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30 22: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多变的天气
课前检测
1.(2021·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下列词语中描写气候的是( )
A.长冬短夏 B.暴风骤雨 C.阳光明媚 D.寒风凛冽
2.(2021·乌苏市七年级期末)下列描述属于天气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 B.热带地区终年炎热
C.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D.明天大风降温
3.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下列应限制的是( )
A.植树种草,大搞绿化 B.推广使用太阳能
C.提倡绿色出行 D.污水直接排放
A
D
D
(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读某市某天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某市的天气状况是( )
A.多云转阵雨 B.多云转雨夹雪
C.晴转多云 D.阴转小雪
5.某市这天空气质量是( )
A.轻度污染 B.中度污染 C.重度污染 D.严重污染
多变的天气
课前检测
A
B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学习目标
1
2
知道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理解气温的变化,学会计算平均气温。
运用气温资料,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3
运用气温资料,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4
运用气温资料,说出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并学会绘制和阅读气温曲线图。
目 录
气温的变化
01
气温的分布
02
01
COTENTS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观测
活动:根据课本的相关内容和阅读材料,独立自主完成任务(一)。
1.气温是指__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
3.气温一天测量四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气的温度

摄氏度
百叶箱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观测
温度计
百叶箱
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月变化
气温年变化
以一月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月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年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变化
气温日变化
气温年变化
气温曲线图
计算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将本月每日的平均气温相加,除以本月天数。
将各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为日平均气温。
时间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气温 (℃) 24.5 24 25 27 29 30.5 31 30 28 26 25 24.8
21
23
25
27
29
31
33
气温/℃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4
22

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日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
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根据刚才所学的内容和地图总结归纳阅读气温曲线图的方法。
气温日变化
1.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2.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
3.在气温日变化图中,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气温的日变化越大。
气温曲线图的判读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均温22℃,在7月。
最低月均温2℃,在1月。
气温年较差20℃。
某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
4.该地位于那个半球?
北半球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活动读“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并结合教材P53图3.12和图上的小字,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
气温年变化
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海洋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南半球海洋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讨论交流: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气温年变化曲线”,并结合教材P53图3.12和图上的小字,归纳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气温的年变化
陆 地 海   洋 最高月平均 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最高月平均气温 最低月平均气温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8月
2月
1月
7月
2月
8月
读“北半球陆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并结合教材P53图3.12,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年变化特点
海洋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比陆地晚一个月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
南半球
思考
下面两张图分别指的是哪个半球(南/北)?
0
10
-10
20
30
-30
-20
气温(℃)
1
4
7
10
(月)
0
10
-10
20
30
-30
-20
气温(℃)
1
4
7
10
(月)
0
10
-10
20
30
-30
-20
气温(℃)
1
4
7
10



何地气温年较差最小?
(月)
乙地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14 -6 3 8 11 19 26 23 15 9 2 -7
上表是某地各月平均气温相关数值。据数据判断该地属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海洋还是陆地?
学以致用①
北半球
陆地
气温的变化
内容小结
1.气温是指_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3.气温一天测量四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____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变化叫气温______变化,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____。
6.北半球陆地一年当中气温最高在______,气温最低在______,海洋上气温最高在______,气温最低在______;南半球相反。
大气的温度

摄氏度
8时
14时
20时
2时


气温曲线图
午后2时
日出前后
7月
1月
8月
2月
气温的变化
内容小结
读某校地理气象兴趣小组观测一天2:00、8:00、 14:00、20:00的气温状况图,判断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能正确表示14:00的气温状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当天气温日较差和日平均气温分别为
( )
A.10℃,10℃; B.12℃、12℃
C.8℃,15℃; D.15℃、8℃
B
A
气温的变化
内容小结
B
C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经常开展观察和记录地理事象的活动。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观察的当地5日-8日的天气预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当地雷雨天气出现在(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4.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
之差据此判断这几日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5.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6.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一月 B.二月 C.七月 D.八月
气温的变化
内容小结
D
C
读某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7.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 B.4时 C.约14时 D.24时
8.这一天,该市的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
A.7℃ B.11℃ C.20℃ D.55℃
气温的变化
内容小结
C
A
02
COTENTS
气温的分布
1.把地图上____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等高线
120
110
100
130
120
110
100
等温线
4℃
8℃
12℃
16℃
16℃
20℃
24℃
海拔
温故知新
1.把地图上_____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气温
2.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越 __,
数值越小,海拔越 ___
2.等温线数值越大,气温越 __ ,
数值越小,气温越 ___
3.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 __ ;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 ___。
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温差 __;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 ___。








气温分布规律
看延伸方向
北半球
向北递减
南半球
向南递减
结论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纬度因素
气温分布规律
看疏密程度
北密
南疏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温分布规律
看疏密程度
北疏
南密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气温的分布
比较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的弯曲程度。
等温线比较弯曲
等温线比较平直
气温的分布
世界平均气温
思考:为什么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弯曲,南半球的等温线比较平直?
陆地39%
海洋61%
陆地19%
海洋81%
原因: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读图分析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相比,1月哪里气温高?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A
B
1月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A
B
7月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读图分析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相比,7月哪里气温高?
气温的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
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世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世界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规律二
A地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____ (高、低)于周围地区,原因是___________

海拔高,气温低
A
气温的垂直变化
——地形因素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由低纬向高纬,气温 。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 ,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 ℃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
逐渐降低


降低
0.6
气温的分布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B. 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也越高 D. 北半球的气温比南半球高
2.“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 海拔高,气压低 B. 海拔高,空气稀薄
C.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0.6°C D. 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要下降6°C
3. 纬度大致相同,拉萨(青藏高原)的气温比成都(成都平原)低的原因是( )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洋流因素 D. 海陆因素
4. 下列关于气温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纬度地区的气温一定比高纬度地区气温高 B. 海拔高处比海拔低处气温高
C. 海洋上气温高于陆地上气温 D. 同一纬度地区,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定相等
5.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是( )
A. 不同纬度地带气温不同 B. 同一纬度地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
C.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南方气温比北方气温高
6. 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的海拔为2158米,当其山麓地带海拔为358米的某处温度是10℃时,黄岗山的温度为( )
A. 10℃ B. -0.8℃ C. 10.8℃ D. 20.8℃
A
D
C
课堂练习
B
D
B
2.读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虚线表示海岸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地为北半球上的海洋 B.乙地为南半球上的陆地
C.甲地为北半球上的陆地 D.乙地为南半球上的海洋
3.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南半球7月份气温分布的是( )
A.
B.
C.
D.
C
B
4.若图中①、②两地位于同一纬度,①为海洋,②为陆地,则此图为(  )
A.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
C.南半球冬季等温线图 D.南半球夏季等温线图
B
气温的分布
课堂练习
1.关于气温的变化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气温差异小
B.南半球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
C.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D.同纬度地区,山区气温高于平原
2.关于海拔和气温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气温越高 B.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6℃
C.山顶的气温比较高 D.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C
D
气温的分布
课堂练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甲点海拔为( )
A.1500米 B.1000米
C.500米 D.0米
4.如果乙点的气温为15℃,那么甲点的气温应该是( )
A.15℃ B.0℃ C.18℃ D.9℃
A
D
气温的分布
课堂练习
A
D
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6.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