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01 09:5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金华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四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课堂上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对食物进行辨认 B.方便对食物的储存
C.方便对食物的研究
2.利用(  )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传声效果最好。
A.金属丝 B.棉线 C.尼龙绳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
C.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
4.电视机里的钢琴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声带 B.空气 C.喇叭
5.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肺→气管→鼻子 B.鼻子→气管→肺
C.气管→鼻子→肺
6.“哆”、“来”、“咪”三个音符中,音高最高的是(  )
A.“哆” B.“来” C.“咪”
7.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耳朵的。
A.空气 B.纸杯 C.棉线
8.如图是小提琴的四根弦,用相同的力拨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B.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高
C.1号弦发出的声音最强
9.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在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10.下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经常挖鼻孔
B.经常蒙头睡觉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
11.平静状态下,我们正常情况一分钟呼吸(  )次。
A.5﹣10 B.18﹣22 C.40﹣60
12.人体呼吸模拟实验中,气球模拟的是(  )
A.胃 B.鼻腔 C.肺
13.在测量肺活量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吸气时只吸一小口
B.吸气、呼气两次
C.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
14.人体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多,因为运动时需要消耗更多的(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5.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声音是以直线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一定可以听到声音
C.轻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弱,重敲桌面、产生的声音强
16.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能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人讲话的声音
17.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下列保护耳朵的措施正确的是(  )
A.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B.听到过高声音捂住耳朵
C.经常挖耳朵
18.我们耳朵里的(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然后通过其他器官将声音信号传入中耳、内耳。
A.鼓膜 B.听小骨 C.耳蜗
19.轻击鼓和重击鼓所发出的声音,改变的是(  )
A.音量 B.音调 C.音高
20.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越长,振动(  )
A.越快 B.越慢 C.没有变化
21.宇航员在月球上时,如果不借助通信装置,就听不到同伴声音(  )
A.月球是一颗卫星 B.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C.月球上没有空气
22.将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面产生波纹 B.水面明显下降
C.水面平静如初
23.吹奏竖笛时发出的优美声音,是由(  )振动产生的。
A.嘴唇 B.竖笛
C.竖笛中的空气
24.如图用筷子从1~8依次敲击盛水的玻璃瓶发出的声音应该会(  )
A.从低到高 B.从高到低 C.从强到弱
25.在对食物进行分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一次可以选定一个标准对食物进行分类
B.碰到不能确定类别的食物,我们就投票确定
C.蛋炒饭记为一种食物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26.声音只能向前传播。   (判断对错)
27.《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数据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判断对错)
28.我们运动后呼吸会加快,但心跳不会加速。    (判断对错)
29.食物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判断对错)
30.用手拍打墙面能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振动,说明发声物体不一定都要振动。    (判断对错)
31.在制作吸管排箫时可以适当将吸管剪得短一些,以便吹出更响亮的声音。    (判断对错)
32.用不同的力敲击大小相同的音叉,发出的声音强弱不同。    (判断对错)
33.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判断对错)
34.雷声是通过雨水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   (判断对错)
35.平时一个人听不到另一个人的心跳声,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传播声音。   (判断对错)
三、连线题(共8分)
36.(4分)
用力敲鼓 振动速度快 声音低
弹拨拉得紧一些的橡皮筋 振动幅度大 声音弱
敲击铝片琴中较长的铝片 振动幅度小 声音强
轻轻敲鼓 振动速度慢 声音高
37.(4分)把下列食物与其对应的类别连起来。
鸡腿
米饭
苹果 动物类食物
鸡蛋
牛奶
西蓝花 植物类食物
羊肉
土豆
四、实验题(除4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
38.(10分)如图是乐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模拟    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B.耳朵鼓膜振动
C.液体溶解
(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
B.空气
C.杯子
(3)本实验在气球皮上放碎纸屑的目的是    。
(4)实验时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
A.被音叉吸引
B.不动
C.在气球皮上跳动
(5)人体中形成听觉的部位是    。
A.鼓膜
B.耳廊
C.大脑
39.(10分)“声音”探索小组同学爱观察、记录、分析声音现象,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我们把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可以看到    ,水面的变化是音叉    的,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
(2)如图2所示,A同学用耳朵紧贴桌面,B同学正常坐立,   听到的声音最清晰。
A.A同学
B.B同学
C.都一样
(3)如图3所示,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成了真空,这说明声音    。
A.能在空气中传播
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能在任何地方传播
40.(8分)根据研究,人呼吸时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如表所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进人体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的气体 78% 16% 4% 2%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我们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    ,含量增加的是    和    ,含量不变的是    。
41.(4分)如图1和图2是模拟入在呼吸时膈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    模拟人体的隔。
(2)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用    模拟人体的肺。
(3)图2模拟的是人体在    时的状态。(A.吸气B.呼气)
(4)此时图2中隔下压,肺部    。(A.收缩B.扩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关于将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
故选:C。
2.【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传播声音的效果越好,传声效果最好。
故选:A。
3.【解答】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这是因为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故选:A。
