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同步习题(精)(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同步习题(精)(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30 21: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岳阳楼》同步习题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
2.杜甫《登岳阳楼》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材料一: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材料二: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上述两首诗歌的一书是( )。
A.《乐府歌辞》 B.《琴趣汇编》 C.《格律诗萃) D.《古风拾贝》
4.请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填写下表。
诗歌 情感抒发方式 情感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 借景抒情 / 对国家时势的忧虑、悲慨。 (1)____
《登岳阳楼》(杜甫) (2)___ (3)____
5.两首诗画线句均有一“浮” 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 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
(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②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③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
6.“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杜甫《放船》)
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7.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
(四)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9.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不第]科举考试不中
B.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拜]授予官职
C.结庐枕江,纵酒啸咏 [枕江]靠近长江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经过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话用理解不当的一项(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意动,认为……奇妙
B.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 [陷]使动,使……陷落
C.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名作状,在夜晚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冠]名作动,带官帽
12.下列对原文及拓展内容的理解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徙到河南巩县。他的父亲杜审言,历史记载也是著名文学家,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B.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在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镇守成都时,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严武死,杜甫再度飘泊,最后病死在偃师县。
C.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传说就是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所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杜甫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碑亭合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D.杜甫晚年,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后来又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
13.用“/”给末段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4.把文中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三、情景默写
15.《登岳阳楼》
①《登岳阳楼》中表现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③《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人都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常长远,不能隔断,不能舍弃,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李商隐所写的都是爱情诗。那杜甫呢?杜甫盼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写的都是忠君爱国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方式是表面学得很像,比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完全模仿杜甫写人民的疾苦;另外一种方式是学杜甫艺术性的句法,如“桂花吹断月中香”一句,就是在学杜甫的句法。
阅读下面的新闻事件,完成题目
据金陵晚报报道,3月伊始,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斩西瓜,时而身骑哈雷摩托,时而肩扛一桶水……据悉,这组图片的原图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里《登高》一诗的插图,图中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但经过网友涂鸦,杜甫身世凄苦、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起初在微博上流传的几张图片中,杜甫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扛重型机枪、弹吉他、骑摩托、 拿着iPhone自拍、骑着自行车去购物等等。但经网络传播后,不断有网友加入到涂鸦队伍中,在网友笔下,杜甫俨然成了“万金油”,什么事都可以干:变身篮球高手上演灌篮绝技,变身时尚潮人听iPod,甚至变身成网游主人公战斗……各种形象数都数不过来,不少网友感叹:“杜甫也太忙了!”谁也不会想到已经仙去千余年的大诗人杜甫会成为当今的网络红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博得网友一笑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不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有的人则表示无伤大雅,只是娱乐一下,没必要上纲上线。
17.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18.你对这则新闻有何感想?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9分)
