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1【十分钟同步课堂重点练】《阿房宫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6.1【十分钟同步课堂重点练】《阿房宫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21:02: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点·研读】
1.杜牧写这篇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请分析这几句话的作用。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请分析这几句话的作用。
4.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请分析这几句话的作用。
5.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请分析这几句话的作用。
6.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重点·探究】
1.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在写阿房宫被焚时,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文章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在文中的弦外之音是: 。
3.杜牧身处晚唐哀世,《阿房宫赋》一文充满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本文为谭忠立传,是如何体现这种对国事的关心的?
【重点·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辇:辇车
B.明星荧荧 荧荧:明亮的样子
C.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逦迤:到处都是
D.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秦爱纷奢”的一组是( )
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③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④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⑤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3.“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这是从谁的视角来写的?突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下列各选项中,对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B.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槛:门槛
C.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哀:为……悲伤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以……为鉴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南亩”指的是农田。因为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
B.“城郭”泛指城邑,城指外城的墙,郭指内城的墙。
C.“独夫”即独夫民贼,指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D.“函谷”即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较早的雄关要塞之一,是秦国的门户。
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B.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C.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D.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用了六组“……多于……”的句子构成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作者先以“嗟乎”发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作者在“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指出奢侈浪费祸害之重,委婉地提出了节俭持国的观点。
D.文章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借古讽今,可谓意味深长。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烧阿房宫”:一场历史的修辞战火
张若渔
两千多年来,项羽“火烧阿房宫”几乎成了人尽皆知的历史常识。但一份调查证明,这极有可能是一场天大的误会。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经过5年艰苦、细致的工作,近日揭开了这座“天下第一宫“所包含的种种谜团——阿房宫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并没有建成。传说中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攻入咸阳,将阿房宫及所有附属建筑纵火焚烧也是历史误传。
(《华商报》12月11日)
其实早在2003年,在阿房宫考古队的挖掘和勘察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们就曾基于诸多发现“大胆假设”——火烧阿房宫纯属子虛乌有。经过又四年艰苦细致的发掘、调查工作,上述推断只不过“进一步明晰”而已。
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刻,也是历史的尴尬时刻。两千年来,不管是在正史还是在野史上,西楚霸王项羽都因火烧阿房宫被塑造成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甚至成为残暴成性和暴殄天物的标本人物,每每被后世信手拈来实施“口头鞭尸”;阿房宫本身显然也成为秦始皇穷奢极欲、劳民伤财、自取灭亡的象征。而今,这一切被证明,我们不过是如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般悲壮却虛无——不是说项羽和秦始皇本无罪,只是不管他们做过多少罪孽深重的事,不应算在他们头上的历史账单终不能无妄加之。历史就是历史,真相就是真相,这是一件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事。
历史的讹误耐人寻味。追究其来,“火烧阿房宫”从真真假假的传说沉淀为人们头脑中的“事实”,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可谓“功不可没”。文中言”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极力铺陈阿房宫的雄伟气势:继而又言“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又以仰天长叹般的愤懑极力渲染阿房宫被付之一炬的伤情。
诗人的瑰丽辞赋及其暗藏汹涌的悲绪,显然不可阻挡地深入了后世观者的内心,引发同仇敌忾的情绪,众声喧哗之时哪还管什么事实真相如何?与之相比,司马迁的《史记》倒是审慎的,《高祖本纪》说项羽“屠烧咸阳秦宫室”,《秦始皇本纪》也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从头至尾都没有“火烧阿房宫”的影子。但历史的诡秘之处就在于,人们宁愿相信杜牧的辞赋也不愿相信司马迁的《史记》,谬种流传,一至于斯!
