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
2. 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其规律。
3.掌握晨昏线的基础知识,了解晨昏线的应用
4.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
【重难点】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时区及其时间的计算
3.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
(第一课时)
预习案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自____向____
2.周期:1个______日,即23时____分____秒。
3.速度
(1)角速度:除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________。
(2)线速度:由________________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3)两极:既无 ,也无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1)昼夜半球
(2)昼夜界线:AB线所在大圆为________(圈),AOB为____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从黑夜进入白天为
(3)界线: 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从白天进入黑夜为
首先确定:
(4)判断:顺着自转方向:
(5)与太阳光线的的关系:
(6)移动方向:
⑶昼夜交替:
2.昼夜交替
(1)成因:__________。
(2)周期:1个________,即24小时。
课中案
探究点一 地球的自转
【探究材料】
材料一 教材P11图1-2-2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材料二 诗句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列表比较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1.答案: 如下表所示:
自转速度 概念描述 文字描述 数字描述
角速度
线速度
2.材料二描述了地球哪种运动形式?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
【探究材料】
材料 教材P12图1-2-3 昼半球和夜半球。
问题:昼夜交替的原因是什么?其周期和意义如何?
考查点一 地球的自转
【典例1】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时
考查点二 昼夜交替
【典例2】 有关昼夜交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存在昼夜交替现象
B.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就不会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之分
C.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恒星日
D.昼夜交替的周期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右图为“某半球俯视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图为北半球 ②该图为南半球
③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④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a点角速度相等的点有( )
①b ②c ③d ④e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a、b、c、d四点线速度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4.我国正在建设的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独具的优势有( )
A.视野开阔、利于国防、科技力量雄厚
B.离赤道近、气候干燥、配套设施齐全
C.人口稀少、污染较小、安全可靠
D.纬度较低、运输便利、周边影响小
5.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
6.下列有关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
B.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和夜的产生
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利于人类的休养生息
D.地球上任何地点一天中昼和夜的时间之和都是12小时
7.行驶的帆船,线速度最大的地方是 ( )
A.船的最前端 B.船的最末端 C.船的底部 D.桅杆的顶端
8.下列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9.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地球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 )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
二.综合题
10.读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外侧弧线上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3)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即一个________。
(4)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
1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昏线,用表示夜半球。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晨/昏)线,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B即将进入________(昼/夜)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各点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总结】
1.地球自转运动
概念 地轴 方向
文字描述 地球本身绕其自转轴旋转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其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
图像描述 侧视 俯视
由于地轴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且不因地球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在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北极星的位置看起来是不变的,而其他恒星都绕北极星作逆时针方向的视运动。
2.晨昏线的相关知识
(1)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始终是垂直的关系。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球表面的晨昏线不断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判别。
第一种方法——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是晨线。如下图,这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BC线是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线,为昏线;AB线是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线,为晨线。
第二种方法——时间法。图中A、C、B三点分别是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或交点,在确定90°E上是12时的前提下,晨线与赤道的交点A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C点为18时,据此也可以判断是晨线还是昏线。
第三种方法——昼夜半球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学后反思]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
课中案
探究点一 地球的自转
1.答案: 如下表所示:
自转速度 概念描述 文字描述 数字描述
角速度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的角度 除南、北极点外,其 他地点都相同 15°/h
线速度 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的弧长 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赤道1670 km/h 60°纬度837 km/h
