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第一节《原电池》课件+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电化学》第一节《原电池》课件+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12-24 09:57:58

文档简介

原电池 助学稿
授课内容:
原电池
授课班级:
助学时间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各种类型的电池,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也已经习惯了新教材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同时已具备一定的化学思维基础和基础实验技能,这些都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也为提高学生的课堂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原电池的概念和形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
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
自主建构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原电池的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条件的探究,培养浓厚
的学习兴趣,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②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培养科学发展观,增强为人类的
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原电池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
原电池原理探究实验
教学方法:
演示 探究 讲授 引导
教学过程
教 师 助 学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预习检测
(1)把互不接触的铜片、锌片放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到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反应中有无能量的转化?若有,是 能转化成了 能。
(2)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放到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根据 可以断定铜片 (是或否)参加反应。
(3)在导线中间串联一电流表,可以观察到 ,这说明导线里面有
通过。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成了 能。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新思维
格林太太的头痛问题的原因
积极思考,格林太太头痛的原因
情境入题,吸引学生的情趣
探究实验一
①Zn-Cu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②Zn-Cu分插在两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学生进行实验思考这两个实验的区别,得出实验结论
思考与交流
从实验一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探究实验二
③Zn-Cu插在一杯CuSO4溶液中进行实验
④Zn-Cu插在一杯酒精中进行实验
完成实验,思考这两个实验的区别
在探究实验中,思考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二
思考与交流
CuSO4和酒精的区别在哪里?(从电解质角度考虑)
探究实验三
⑤Zn-Fe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⑥Zn-C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⑦Zn-Zn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完成实验,思考这三个实验的区别与联系
在探究实验中,思考原电池构成条件之三
思考与交流
这三个实验中,⑤⑥能形成电流,⑦不能形成电流,原因是什么:
探究实验四
⑧Zn-Cu插在苹果中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
学生思考:苹果给电池提供了什么?
课堂总结:
[结论]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课外思考活动
1.搜索家中使用电池的地方,看看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2.家里使用的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作业设置
完成实验报告,预习化学电源
课堂检测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课件13张PPT。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加深对本节难点的巩固。
2、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复习导入1、回忆上节课主要内容:原电池概念和工作原理。
2、格林太太的头还疼吗?
3、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按要求设计以下装置探究可否形成原电池?
实验一:
?、Zn-Cu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Zn-Cu分插在两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实验二:
?、Zn-Cu插在一杯CuSO4溶液中进行实验。
?、Zn-Cu插在一杯酒精中进行实验。
实验三:
?、Zn-Fe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Zn-C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Zn-Zn插在一杯稀H2SO4中进行实验。
推进新课实验一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一:必须形成闭合回路(可以)(不可以)(可以)(不可以)形成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实验二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实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形成条件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实验三(可以)(可以)(不可以)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⑶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如碳棒)做电极。   ⑵ 有电解质(酸、碱、盐)溶液。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碳棒)⑴ 形成闭合回路 构成前提:两个电极中至少有一个可以和电解质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同时满足:{(x)(x)(√)(x)讨论判断下例各装置是否是原电池?为什么?在如下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有 .并指明正负极。④ ⑥ ⑦e课堂练习: 链接高考
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
导线两两相连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
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
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
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B小 结 本节内容我们通过实验研究了什么是原电池(化学能 转化 电能),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 ),以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氧正还)。
作业布置 1、课外思考:Mg-Al做电极HCl溶液做电解质与Mg-Al做电极NaOH溶液做电解质分别形成的原电池工作原理一样吗?
2、书面作业:课本习题1、2和7.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