在历史的强大裹胁下,人们的头脑和思想其实如脆弱的芦苇。或许此事件给我们的最大的“历史教训”,正是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在《知识分子的鸦片》中所一再强调的:“世间没有真理,只有对知识的永恒探询。”要时刻保持一种坚不可摧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来遍观周遭事物,避免走火入魔以至精神错乱而不自知。对于影响深远的历史界来说,这尤其重要。而对于民众来说,哈耶克的名言不妨引为座右铭——我们的无知是如此重要,不要陷入自已编织的意识形态而不能自拔。
(摘编自《当代人》,有删改)
9.下列对阿房宫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经过调查证明,阿房宫其实并没有建成,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根本不能叫做阿房宫。
B.阿房宫并不存在,项羽也没有“火烧阿房宫”,所以两千年来的正史和野史把西楚霸王塑造成残暴成性、暴殄天物的标本人物是错误的,是没有历史依据的。
C.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文学描述,气势雄伟的阿房宫本身显然都是秦始皇穷奢极欲、劳民伤财、自取灭亡的象征。
D.唐代大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现在看来实为想象中的阿房宫,《阿房宫赋》中对其极力渲染只是为了文学感情表述的需要。
10.法国哲学家雷蒙·阿隆一再强调:“世间没有真理,只有对知识的永恒探询。”下列对于这一观点的分析论证,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考古队基于诸多发现“大胆假设”火烧阿房宫纯属子虚乌有,之后又经过四年艰苦细致的发掘、调查工作,最终还原阿房宫的本来面目。这体现了考古队对知识永恒探询的精神。
B.后世的人宁愿相信杜牧的辞赋,将罪过毫不保留地推给项羽,却不愿意相信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历史真实。这是因为人们憎恶残暴制度,与知识探询精神无关。
C.司马迁《史记》中《高祖本纪》和《秦始皇本纪》都只说了项羽烧毁咸阳宫室,这种审慎的态度也印证了雷蒙·阿隆的这句经典名言。
D.作者引用雷蒙的名言意在告诉人们:应该时刻保持独立性和批判精神来观察周围事物,避免走火入魔以致精神错乱而不自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历史的尴尬时刻,指的就是在千百年来被人们公认为是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经过科学证明这却是错误认识的那一刻。就在那一刻,科学战胜了情感,真相战胜了虚构。
B.项羽和秦始皇本身并非无罪,但是,评价历史人物要尊重客观事实。不管他们做过多少罪孽深重的事,不属于他们的历史罪名也不能无妄地强加在他们身上。
C.杜牧之所以在《阿房宫赋》里极力描写阿房宫的雄奇,是因为他想通过文学,点燃人们对项羽的怒火,更有力地揭示项羽的残暴,以营造“人人得而诛之”的氛围。
D.哈耶克的名言要求我们要重视自己的无知,要敢于跳出自己固执的意识范围,敢于否它自己的认识,从而不断减少自己的无知。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熟悉了朦胧烟火中的阿房宫,深谙于诗赋中的阿房宫,已成为2000多年来国人对美好事物的人文宣泄。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
阿房宫最早載于司马迁的《史记》:“(始皇)三十五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历史学家班固也留有关于阿房宫的墨宝。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阿房宫因此在过去时中存在了2000多年,直到2002年10月,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筹建并成立了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开始翻开阿房宫过去时生存状态的一页。
秦阿房宫遗址为秦都咸阳的上林苑遗址故地。为确定“阿城”就是现在的前殿遗址,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对古文献进行了一番“知识考古”:《水经注·河水》载“池水北经镐京东,秦阿房宫西”。李毓芳认为,这里的“池水”指西周已有的“彪池”。
彪池位于现在的沣镐村西,距王寺村西南二里有余。虽历经沧桑,但是彪池低洼的地势现在仍能看清;彪池水向北流,恰恰经过一东西向规模宏大的夯土台基的西面,而该处夯土台基就是现认阿房宫前殿遗址。
据当地群众反映,在1949年以后还看到过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同样,在台基东部亦存在上述遗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秦汉都城考古学家李毓芳分析判定,群众反映的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因现在的前殿夯土台基南部勘探和发掘中未发现南墙遗迹,这样一来,在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之中的阿房宫前殿遗址与文献记载中的“阿城”情况是一致的。
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发掘面积3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其所属遗迹的分布,至此阿房宫前殿遗址中有无宫殿建筑成为关键。
根据勘探和试掘的資料,阿房宫前殿遺址夯土台基东西长1270米、南北宽426米、现存最大高度12米左右。遗址东部长400米、宽426米和西部长70米、宽426米的遗址面被现代村庄覆盖。为了了解台基底部结构,考古队还对台基夯土进行了穿透性的钻探,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部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
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具有成败攸关的信心指示。但是在排除法下,考古学家们一次次地希望,又一次次地失望,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有专家对文献中阿房宫的建筑时间进行了一番计算,发现阿房宫的修建时间前后最多为4年。这从当时的生产、运输工具和规划设计的工作量来看,4年里能把阿房宫前殿的巨大夯土台基建成已实属不易。
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毓芳认为下结论为时尚早,“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
(有删改)
1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考古学家认为《水经注·河水》中记载的“池水”,就是西周已有的“彪池”。彪池位于沣镐村西,虽历经沧桑,但现在仍能看清其低洼的地势,水向北流恰恰经过现被认为是阿房宫前殿遗址的夯土台基的西面。
