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济南的冬天
1、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课文的整体内容,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描写景色。
2. 分析品读文章运用修辞手法和优美语言的佳句。
(二)能力目标:
1. 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品读文章,感受作者对于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于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自豪。
1、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1.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2. 文章中重点比喻句与拟人句的赏析。
(二)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情景交融,能够合理合适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表达中。
三、教学方式
(一)视频导入法:播放济南的冬天的美景视频,激发学生对于《济南的冬天》的学习兴趣,对于济南的冬天进行初步的感知和印象构建,为后续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
(二)小组合作法:进行小组合作,一起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点优美句子,聚集团队智慧,促进团结合作,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学理解能力。
(三)情境设置法:设置一个家乡的冬天的场景,将学生带入其中自由想象,结合所学的情景交融等知识点进行小作文的创作,将知识为自己所用,真正消化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想一想:
①你脑海中的冬天都有哪些景色呢?
②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是什么样子?
③不同的地方,冬天的景色是不是相同的?
2.那么,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风景又如何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济南的冬天》,去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去感受那冬天里的温晴吧。
(二)了解作者
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他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3)字词学习
伦敦( dūn ) 安适( shì )
着落( zhuó ) 一髻儿( jì )
镶( xiānɡ ) 宽敞( chǎnɡ )
水藻( zǎo ) 贮蓄( zhù )
空灵( línɡ )
响晴: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秀气: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宽敞:宽阔;宽大。
澄清:(水、天空)清亮。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4)整体把握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 济南的冬天天气的总特征是怎样的?
2.课文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两种景物?
朗读文章第1段,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这样写更鲜明地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温晴”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位于北方的济南的冬天的特殊性。赞美了济南是个“宝地”,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朗读文章第2、3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1.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的?
2.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充满温情的?
朗读课文第4段,思考:文章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雪后山景的?
请同学们归纳第4段的写景特色。
示例: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写山景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部分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还有雪的情韵。
朗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怎样写城外远山的?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渲染了一种安适平静、素淡雅致的气氛;用“唐代的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一两笔就勾画出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自由朗读第6段,回答: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水的温暖,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②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蓝水晶”比喻蓝汪汪、清亮亮的天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空的晴朗。
5、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美在阳光朗照的小山温暖可爱;美在薄雪覆盖的小山秀气迷人;美在城外的远山素淡雅致。
济南的冬天是迷人的,它“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多么美妙的理想境界!
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温晴的天气,没有凛冽的风声,没有空气中的的灰雾,没有毒辣的烈日,是响晴的宝地。
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山清水秀、美丽如画、温暖如春。济南地处中国北方,实际上济南的冬天是冷的,作者却说济南是个“温晴”的“宝地”,这既是长期生活在寒冷的北京的老舍对济南的真实感受,更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到祖国怀抱的真实感受。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济南的冬天》细腻传神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课后背诵喜欢的段落2-3段。
全班配乐朗读。
6、作业
借鉴老舍在本文中的语言艺术,描绘你所熟悉的一景。
温馨提示: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写一片段,凸显景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