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春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14:32:3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1 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词汇,熟读课文。
3.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课文内容。
学法指导
每个环节要求如下:
1)对子学习;
2)独立思考;
3)小组合作学习;
【课标要求】
识字写字——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阅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资与建议】
本文是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随父定居扬州。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在学习之初,可以回忆小学阶段学过的《匆匆》,参考学过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以及朱自清写景的特点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春》进行对比阅读,在学习前后思考朱自清的这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回顾小学阶段的朗读,进一步学习重音、停连等朗读技巧,争取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散文的美感和春天的诗意。在学习的过程中,以朗读法为主,可以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对比名家的诵读找出不足之处,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他人的朗读优点;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圈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在空白处或句子间做一些批注,记下自己的感悟;联想自己经历的春天,试着写写自己的感悟,看看与朱自清的春天有何不同,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课文中的写法。
本文的学习将是未来八年级学习《背影》、高中学习《荷塘月色》的铺垫,也是学习其他写景散文和写作的铺垫。你需要学习不同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写景的顺序、如何描写景物的特点、如何通过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等知识内容。你可以通过学习任务中的检测与课后检测来检验自己是否学会。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学者。主要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他热爱自然,描绘自然,文章寄托着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有散文代表作《背影》、《绿》 《荷塘月色》 ,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我的阅读初体验:
我的疑惑:
第一课时
学习任务一:落实基础,读得流利
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准确写出加点字词的音和词语的意思(指向目标1)
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yùn )(niàng ) 喉咙( hóu )(lóng )
应和( hè ) 嘹亮(liáo )
烘托( hōng ) 抖擞( sǒu )
窠巢( kē ) 黄晕( yùn )
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2个词语造句
朗润:明亮滋润。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卖弄:炫耀,显露本事,夸耀或炫耀的展示。
抖擞: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吧全年要做的事尽快安排好。
造句1:森林里鸟儿的歌唱宛转悦耳。
造句2:夏天,女孩子们个个都打扮得花枝招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轻重及停顿连贯,并在小组内展示,互相点评(指向目标1)
朗读自评:
互评建议:
学习任务二:感知内容,读出情感
阅读课文,为课文划分层次。请用简短的词语为每一部分设计一个小标题。(指向目标2)
默读课文,试着回答以下问题(指向目标2)
作者按照怎样的结构描写春天的?
在绘春的部分,作者又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春天的画面?
春( )图:
春( )图:
春( )图:
春( )图:
( )春图: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使用符号标注你认为应该读重音和停连的地方,自由朗读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指向目标2)
重音: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语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停连: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的变化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课后任务:背诵《春》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三:自主探究,读出美感
圈画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想一想它们美在哪里?做好批注。请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它美,美在……”的句式表达交流。(指向目标3)
提示:可以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探究修辞手法使用的作用的效果;也可以分析你心目中的关键字或词语,感受其表达效果。根据你的分析将句子读出其中的美感。
结合表达效果,重新朗读所标注的重音和停连,可进行一些修改。全班交流,比一比谁能读出文章的韵味和美感。(指向目标2)
作者从哪些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可用句式“作者从( )角度/运用( )手法来写( ),这样写能够( ),体现出( )”来分析文章的写景技巧。(指向目标3)
学习任务四:合作探究,品味诗意
参照教材思考探究第三题,谈谈你对“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这三个比喻的理解,试着另写一些比喻句来描绘春天。(指向目标3、4)
“刚落地的娃娃”意味着( );
“小姑娘”意味着( );
“健壮的青年”意味着( )。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的《春》中富含童趣,试着找一些词语句子,说说是怎样体现童趣的?
朱自清的《春》中很多句子都富含诗意,画出你认为最有诗意的句子,说说它和你知道的哪个诗句感觉相似?小组合作查找资料,在班上交流,看哪一组积累的诗句最多。(指向目标4)
朱自清笔下的春天蕴藏着生命的气息,你读出来了吗?“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对你有什么启示?(指向目标4)
我对春天的感悟:
互动学习
1:课文运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春 请理清文章的思路。
2:作者笔下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的特点并完成表格。。
3:作者笔下绘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用三个字概括
【检测与作业】
赏析下列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50。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30℃的严寒。清晨,迎接我的是一夜的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 地隐现在面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一如春天的天空明媚绚烂呢!
作者主要写了春天哪些景物?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景物的特点。(必做)
赏析下面的语段,分析这样表达的好处。(必做)
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
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如何理解题目“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必做)
这篇文章与朱自清的《春》在写法和情感上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选做)
3.回忆你所经历的春天,哪些景物给你印象最深刻?试着使用本文学过的修辞手法和写景角度,描绘一个春天的片段,不少于300字,修辞手法和写景角度均不少于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