B.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这说明阿房宫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C.李毓芳分析判定,当地群众反映的前殿遗址夯土台基西部有一道南北向土墚,高约1米,且土墚东西两侧有碎瓦片,后被村庄覆盖的这一遗迹现象应为“阿城”的西墙和东墙。
D.虽然阿房宫前殿的轮廓非常重要,但人们更关心其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于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尤为关键。
13.有人说“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宫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请结合全文阐述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理由。
14.李毓芳指出“要搞清阿房宫的范围到底有多大,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你是如何理解“科学结论要建立在全部事实之上”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加以阐述。
参考答案
【重点·研读】
1.【答案】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王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爱民的结果。从哪里可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靡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使百姓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开头12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本文从六国覆灭下笔写起的原因。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解答此类时,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主旨的精准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本题,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从“六王毕,四海一”以下,一直是既写秦又不忘六国。就章法说,以秦为主,以六国为宾;就思想意义说,以六国为秦的前车之鉴。阿房宫中的无数美人,乃是六国的“妃嫔”;阿房宫中的无数珍宝,又是六国“取掠其人”的长期积累。
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爱民的结果。从哪里可看出六国之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靡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使百姓锱铢不留。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六国一旦灭亡,则美人“辇来于秦”,珍宝“输来其间”;那么,秦一旦蹈六国的覆辙,又将怎样呢?秦不以六国为鉴,终于自食其果;那么,当时的统治者又走秦的老路,难道会有什么更好的结局吗?接下去,还不肯正面说破,却以无限感慨揭示出六国与秦灭亡的原因:“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既指出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就不会亡。这才将笔锋转向“后人”,主要就是当时的统治者:“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所以,开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2.【答案】称秦始皇为“独夫”,说他“骄固”,对奢侈荒淫、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之情溢于言表。“戍卒叫”至本段结尾简要交代了秦王朝灭亡和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的过程,和篇首宏伟壮观的气势形成鲜明对比。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这段话承接上文揭示的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和百姓生活的凄苦的对比,导致“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已将火山即将爆发的形势全盘托出。再用“独夫之心,日益骄固”从反面一逼,便逼出“戍卒叫,函谷举”的局面,农民起义的熊熊烈火终于埋葬了秦王朝的统治者,而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也随之转眼化为灰烬,和篇首宏伟壮观的气势形成鲜明对比。
3.【答案】写秦统治者对搜刮来的珍宝毫不爱惜。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就描写出了秦统治者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也揭示了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的被践踏。在这里,“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写出了秦统治者奢侈浪费无度的状况。
4.【答案】用“嗟乎”感叹领起,用两个假设句进行论证,先论证六国灭亡,是由于不爱其民。若六国能爱其民,就足以拒秦。同理,秦王朝若能爱自己的臣民,“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怎会落得“族灭”的下场呢?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这段话承接上文指出的六国与秦的所以亡,又用两个假设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进行论证,指出倘能“各爱其人”,六国与秦就都不会灭亡。
5.【答案】以上描写连用六个并列的句子,极力描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及其生活作为比较对象。每一个分句在夸张中都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统治者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讽刺之意不言而喻。六个分句铺张开来,气势流畅,使双方的差距更加明显,作者的讽刺之意也更加突出。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作用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读懂文章,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然后依据上下文,找出句子出现的语境,依据语境作答句子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方面分析。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某一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故事发展,使人物性格更加丰富,形象更加丰满。
