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形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粪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做
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提大道,①。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
长
民族历史的粮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吏文化资源之丰
富在全球范国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
K
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
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
解
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称境与人类的和谐航一、解决国际冲突
等方面,中华优秀传就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
家
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
②
。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顿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
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害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苹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
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佛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李幸福和荣光。
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
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请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
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奇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断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焕发出更加连勒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火实现了大国和平发
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清灭、殖民作
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课厚的历史底兹,而且为人
类文明提供了具有想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兼聚力。对这种未
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摄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高三语文第1页(共8页)】
+23-112C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
2.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3.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
4,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
5.①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
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
什么)(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6.D(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养蚕人家被毁是真正的战争,他们之所以去做沙堡是因为他们认
为“军团参谋部”已经被他们摧毁,战争已经结束了)
7.A(小说没有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游走,是战争在“孩子的游戏间”和“真实之间”游走)
8.①表层含义是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玩战争游戏,玩得愉快时,因为碰到真正的战争而不得不中断。(3分)
②深层含义是指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在儿童眼里也像游戏一样,并且终究会结束。(3分)
9.①小说不断地在孩子们的战争游戏和真实的战争之间摆动,更多的笔墨用于渲染孩子们的真正游戏,弱化真
实的战争场面,使得文章似乎游离战争,远离现实。②小说更多地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真正的战争一人物
滑稽、无能、随意,也以孩子有限的知识认知来看待战争一炸完师和参谋部一切就结束了,来解构战争,消
解了战争的严肃性,表现战争的虚无性。③作家正是以文学的笔法畸轻畸重,旁逸斜出,来揭示战争的本质,
体现了反战的主旨。(每点2分)
10.A[(原文标点)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
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门
11.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还是正确的,但又说他们“职位很
高”,是不准确的。虽然这些近待有些时候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
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
12.C(“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与原文不符)
13.(1)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往。
(2)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他的地位在七人之下,估计自己一定得不到。[第(1)小题的关键点:“退即
召王于行府”状语后置句;“谕”意为“告诉”:“俾”意为“使”。第(2)小题的关键点:“欲”意为“想”:“位”意为
“地位”“度”意为“估计”。每小题关键点各1分,大意1分]
14.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很多和事实不符。(1分)我们对待野史杂说记
载的事情,应该仔细考证,以确定其其伪。(2分)
【参考译文】
野史杂说,有许多是来自传闻和好事的人的夸大之辞,所以大抵很多和事实不符,即使是记戟前辈名人的
事情也不能幸免,但士大夫很相信野史杂说的记载。在此姑且摘取真宗朝的三件事来佐证。
魏泰《东轩录》记载:“宋真宗驻扎在澶渊时,对寇莱公说:‘敌人的骑兵没有退去,什么人可以宇住天雄军?”
寇莱公说参知政事王钦若可以。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
往。王饮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寇莱公就急忙倒上一大杯洒喝千,命今说‘这杯是钱行酒’,并且说:‘参政努力,
你班师回朔的时候,咱们就是同毁别的官员了。’王钦若骑马进入魏郡,过了十一天,敌兵造去,王软若被召见任
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我考查澶渊这一战役,是在景德元年九月,这时寇莱公任副宰相,王钦若任参政;间九
月,王钦若兼管天雄,景德二年四月,王软若被免职:景德三年,寇菜公被免除次相,王软若又掌管枢密院,到天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23-11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