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再塑生命的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2 14:4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0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巩固默读的阅读方法。
2.训练通过关注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训练通过关注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把握关键语句,理解“再塑生命”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880年6月27日,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市常春藤巷出生。1882年2月,因突发的疾病猩红热丧失了视觉和听觉。1903年3月,创作自传《我的一生》。1908年7月,出版文集《我感知的神奇世界》。1918年1月,出版文集《走出黑暗》。1927年10月,出版自传《我的信仰》。1929年春,自传《中流》出版。1933年,发表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938年春,出版自传《海伦·凯勒日记》。1955年12月,出版传记《我的老师》。1964年9月,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原是互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三篇文章:《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并用空行使其自然分为三部分。课文的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
二、整体把握
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塑生命的人”是指谁?
再塑生命的人指的是莎莉文老师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技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小组讨论:在莎莉文老师到来前后,海伦的生命状态有什么样的变化?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
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
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后
概括:莎莉文老师到来后发生了哪些事情?海伦的内心感受有什么变化?
可是,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布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当我最后能正确的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
……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是
在老师教了我几个星期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布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
那一天,我学会了不少词,譬如“父亲”(father)、“母亲”(mother)、“妹妹”(sister)、“老师”(teacher)等。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概括: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莎莉文是一个爱海伦,善良、有耐心,讲究教育方法艺术,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的出色的教育艺术家。
思考:在“重塑生命”的过程中,海伦是怎样表现的?表现了海伦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
我并不知道这就是在写字,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文字这种东西。我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模仿莎莉文老师的动作而已。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三、拓展创新
1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作家
25岁全身瘫痪 双目失明……
以顽强的意志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
3 史铁生 坐在轮椅 《我与地坛》
4 阿炳
二十多岁时患眼疾双眼相继失明……
二胡作品《二泉映月》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四、创新练笔
在你的生活中,可能也有过类似作者的体验和经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过像莎莉文老师那样的师长,你也曾从他们的教诲中受益匪浅,那么,请你记录下这种美好的体验和感受,与同学们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