【答案】
17.杜甫涂鸦画网络爆红 杜甫很忙很无奈 千年诗圣成为网络红人
18.示例一、“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从表面上看,虽然这只是学生随意涂鸦,把插画重新画了一下,但其中一些恶搞,甚至是丑化杜甫形象的图片,折射出校园道德教育的缺失。也可以说是家庭的行为教育、社会的风气,特别是网络上流传的消极或低级的现象,对学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作为教育方,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为学生树立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寄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
示例二、杜甫涂鸦走红网络其实是网络恶搞的又一案例。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孩子们其实并无某种险恶用意,也许仅仅是借此娱乐消遣。因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示例三、涂鸦杜甫,让“杜甫很忙”。一种“纯娱乐”,却让文化很忧伤。涂鸦者也许只是消遣,亦或略显张扬。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似乎不该背负太过的浮躁和轻狂。作为千百年来受人敬重的民间“诗圣”,本该以诗函百态万象、情牵百姓疾苦而广为流传,却不料身为插页“模特”而被后人肆意涂鸦,变成炒作对象,九泉之下不得宁息。“杜甫们”朴实无华却能千古流传的文学造诣和精髓,及古文人千百年来忧国忧民襟怀坦荡之风骨,难道不更值得大家去传承和颂扬?四月闻书香,全民读书忙。如能放下画笔,清净读书,时而低吟几首杜甫诗篇,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娱乐何必拿杜甫做画板,拿文化当戏言?陶冶情操需大道,书香解颐更恒久。多读杜甫诗,少涂杜甫像,在读书读史中增长识趣,终能在书海墨香间找到心灵寄托。
【解析】
17.需高度概述新闻内容,语言要简洁、生动、明确。
18.这是一道开放题,对新闻事件可褒可贬,但需观点清晰、条理清楚、切中要害。
19.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杜甫画像,请你认真阅读这幅画像并结合你对杜甫的认识与理解,刻画出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登岳阳楼》同步习题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
2.杜甫《登岳阳楼》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突出了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无际、宽广阔大的特点。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出下文的诸多情感。
2.家事凄凉落寞,国事令人心酸,(或:个人孤独飘零,国家战乱不停)表达了作者满腔悲愤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及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两句是写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把整个天地万物都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境界广阔、气魄宏大。本诗为写景抒情诗,作者站在岳阳楼上,触景生情,引发诸多感慨。
2.后两联抒发的情感,应知人论世,并结合诗歌中关键词“病”“孤”“戎马”“涕泗流”来感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材料一: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材料二: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上述两首诗歌的一书是( )。
A.《乐府歌辞》 B.《琴趣汇编》 C.《格律诗萃) D.《古风拾贝》
4.请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填写下表。
诗歌 情感抒发方式 情感内容
相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 借景抒情 / 对国家时势的忧虑、悲慨。 (1)____
《登岳阳楼》(杜甫) (2)___ (3)____
5.两首诗画线句均有一“浮” 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答案】
3.C
4.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观景遗愁的无奈 直抒胸臆 老病无依的悲戚/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无以报国的悲痛
5.“夕帆和雁正浮空”中“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乾坤日夜浮中“浮”字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呈现出雄浑壮阔的图景。
【分析】
3.本题考查判定古代诗歌的体裁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收录所给的两首诗歌放在古代文学作品选这本书里,既然是把这两首诗放在古代文学作品选中,那么考生就要先找到这两首诗的共同之处,要从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这两首诗;然后观察备选选项所给的四本书名,找到最合适的那本即可。
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二)》和唐代杜甫的《登岳阳楼》这两首诗都讲究押韵、对仗、平仄,所以,从体裁来说,都是格律诗。陈诗是七言律诗,杜诗是五言律诗。所以应放在《格律诗萃》这本书里最合适。
A项,《乐府歌辞》是古代的中国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乐府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
B项,“琴趣”是指词,《琴趣汇编》里收录的是词,而这两首是诗。
D项,“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拾贝》里收录的是古体诗,而这两首是格律诗。
故选C。
4.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两诗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异同。这道题重点考查比较两首诗歌在情感抒发方式以及情感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物抒情,等等。回答情感题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抒情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抒情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本题,第(1)空是赏析《登岳阳楼(其二)》(陈与义)这首诗的情感。首先要读懂这首诗。
首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这些景物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颔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颈联,写诗人描写归途中的景色: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见枫叶红红。尾联,写诗人只顾观景,到了江陵诗还未完写,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表面是写诗人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以排遣对国家时势的忧虑之情。第(3)空可以填写“流离失所的身世之悲”或“观景遗愁的无奈”。
