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阅读教材P57-58三段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自然带:
2、由于自然植被能较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 类型命名。
3、结合课本图3-1-2,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
自学效果检测1
3、填出下面“北半球理想大陆自然带模式图”剩余区域的自然带名称。
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一)水平和垂直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图示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成因 分布
水平地域分异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沿东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 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导致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低纬和高纬地区
水平地域分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沿平行于海岸线方向延伸 东西方向 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不同,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即主要以水分为基础 中纬度大陆地区
垂直地域分异 沿等高线方向延伸 垂直方向 水热条件及其等组合的垂直变化 纬度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2、垂直自然带的一般规律:
①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且随纬度的升高其海拔降低。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海拔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南半球中高纬地区 北半球中高纬地区 雪线与降水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图
自学效果检测2
图12阴影示意的是北非五国正在建设的“绿色坝工程”。读图回答1~2题。
1.该绿化工程最适宜栽植的树种是 (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2.该绿化工程栽植树种的选择,遵循了(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图13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 )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4.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 )
A.海拔较高 B.纬度较低 C.降水较多 D.距海较远
(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阅读教材P6完成下列内容。
1、某些地区因受 、
和 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上述
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2、分布实例
影响因素 分布实例
海陆分布 造成一些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如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因为相应的纬度地带均为海洋
地形起伏 改变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虽地处西风带,但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洋流 寒、暖流性质不同,导致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如南美西岸的热带荒漠带受秘鲁寒流的影响而延伸至赤道附近
水分异常 如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雨水,在荒漠地区的山麓地带形成绿洲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堂清作业
1.“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塞北到江南地域分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 )
2.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 )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3~5题。
3.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4.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 B.水分 ( )
C.坡向 D.地形
5.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原因是 ( )
A.纬度低 B.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6.图3为“一组地理事象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处代表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 气候,对应“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 (填字母),其气候特点是 。
(2)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C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
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 __________带。
(3)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 条件影响而形成。
(4)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带
地
理
位
置
_____位置
_____位置
气候
水文
动物
自然带
66°34′N
40°N
30°N
23°26′N
0°N
N
S
基带
S
N
基带
迎风坡
迎风坡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