法庭是农奴唯一维护自身权益的工具
4.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5.拜占庭帝国极大地影响了中世纪地中海沿岸各民族文化和西欧文化的发展,并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珍贵的资源,因而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主要缘于拜占庭帝国( )
A.皇帝重视法律建设 B.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C.传教士的积极传播 D.地跨亚、非、欧三大洲
6.13世纪后期,在英格兰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户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这表明庄园法庭( )
A.依据习惯法进行裁决 B.适当限制领主的特权
始终维护佃农的权益 D.旨在维护领主的利益
7.《查士丁尼法典》承袭万民法,承认奴隶处于主人的权利之下,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但其中又规定,主人非依法不得“毫无理由的杀害自己的奴隶”,并且要求主人“善待”自己的奴隶。材料说明《查士丁尼法典》( )
废除了奴隶制 B.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C.维护皇帝的专制权力 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8.8世纪时,阿拉伯人征服了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当时一位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材料表明阿拉伯帝国扩张的主要动力是( )
A.解决粮食问题 B.经济利益驱使
C.传播伊斯兰教 D.传统商路受阻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法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盛唐气象的出现,与当时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分不开的。所谓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就是既有经济贸易的往来,也有文化思想的交流,还有政治领域的接触。
材料二:拜占庭文明因其历史作用和成就而格外引人注目。不过,它的确缺少古代雅典的生气和荣耀......拜占庭一出生就是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个古老国家,它注定是守旧而不是创新,它生活在过去权势和荣耀的阴影中,一直试图维持这种权势和荣耀,故而成为一个落伍的国家,直到1453年不可避免地灭亡为止。
材料三:阿拉伯人直接接受了拜占庭的土地制度,借用了拜占庭的部分官制和管理模式,吸收了拜占庭的生产方式和城市生活方式,接收和保护了拜占庭的城市建筑,保存了拜占庭大批的图书资料和艺术珍品,等等。阿拉伯人自己在许多方面加以改造,变成阿拉伯一伊斯兰化的东西。
摘编自王三义《阿拉伯文明与拜占庭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造就盛唐气象的原因。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文明最终衰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拜占庭文明对阿拉伯文明的影响,并概括阿拉伯文明形成的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以上三大文明的发展历程带给你的启示。
18.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更易销售产品的地方……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还有供守望用的城堡。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条件。居民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 欧洲部分阶层权力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国王和市民阶层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
材料三
时间 14—16世纪的欧洲大学 10—13世纪的中国书院
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文学、历史 (1)基本教材:儒家经典 (2)重要读物:理学大师的著作、讲义、语录、注疏;史学著作包括《左传》《汉书》等;诗词教材包括《诗经X楚辞》等 (3)其他:治民、讲武、水利、算术等学科,但占比很少,不如儒家经典地位高
文法
辩证法
算术
几何学、地理学
天文学、力学
音乐
提取材料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