第(2)(3)空是赏析《登岳阳楼》(杜甫)这首诗的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首先要读懂这首诗。
首联,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
颔联,写洞庭的浩瀚无边的壮阔景象。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写自己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写出了诗人老病无依的悲戚之感。
尾联,“涕泗流”诗人直接抒发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却报国无门的哀伤、悲痛。
所以,第(2)填写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第(3)空可以填写“老病无依的悲戚”,或“对亲朋的担忧眷恋”,或“无以报国的悲痛”都行。
5.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两首诗画线句中的“浮”字妙处。这道题重点考查的是炼字。诗歌炼字题的方法:第一步,指出该字,或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简要分析。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炼字(用词巧妙),风格特色,意境。
陈诗,“夕帆和雁正浮空”的意思是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浮”是飞来飞去的意思,写出了大雁爱空中飞翔时的自由,且一个“浮”字巧妙地把船帆、大雁、湖水交织一起,似乎帆与大雁均得进于空中,写出洞庭湖水清幽宁静的美感。
“乾坤日夜浮”的意思是整个天地恰似在湖中日夜浮动。“浮”是“浮动”的意思,具有动感,仿佛日月都随洞庭水一起漂浮起落,写出了洞庭湖雄浑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唐)杜甫
力疾①坐清晓,来诗②悲早春。
转添愁伴客,更 老随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望乡应未已,四海尚风尘③。
(注)①力疾:病中用力起身。②来诗:指杜甫的表丈李都督写给杜甫的诗,杜甫此诗为应和之作③风尘:指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
6.“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杜甫《放船》)
B.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杜甫《观李因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之三)
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
D.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7.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
【答案】
6.C
7.①“愁伴客”写出诗人客居他乡的羁旅之悲;②“老随人”写出诗人年老多病的感伤;③“四海尚风尘”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写出诗人心忧天下,悲情愈盛之情。④生机勃发的早春美景与自己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乐景写尽哀情。
【解析】
6.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综合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本题题干问的是:“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表示颜色的“红”和“青”与其他词语的特殊搭配,使静止的景物有了动感,与此写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考生从原诗歌中的用词“红”“青”来看是色彩描写,使得景物的画面具有可触可感的生机和活力,红色的桃花、青色的柳叶,使得景物有了生机和活力。根据理解选项中具备这一特点的只有选项C,“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本句通过“碧”和“青”写出了江水的碧绿和青山的活力。故答案选C。
7.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赏析的能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本题从题干来看,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首联“悲早春”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全诗是怎样表现“悲”情的?请简析。考生要注意结合诗句去分析“悲”的原因,从“转添愁伴客”可以看出诗人是悲痛客居他乡。从“望乡应未已”可以看出诗人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悲痛,从“四海尚风尘”注释:天下尚处于战乱之中,是对天下苍生社稷的悲痛。
(四)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注:①江汉:地名。②杜甫:此诗是杜甫漂泊湖北江陵、公安时所写。当时,五十六岁的杜甫北归无望,生计日蹙。③老马:源自《韩非子》中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接受管仲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8.这首诗反映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9.请赏析颔联所采用的艺术手法。
【答案】
8.(1)思乡:“思归客” 三字饱含了无限的辛酸,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2)孤独:颔联——远在天外的云,孤月;(3)忠心可表:颔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4)积极用世、老当益壮:“落日”比喻“暮年”,“秋风”是写实年老的诗人飘流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快要好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拳拳之心已表露无遗;诗人以“老马”自比,写自己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像老马一样,还是有用的(5)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
9.颔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此联表面上写片云孤月,实则写诗人自己,表达了自己与云、月共远同孤的情感。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
【解析】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诗人在这里显然含有怨愤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这是诗人言外之意,是从诗句中自然流露出来的。
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艺术手法分析,立足颔联内容分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中作用。“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共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答题时要注意每条中手法和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旧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