4.【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收音机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收音机里的喇叭振动产生的,发出声音。故C正确。
故选:C。
5.【解答】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咽喉、支气管。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鼻子→气管→肺。
故选:B。
6.【解答】1234567 在音乐中读音为哆来咪发索拉西,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高、“来”,最高的音是咪。故C正确。
故选:C。
7.【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主要是通过棉线传播到耳朵的。
故选:C。
8.【解答】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声音越低、轻重、粗细。同样材质物体、轻的、紧的物体发声音调较高、重的、松的物体发声音调较低,弦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所以最细的4号弦发出的音最高,BC选项错误。
故选:A。
9.【解答】本题考查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进入人体的气体包括氮气、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呼气时呼出体外的氮气的含量几乎没有变化,二氧化碳增加。
故选:B。
10.【解答】A.经常挖鼻孔,有损鼻黏膜。
B.经常蒙头睡觉,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故B错误。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能够降低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故C正确。
故选:C。
11.【解答】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我们1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在18次﹣22,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
故选:B。
12.【解答】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換,使氧气进入血液。人体的呼吸器官是由鼻腔、气管、肺组成的,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气球模拟的是肺。
故选:C。
13.【解答】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测量肺活量时,呼气时尽量将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呼气一次。
故选:C。
14.【解答】人的呼吸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需要消耗的氧气量增加,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也比平时多。
故选:B。
15.【解答】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B、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就一定能听见声音;
C、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产生的声音弱,产生的声音强。
故选:C。
16.【解答】A、在岸上的人能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B、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人讲话的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故选:C。
17.【解答】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良好的用耳习惯:不用尖锐的工具掏耳屎;不用力扭耳郭;洗头、游泳时;经常使用耳塞等,长时间使用耳机听音乐。
故选:B。
18.【解答】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内耳,由听小骨传递给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听觉。
故选:A。
19.【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越强,声音越弱,发出的声音弱,发出的声音强,故改变的是音量。
故选:A。
20.【解答】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
故选:B。
21.【解答】宇航员们在飞船内可以直接对话,但在月球上,其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都能作为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如果不借助通信装置。
故选:C。
22.【解答】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后的音叉会产生振动,将敲击后的音叉轻轻触碰水面,甚至会出现水花飞溅现象,BC选项错误。
故选:A。
23.【解答】当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在力的作用下就会振动。所以C正确。
故选:C。
24.【解答】水装得越满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低,水装得越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装得水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低。
故选:B。
25.【解答】A、不同的分类标准结果是不一样的,故A正确。
B、碰到无法确定类别的食物,投票决定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C、蛋炒饭属于混合类食物、米饭等,故C错误。
故选:A。
二、判断题
26.【解答】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故答案为:×。
27.【解答】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8.【解答】运动会耗费大量的氧,人是通过呼吸得到氧气,人又是通过血液传递氧。
故答案为:×。
29.【解答】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把食物分为不同的类别,食物根据来源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故答案为:√。
30.【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肉眼看不到。
故答案为:×。
31.【解答】吸管剪得越短,振动得越快。能吹出更响亮的声音。
故答案为:√。
32.【解答】声音的强弱用音量来表示,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声音越强,声音越弱,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音叉振动幅度越小。所以题目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33.【解答】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时,肺也扩张,外界的气体被吸入,胸廓缩小,腹部扩大。
故答案为:√。
34.【解答】雷声是通过空气的振动传到我们耳朵里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5.【解答】平时一个人听不到另一个人的心跳声,是因为声音太小。
故答案为:×。
三、连线题
36.【解答】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鼓面振动幅度大;弹拨拉得紧一些的橡皮筋,声音高,声音低。鼓面振动幅度小。
故答案为:
37.【解答】根据食物的作用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苹果、土豆属于植物类食物、鸡蛋、羊肉属于动物类食物。
故答案为:
四、实验题
38.【解答】(1)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这是模拟耳朵鼓膜振动的装置。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
(3)本实验在气球皮上放碎纸屑的目的是方便观察气球皮的振动。
(4)实验时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在气球皮上跳动。
(5)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故答案为:
(1)B;
(2)B;
(3)方便观察气球皮的振动;
(4)C;
(5)C。
39.【解答】(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水面有波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再气体、液体中传播,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A同学用耳朵紧贴桌面,如果敲击桌面。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中传播。如图3所示,里面成了真空,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故答案为:(1)水面有波纹;振动产生;波;(3)B。
40.【解答】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
故答案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41.【解答】(1)(2)本题考查了模拟人体的呼吸的装置。分析肺模型可知,吸管模拟人的气管,瓶底的气球模拟人体的膈.
(3)(4)呼吸时胸廓大小会发生变化。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呼气时,肺收缩,气体从肺部排出。所以图二模拟的是人体在吸气时的状态,肺部收缩。
故答案为:(1)气球模。(2)小气球。(4)收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