(1)同一高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Vφ=V0·cosφ(V0为赤道上线速度1670 km/h,φ为任一地理纬度) (2)同一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3)南、北极点,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零。
2.答案: 该诗句描述的为地球的自转运动。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
答案 如下表:
成因 周期 意义
昼夜 交替 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瞬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②地球自转 24 小时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气温的日变化不会过于剧烈,保证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对点训练】
【典例1】答案 A
解析 除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均为15°/时,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因纬度不同而不同,随纬度的增高逐渐减小,南北纬60°处,约为赤道地区的一半;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纬度逐渐增高,线速度应依次减小;在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典例2】答案 D
解析 目前,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如果地球不自转,仅有公转,那么昼夜交替的周期将变长,昼夜温差将变大,不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综合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D [与西昌相比,文昌的纬度更低,能使卫星发射时借助较大的初速度,节约燃料。文昌临海,不仅海运便利而且受周边环境影响小。]
5.B [由晨昏线判定的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半球,则a为昏线;过b进入昼半球,则b为晨线,同理推断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6.C 7.D 8.A 9. C
二.综合题
10.答案:
(1)标注略(为逆时针方向) (2)A (3)23时56分4秒 恒星日 (4)A A、B、C、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的中心点为北极点,最外圆圈为赤道这一信息。第(1)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但都是自西向东。第(2)题,A、B、D选项为侧视图,C选项为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应逐渐增大,根据选项C中经度变化状况可知,该图中心点应为南极,自转方向应为顺时针。第(3)题,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其时间为23时56分4秒。第(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外,其余各点都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11.答案:(1)略。 (2)晨 相互垂直 (3)昼 (4)B=H>D=E=F>A=C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理解昼夜现象及昼夜交替的原因;
2. 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分析其规律。
3.掌握晨昏线的基础知识,了解晨昏线的应用
4.掌握地转偏向力产生的原因及物体的偏转规律。
【重难点】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时区及其时间的计算
3.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
(第二课时)
预习案
一、产生时差
1、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相对位置偏 的地点时刻较早
含义:因 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 同一条经线:各地地方时
换算原则 不同经线: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 分钟,换算时按“
东 西 ”进行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的划分:
从00经线开始,向东向西各 为中时区,从中时区开始,向东向西每 为一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东西12区各7.5度,合并为一个时区。
记时方法: 的地方时
同一时区:区时
(2)区时 换算原则 不同时区:每相差一个时区。,时间相差 小时,换算时按“
东 西 ”进行
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
自然的日期变更线: 经线
由西向东跨越日界线,日期要
4、日界线与日期变更
国际日期变更线:
由东向西跨越日界线,日期要
偏转原因:地球自转和物体运动惯性产生的
北半球:沿运动方向向 偏转
二、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
方向发生偏转 偏转规律 南半球:沿运动方向向 偏转
赤道: 偏转
举例:流水——对两岸的侵蚀程度不同,河道泥沙淤积的程度也不同
课中案
探究点一 时差
【探究材料】
有一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4月10日乘班机由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上机1小时前,在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货币,看到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 000美元的彩票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吕萨用3 000元把彩票买下来,一小时后在檀香山花旗银行兑换了8 000美元的奖金。
问题:材料中那张过期的中奖彩票怎么“死而复活”了呢?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
【探究材料】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之一。但千百年来,水患灾害成为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为此国家斥巨资加固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堤防,其中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大河段将投资近百亿人民币将部分江内堤岸由沙土改为石砌。
材料二 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用沙量大增,由此引发了长江非法采沙屡禁不止。由于非法采沙导致的长江交通事故、江岸崩塌时有发生。
1.图中河段是荆江河段的一部分,A、B两岸更需加固江内堤坝的是哪一岸?为什么?
2.长江航道内的非法采沙船要想采到更多的江沙,一般把采沙船停在靠近A、B两岸的哪一岸附近?为什么?
3.图中江心小岛若干年后由于泥沙淤积可能与C、D两岸的哪一岸相连(仅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
探究点一 时差
【典例1】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2010年4月30日晚8:10在世博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家住纽约(西五区)的玛丽也想看开幕式直播,则她应该选择在当地时间几月几日几时观看( )
A.4月30日7时10分 B.5月1日9时10分
C.4月30日9时10分 D.5月1日7时10分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
【典例2】 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的是物体原来的受力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后物体的运动方向。A、B、C、D、E五处箭头所表示的物体实际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
A.A、B B.B、D C.D、E D.A、E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 B.地方时是因直射点而变化的时刻
C.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D.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其手机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回答2~3题。
2.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为( )
A.160°E B.40°E C.160°W D.80°W
3.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 B.东三区 C.西十一区 D.西五区