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
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 [不第]科举考试不中
B.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拜]授予官职
C.结庐枕江,纵酒啸咏 [枕江]靠近长江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过]经过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话用理解不当的一项( )
A.玄宗奇之,召试文章 [奇]意动,认为……奇妙
B.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 [陷]使动,使……陷落
C.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 [宵]名作状,在夜晚
D.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冠]名作动,带官帽
12.下列对原文及拓展内容的理解分析,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祖籍湖北襄阳,后来迁徙到河南巩县。他的父亲杜审言,历史记载也是著名文学家,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
B.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晚年在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镇守成都时,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严武死,杜甫再度飘泊,最后病死在偃师县。
C.位于成都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传说就是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所在,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杜甫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非常独特的“碑亭合式”的中国古典园林。
D.杜甫晚年,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后来又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
13.用“/”给末段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14.把文中第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答案】
10.D
11.B
12.C
13.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14.杜甫曾经游览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分析】
10.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D项,严武过之,有时不冠,意思是“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过:拜访。
故选D。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此类活用。
B项,十五载,安禄山陷京师,意思是“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陷:攻陷。不必解释成使动用法。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辨析拓展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能力。
A项,“他的父亲杜审言”错,根据原文“祖审言”可知,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B项,“最后病死在偃师县”错,根据原文“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可知,杜甫是死在耒阳,最后归葬于偃师县。
D项,“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漂泊湘江时创作的”错,《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长江上漂泊时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流落湖湘而卒”说的是杜甫的儿子宗武,因此“子宗武”作为句子的主语,可以在其后停顿;“元和中”是时间状语,前后断开;“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的主语是“宗武子嗣业”,句子太长,可以在主语“宗武子嗣业”后停顿,在状语后置句“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前停顿。
1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游,游览;为……所,表被动;旬日,十天;棹,动词,划。
【点睛】
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阳人,后来搬迁到河南巩县。曾祖父杜依艺,官位最终到巩县县令。祖父杜审言,官位最终到膳部员外郎,另有传记。父亲杜闲,官位最终到奉天县县令。
杜甫天宝初年应考进士没有考中。天宝末年,献上自己写的《三大礼赋》。玄宗认为这赋写得很奇妙,就召唤他来考作文,并授给他京兆府兵曹参军一职。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攻陷京师,肃宗在灵武征兵。杜甫从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区,在彭原郡拜见肃宗,被封为右拾遗。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守成都,奏明皇上让杜甫担任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并赐给他绯鱼袋。严武与杜甫是世交,对杜甫的待遇十分丰厚。但杜甫性格狭窄浮躁,没什么气量,凭着恩情放纵不羁。曾经趁酒醉登上严武的坐榻,瞪着眼睛看着严武曰:“你父亲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也是急躁暴戾,却也不认为他忤逆。
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种竹子,枕靠着长江建造房屋,尽情喝酒,长啸咏唱,和一些田地里的粗野伧夫一起亲昵地游逛,没什么拘束检点。严武拜访他,他有时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这样傲慢胡乱。永泰元年夏,严武去世,杜甫就没有依靠的人了。
到了郭英乂代替严武镇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见,就游历东蜀去依附高适。这一年,崔宁杀死英乂,杨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乱。杜甫就带着他的家人到荆、楚地区躲避战乱,乘着扁舟下三峡,但是还没靠岸而江陵就动乱,于是溯流而上沿着湘江漂泊,游历衡山,寄居在耒阳。杜甫曾游览耒阳的岳庙,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阳的聂令知道这个消息,就亲自划着船去迎接杜甫回来。
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一个晚上就死在了耒阳,当时年纪只有五十九岁。
杜甫的儿子宗武,流落在湖、湘过世。元和年间,宗武的儿子嗣业,从耒阳迁走杜甫的棺柩,回葬在偃师县西北首阳山前。
三、情景默写
15.《登岳阳楼》
①《登岳阳楼》中表现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岳阳楼》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浩瀚壮阔的景色,被世人千古传诵。