这段话承接上文,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用“使”字领起,摆出一系列罪证,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其中,“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极力描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描写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又都以百姓及其生活作为比较对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统治者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六个分句铺张开来,使作者的讽刺之意也更加突出。
6.【答案】本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写建筑,先展现广阔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丽;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大力渲染;写珍宝,概写六国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挪,视若瓦砾。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多,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本题,阅读《阿房宫赋》,先梳理文章结构脉络,然后分析其作用。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1至3段,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
第1段:铺叙阿房宫建筑宏伟、豪华。段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12字,两句偶句,先展开广阔而高峻之全貌。写建筑:“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宫之宏伟规模。“二川溶溶,流入宫墙……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细绘宫中楼、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渲染宫内的宏伟、豪华、奇丽、壮观。“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写宫中人物活动。
第2段:铺叙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先写美女:“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写美女,述其来历。“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状其梳洗,言其美貌。“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倍加渲染。
第3节: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写珍宝:“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写珍宝,既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从珠宝陈设写荒淫,揭示抢掠行径。
作用:第1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第2、3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这些描写用墨如泼,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多,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重点·探究】
1.【答案】“可怜”在这里应解释为“可惜”。作者用“可怜”二字,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于作者胸中,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此题时,要抓住“可怜”一词的意思,结合本文的写作目的分析作者的情感。
正如题干所言: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是为了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为了丰富历史教训的内容。“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朝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这就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联系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他们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国家危难,仍以为安。“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历史兴亡,激荡于作者胸中,作者目睹现实,感慨万端。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所以,神奇瑰丽之阿房宫付之一炬实在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也实在令人可叹,但是想不到的是今人又在步秦人的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怜”在这里应解释为“可惜”。作者用“可怜”二字,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2.【答案】杜牧针对唐朝国势哀微,内政腐败,外敌入侵的形势,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富国强兵。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然而当朝情况沉溺声色,荒淫无度。这句话似哀鸣的警钟,给治国者以启发和警示,在文末也有提示并升华主旨的作用。