读“某地区图”,回答4~5题。
4.图中东11区与东12区的分界线是( )
A.172.5°E B.170°E C.165°E D.172.5°W
5.①、②、③、④四地,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自转线速度最小,该地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一架飞机飞过日界线后,发现接连过了两个国庆节,这架飞机是( )
A.自东向西飞行 B.一定飞过180°经线
C.自西12区飞向东12区 D.自东12区飞向西12区
7.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显著,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显著,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在下图中,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 )
8.地球上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______(方向)偏转( )
A.东 B.西 C.南 D.北
二.综合题
9.图上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经线NA的经度为 ;经线NB的经度为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3)右图中,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4时,全球为7月7日的日期是 ( )
A.多一半 B.少一半 C.恰好相等 D.恰好是三分之一
10.读“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已知A的时间为3时,回答问题。
(1)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B点的时间为__________时,C点的时间为________时。
(3)北京的地方时为________(北京的经度为116°E)。
(4)北京属于______时区,其区时是________时。
【规律总结】
一、区时计算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15度范围作为1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1.基本原理
(1)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整1小时。
(2)任意两个时区间相差几个时区,时间就相差几个小时。
(3)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即“东早西晚”,表现为时刻数值东大,西小。
2.计算步骤
第一步根据时区确定两地的相对位置关系,东侧的时刻早。
(1)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时区号大的在东侧,其时刻早;
(2)若两地均为西时区,时区号小的在东侧,其时刻早;
(3)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东时区的时刻总比西时区的早。
第二步计算两地的时区差。
(1)若两地均为东时区或均为西时区,则用大号减去小号即得时区差;
(2)若一地为东时区,另一地为西时区,则把两地的时区号相加即得时区差。
(“同减异加”:时区符号相同,则相减:时区符号不同,则相加。)
第三步按公式算出结果。
(1)结果大于0小于24,说明未知地和已知地为同一天,这个结果就是钟点数;
(2)结果为负数,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晚一天,把这个负数加上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减一天。
(3)结果大于24,说明未知地比已知地早一天,用这个数减去24即得钟点数,但日期要加一天。
二、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
1.日界线的概念
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2.两种日界线区别
人为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
界线 180°经线,是固定不变的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时刻 时刻不固定,从0时→24时 时刻固定,0时或24时
日期 日界线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①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三.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在地表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有发生偏转的现象。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沿赤道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这种使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如下表所示:
地区 偏转规律 纬度越高 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影响举例
北半球 向右偏转 偏向越大 偏向越大 ①河流泥沙沉积与冲刷;②洋流的偏向与环流形成;③对气流影响,促进风的形成;④促进全球热量和水汽的交换
赤道 无偏向
南半球 向左偏转 偏向越大 偏向越大
[学后反思]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
预习案
(略)
课中案
探究点一 时差
答案:马绍尔群岛在日界线以西,夏威夷群岛的檀香山在日界线以东,从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即从马绍尔群岛飞往檀香山)日期应减去一天,故到达檀香山的日期为4月9日,而彩票的兑奖日期为4月9日,所以材料中那张过期的中奖彩票又“死而复活”了。
探究点二 昼夜交替
1.答案 B岸;B岸易受江水冲刷。 2.答案 A岸;A岸泥沙淤积。 3.答案 C岸。
【对点训练】
【典例1】答案 A
解析 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且东八区时间比西五区早,故当东八区为4月30日20:10时,西五区应为20:10-13=7:10。
【典例2】答案 B
解析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综合提升】
1.D [本题考查学生对地方时知识的理解。解答该题应掌握:(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因经度的不同而产生的时刻就是地方时。地方时和经度有关,和纬度无关。(2)北京时间与北京的地方时不同,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是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位于116°E,因此,北京地方时不是北京时间,比北京时间要晚约16分钟。]
2.C 3.C [当地地方时为12时时,北京时间为6时40分,可知该地在120°E的东方,且两地经度相差80°,即当地经度为160°W,其所在时区为西十一区。]
4.A 5.C [本题组考查时区界线和地球自转基本知识。第4题,每个时区跨15°,东11区范围是157.5°E~172.5°E,东12区的范围是172.5°E~180°。第5题,一年中没有太阳直射的是在南回归线以南及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左偏的是在南半球,自转线速度最小说明纬度最高。]
6.D [本题考查过日界线日期换算的有关知识。自东12区向东越过日界线飞向西12区,日期要减去一天,所以会出现过了两个国庆节的现象。]
7.B [受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偏转力的影响,图中南半球的河流的北岸流速快,冲刷显著,南岸流速慢,利于泥沙沉积,有沙洲形成;而北半球的河流,南岸冲刷显著,北岸有沙洲形成,且会在河流的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8.B [根据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南北半球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均向西偏转。]
9.答案:东经60度,180,3,22,4,D
10.答案:(1)图略(为逆时针方向)。 (2)6 21 (3)10时44分 (4)东八 11
解析:(1)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地图,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2)B点位于A点的东方,相隔45°,因此B点时刻比A点早3个小时,为6时。C点位于A点的西方,相隔90°,因此C点时刻比A点晚6小时,C点的时刻为3-6+24=21(时)。(3)A点和北京相隔116°,相差7时44分。北京位于A点的东方,所以北京的地方时为3(时)+7时44分=10时44分。(4)A点位于0度经线,属于中时区,北京在116°E,所在时区为:116°E÷15°≈8(四舍五入所得整数商)即东八区。A点与北京所在东八区相差8个时区,北京在A点的东方,加两地时差,即东八区区时为3时+8=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