③《登岳阳楼》中描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登岳阳楼》中写出诗人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②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③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④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坼、乾坤、戎马、凭轩、涕泗。
四、语言表达
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很多人都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李商隐是缠绵悱恻的,他的很多诗的情意都是非常长远,不能隔断,不能舍弃,不能自已的,所以很多人以为李商隐所写的都是爱情诗。那杜甫呢?杜甫盼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写的都是忠君爱国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方式是表面学得很像,比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完全模仿杜甫写人民的疾苦;另外一种方式是学杜甫艺术性的句法,如“桂花吹断月中香”一句,就是在学杜甫的句法。
【答案】①李商隐跟杜甫迥然不同
②可是如果从学作诗的角度来说
③李商隐学杜甫有两种方式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鲜明的能力,具体为语境补写题。首先,要阅读全段,了解文段内容,把握话题中心;其次,标出句子,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接着,注意关联词的暗示作用和含义;再次,结合语段的表达方式,看到底是议论性的文字还是说明性的文字,还是记叙描写类的。因为,不同的表达方式,其文字组合、语句间的逻辑关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从层次上看,这段话先讲世人认为李商隐的诗歌与杜甫的诗歌表达的内容不同,故第①空应表达出这层意思。第②空,从前面讲杜甫与李商隐的不同和后面“学杜甫学得最好的就是李商隐”可知,表达的是转折之意,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即可。第③空,应填介绍李商隐向杜甫学习的总写句,从后文“一种方式”“另外一种方式”等句子可推断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事件,完成题目
据金陵晚报报道,3月伊始,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微博上流传,在这些再创作的图片里,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斩西瓜,时而身骑哈雷摩托,时而肩扛一桶水……据悉,这组图片的原图来源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里《登高》一诗的插图,图中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着风略抬起头,面带忧郁。但经过网友涂鸦,杜甫身世凄苦、忧国忧民的形象完全被颠覆了。起初在微博上流传的几张图片中,杜甫只是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扛重型机枪、弹吉他、骑摩托、 拿着iPhone自拍、骑着自行车去购物等等。但经网络传播后,不断有网友加入到涂鸦队伍中,在网友笔下,杜甫俨然成了“万金油”,什么事都可以干:变身篮球高手上演灌篮绝技,变身时尚潮人听iPod,甚至变身成网游主人公战斗……各种形象数都数不过来,不少网友感叹:“杜甫也太忙了!”谁也不会想到已经仙去千余年的大诗人杜甫会成为当今的网络红人。“杜甫很忙”的系列图片在博得网友一笑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的人认为这是对杜甫的不尊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有的人则表示无伤大雅,只是娱乐一下,没必要上纲上线。
17.请给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3分)
18.你对这则新闻有何感想?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9分)
【答案】
17.杜甫涂鸦画网络爆红 杜甫很忙很无奈 千年诗圣成为网络红人
18.示例一、“杜甫很忙”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从表面上看,虽然这只是学生随意涂鸦,把插画重新画了一下,但其中一些恶搞,甚至是丑化杜甫形象的图片,折射出校园道德教育的缺失。也可以说是家庭的行为教育、社会的风气,特别是网络上流传的消极或低级的现象,对学生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作为教育方,要确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端正教育思想,为学生树立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寄托,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化、尊重他人,引导他们正确认知真善美。
示例二、杜甫涂鸦走红网络其实是网络恶搞的又一案例。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孩子们其实并无某种险恶用意,也许仅仅是借此娱乐消遣。因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示例三、涂鸦杜甫,让“杜甫很忙”。一种“纯娱乐”,却让文化很忧伤。涂鸦者也许只是消遣,亦或略显张扬。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似乎不该背负太过的浮躁和轻狂。作为千百年来受人敬重的民间“诗圣”,本该以诗函百态万象、情牵百姓疾苦而广为流传,却不料身为插页“模特”而被后人肆意涂鸦,变成炒作对象,九泉之下不得宁息。“杜甫们”朴实无华却能千古流传的文学造诣和精髓,及古文人千百年来忧国忧民襟怀坦荡之风骨,难道不更值得大家去传承和颂扬?四月闻书香,全民读书忙。如能放下画笔,清净读书,时而低吟几首杜甫诗篇,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娱乐何必拿杜甫做画板,拿文化当戏言?陶冶情操需大道,书香解颐更恒久。多读杜甫诗,少涂杜甫像,在读书读史中增长识趣,终能在书海墨香间找到心灵寄托。
【解析】
17.需高度概述新闻内容,语言要简洁、生动、明确。
18.这是一道开放题,对新闻事件可褒可贬,但需观点清晰、条理清楚、切中要害。
19.下面是同学们熟悉的杜甫画像,请你认真阅读这幅画像并结合你对杜甫的认识与理解,刻画出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要求:①使用第二人称,侧重肖像描写;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④不少于100字。
【答案】风急天高,残阳西下,淡云渐染。杜甫,你为何如此的孤独、忧郁?我知道,是身世的飘零,为国事的渐衰。你愁眉紧锁,如一抹挥之不去的浓云久久地笼罩在你那沧桑的额头。你的目光幽然,若有所思;你的两鬓霜染,面容憔悴;那稀疏的胡须在秋风中瑟瑟作抖。你注视着远方,用目光亲抚着这一片你深爱着的大地,然天空地迥,你越发地孤寂。你双手抱膝,宽大而陈旧的衣袍却永远罩不住你那旷世的傲骨。秋风为你的飘泊而痛苦,淡云为你贫病的窘境而忧愁,苍石为你难酬的壮志而低泣,但你依然用高远的目光寄托着对盛世的期盼。
【解析】
试题分析:描述时着重于外在的形象:抑郁的眼神、消瘦的脸庞、(风中)萧疏的须发来刻画,突出画像人物的生活境遇(颠沛流离、苦难艰辛、年老多病),以及内在情感和精神(壮志难酬、忧国伤时、黯然神伤等等),表述当中能运用 到比喻、排比等手法酌情加分。满分6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