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news.21cnjy.com/A/130/151/V54954.shtm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A
6.A
7.B
8.B
9.C
10.B
11.A
12.A
13.C
14.A
15.B
16.C
17.D
18.A
19.B
20.D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30分。)
21.a 外焰
22.微米
23.1cm 164.5cm
24.16℃ -11℃
25.(1)热胀冷缩 (2)左 (3)0
26.不是 B
27.(1)68 (2)3
28.6.8mL >
期末寒假核心考点复习测试1:七上第1章试题精选精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问题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流感是否在每年的春季爆发 B.日本大地震是否与板块运动有关
C.南湖里的哪种鱼味道最鲜美 D.“超级月亮”是否会引发大潮汛
2.用金属框拉出一个肥皂泡,小科认为肥皂泡的形成和变化可能与金属框的形状有关,于是,他做了几个不同形状的金属框,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就“逐一进行拉肥皂泡实验,仔细观察肥皂泡的形成过程和形状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3.下列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
A.有人居然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了
B.小明家住南沙,他在家中用不加盖的铁锅将水烧到了120℃
C.传说中项羽能用手提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行走时可不通过任何工具而自由交谈
4.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酒精灯 B.试管 C.量筒 ?D.烧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5.试管在科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的位置图示是( )
A B C D
6.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科学研究的前提是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下列属于科学发现的是( )
A.瓦特研究水的沸腾时顶起壶盖的现象后,改进了蒸汽机
B.小明发现用铅笔触碰蜗牛后,蜗牛会做出反应
C.小王发现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食醋会变红色
D.小军发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内部会形成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到水面后破裂
7.下列是几位同学有关温度的争议,其中正确的是( )
A.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感觉不冷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B.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井水在冬天温度高,在夏天温度低,这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
D.在同一环境中的铁比木头温度低
8.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9.小精在做“液体的混合”实验中,把A、B、C、D四种溶液中两种溶液相互混合后,得出了不同实验现象,在做B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C溶液(稀盐酸)混合时,发现有气泡产生。与他同组的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反应不应该出现气泡。下列是小精同学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请教老师,咨询原因 B.重新实验,深入探究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放弃实验,修改实验结果 D.分析试剂,查找原因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0.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黎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11.身高160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科学课本厚1指宽,约10cm2
12.《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
A.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
B.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低于2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C.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低于20℃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高于20℃
13.用最小刻度为cm的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本的长度为21.0cm、21.1cm、21.2cm、21.3cm,则( )
A.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1cm
B.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15cm
C.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2cm
D.练习本的长度最接近于21.3cm
14.如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若外部大气压不变,在气温发生变化时,球形容器内气体的体积随之发生变化,使玻璃管内液面上升或下降,从而测量出气温的高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当气温升高,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C.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缩小,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D.当气温降低,球内气体体积膨胀,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15.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C.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但示数要低点
16.下列仪器有“0”刻度线的是( )
A、体温计 B、量筒 C、刻度尺 D、量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7.实验前,小明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明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 mL B.肯定小于15 mL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19.某向学通过测定脉搏跳动获得每分钟的心跳次数,得出提高运动强度会导致心跳加快的结论。下列能支持该结论的一组数据是( )
A.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70次
B.甲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60次,甲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30次
C.乙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20次,丙同学静坐时每分钟心跳90次
D.甲同学站立时每分钟心跳60次,丁同学奔跑时每分钟心跳115次
20.为比较苹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取2只小烧杯,分别加入蓝色淀粉—碘溶液(维生素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然后用胶头滴管分别滴入2种果汁,如右图所示。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必须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①苹果汁和橘子汁的质量必须相等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②2只烧杯中的淀粉——碘溶液的质量必须相等
③2只胶头滴管滴出每滴果汁的体积必须相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① B.② C.①和② D.②和③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21.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22.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3.小宁和小波两位同学在探究人的脚印长度与人的身高时,统计了整个班的情况,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身高大概是脚印长度的7倍左右。某罪犯在现场留下的脚印经过测量,它的长度是23.5厘米,则侦测人员利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是 ,该罪犯的身高大约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4.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所指示的温度,其中甲是 ,乙是 。
25.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填“左”或“右”)
(3)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6.目前甲型H7N9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根据上述信息,据此你猜想“甲型H1N1”主要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食物 B、空气、飞沫 C、蚊子 D、老鼠
27.某些说英语的国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除使用摄氏度温标外还沿用另一种温标——华氏温标。华氏温标的单位写作 °F。细心的小川从天气预报中记录了在相同的温度时,两种不同的温标下的数值,整理如下表。
t(℃)
-5
0
5
10
15
20
25
T(°F)
23
32
41
50
59
77
(1)请你将表中未填好的数值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某日小明从伦敦起飞时温度为77°F,回到北京温度为22℃,两地温差为________℃。
28.用10mL量筒量取液体如图所示,请读出所量液体的体积数为 mL。然后从中倒出一部分液体后,把量筒放平稳,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8mL,从量筒内倒出液体的体积 4mL(填“<”,“>”或“═”)。
29.某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
B.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
C.算出细铜丝的直径为d=L/n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 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
(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2)某同学在测量过程中,共测三次,而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A.每次排绕的松紧程度不相同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
C.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
30.以下是小凯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凯得了3分。请回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请找出他失分的操作并说明原因: 、 ;
⑵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标志是 。
⑶连接导管和玻璃管的方法是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31.小明发现他家种植的菊花出现了异常现象,靠近马路一侧的菊花不开花,远离马路一侧的菊花开花。小明观察周围环境后,发现马路边安装了许多路灯。小明和爸爸选择靠近路灯的1株未开花的菊花,晚上用黑色塑料袋套起来,白天取下,观察一段时间,看它是否能开花。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该实验方案的设计基于的假设是 。
(2)他们应该选择 作为这株菊花的对照组。
(3)他们的实验方法有什么明显不足? 。
32.张辉为了研究水的一些特性,做了如下的实验:将100克水倒入一只烧杯中,然后让他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分)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1)当时的室温大约为 ℃,这些水冷却到室温总共用了 分钟。
(2)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3.小丽为研究“影响蜂蜜粘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蜂蜜
在冰箱中
在室内
经微波炉加热
温 度
较低
一般
较高
流淌时间
较长
一般
较短
小丽又用其它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请你回答: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 。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 来表示。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小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小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 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