【解析】解答本题,要联系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杜牧是通过写这篇文章来警示当朝统治者,希望当朝治国者以史为鉴,富国强兵。
3.【答案】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消除祸患的希望。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作者表现观点态度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抒情议论,二是间接表现;然后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段落要点;再结合写作背景、文章内容、关键语句或主要事件,全面的分析思考内容与情感态度的关联;最后确定作者表明观点态度的方法,概括答案。
题干中提示“杜牧身处晚唐哀世”,本文为谭忠立传并未直接体现对晚唐国事的关心。就全文来看,由原文“元和五年,中黄门出禁兵伐赵,魏牧田季安曰:‘赵诚虏,魏亦虏矣,计为之何 ’其徒言曰:‘愿借骑五千以除君忧。’季安大呼曰:‘壮矣哉!兵决出。’”第三段“忠归燕,谋欲激燕伐赵”“济乃自将七万人,南伐赵”可知,当时唐王朝藩镇割据严重,藩镇之间、藩镇与朝廷之间争战不休。文章第二段中,谭忠为魏镇节度使田季安分析形势利弊,认为魏镇如果出兵消灭朝廷禁军,必将惹恼皇上,引来“天下之兵”,他为田季安提出两全之策摆脱危机,使得魏镇“北得以奉赵,西得以为臣”;第三段中谭忠向刘济建议出兵协助,认为这样可以让燕镇免于落个偏袒赵镇的口实,该建议最终被刘济采纳。由此可以看出,谭忠注意维护与朝廷的关系。从田季安、刘济等人对待谭忠的态度,以及文章中“因使人视赵,果不备燕”“后一日,诏果来”“信如子断矣”等语句,透露出对谭忠善于判断形势的认可,可见作者对谭忠持肯定态度。对谭忠认可也就表露出作者希望平衡各方关系、消除祸患的忧国之思。
【重点·阅读】
(一)1.【答案】A
【解析】辇: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乘辇车”。
2.【答案】D
【解析】①②说的是六国的“纷奢”。
3.【答案】宫女。用夸张手法,准确地写出了宫车驶过时宫女的心理,先写宫女听到宫车从远处驶来的惊喜,再写宫女听到宫车渐渐远去之声产生的失望和凄冷之情。
【解析】该题切入角度新巧,需要我们有视角的意识,《阿房宫赋》多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和口吻来写,而该句从宫女的角度来写,表现了她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非常典型地写出了被囚宫中却见不到皇帝的宫女所受的煎熬。
(二)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槛:栏杆。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注意“也”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用法不同,在这里表句末停顿。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指出奢侈浪费祸害之重,委婉地提出了节俭持国的观点”错,而是指出仁政与统治者的长治久安息息相关。
8.【答案】(1)瓦缝参差不齐,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多。
(2)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它的)族呢?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如(1)中的关键词“参差”“帛缕”,(2)中的关键词“递”“为君”“族”。
(三)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项,混淆时间。“2003年”错误,2003年只是“大胆假设”,四年后使这一假设进一步明晰。B项,以偏概全,“没有历史依据”错误。C项,将未然说成已然,阿房宫并不存在,所以也不能成为“象征”。故选D。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强加因果。“这是因为人们憎恶残暴制度,而非缺乏探询精神”错误。这是从反面证明这一观点。故选B。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无中生有,杜牧的目的在于批判秦而非项羽。故选C。
(四)1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B项,“这说明阿房宫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错误,原文说的是“现在能说阿房宫不存在吗……下结论为时尚早……事实之上”,这说明目前人们对阿房宫的了解非常有限,无法给出科学的论断。
故选B。
13.【答案】①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②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③阿房宫前殿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联系文本内容分析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7至8段,“发现夯土台基底部基本为平面,只是夯土台基西南部和台基东部边缘原来地势稍高一些。其土层堆积一般是耕土层、扰土层,然后是夯土台基夯土,汉代、或汉代至宋代的堆积”“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研读这两段,筛选出能证明“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官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的信息,然后整理成答案即可。
14.【答案】①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证明,阿房宫有可能不存在。②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不能作为阿房宫真实存在的依据。③人们更关心阿房宫前殿顶部的遗存堆积中是否有秦代宫殿的信息,这对于寻找阿房宫——世人心目中的恢宏建筑组群,尤为关键。④前殷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被焚烧,阿房宫前殿甚至根本没有建成。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文中“全部事实”的挖掘,“但2003年至2004年阿房宫遗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却让世人体会到了阿房宫的真实生存状态:纸张、遗存、甚至想象式的,皆是过去时的存在”“而最为后世崇拜的是唐代诗人杜牧《阿房宫赋》中壮丽的文学想象”“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等等,即结合文本,找出考古界目前有哪些考古发现,同时也要分析历史文献与“全部事实”的关系。然后整理成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