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01 08:3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小雨家中有一块透镜,他想要知道是什么透镜,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感到中间厚、边缘薄,判断为凹透镜
B.用手摸,感到中间厚、边缘薄,判断为凸透镜
C.用手摸,感到中间薄、边缘厚,判断为凸透镜
D.用手摸,感到均匀平整的,判断为凹透镜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9 cm,在光具座上分别把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 cm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4、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到水球的距离为40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0 cm B.40 cm>f>20 cm
C.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5、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增大取景范围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6、在探究远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远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远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7、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9、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
10、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11、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6 cm B.8 cm C.14 cm D.20 cm
12、如图所示是小明没戴眼镜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13、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A. 投影仪的镜头 B. 一个放大镜
C. 照相机镜头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1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二、填空题。
17、选用 ______ 或 ______ (填写两种光学元件的名称),可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如图所示的改变。
18、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将幻灯片倒插在镜头前某位置上,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立、
的 像。
19、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0、眼睛相当于    ,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    和进入眼睛的光的强度。在适当的照明条件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    的实像。
21、远处的树木等物体经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
22、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了,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当他伸直手臂时,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23、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切成1、2、3、4、5块,其中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的是 ________块.
24、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而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侧部分(选填“左”或“右”)相当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2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在图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三、作图题。
26、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四、简答题。
27、请写出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五、实验题。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将蜡烛、透镜和  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   上;
(2)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   立缩小的,生活中的   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   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上或下)移动,或将光屏向   (上或下)移动。
29、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芸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类综合题。
30、如图所示为16mm电影放映机放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机使用宽度为16mm的电影胶片,电影中的声音以声音信号的方式刻录在电影胶片上,如图1所示。
(1)电影放映机正常放映时,有关放映灯泡、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电影胶片、反光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的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2)有一次,电影刚开始放映时,小新发现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列所述的观看效果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人退着向后走
B、地上的碎陶片突然聚集起来,最后形成一只漂亮的陶罐
C、听到的是正常的影片中的对白
D、箭倒着飞向弓
(3)若该16mm电影胶片的厚度H=0.14mm。片夹上密密地绕了一整盘电影胶片,如图所示,图中d和D分别表示片夹内电影胶片的内径和外径。求:
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多少?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多长时间?(不计片头与片尾的长度)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小雨家中有一块透镜,他想要知道是什么透镜,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摸,感到中间厚、边缘薄,判断为凹透镜
B.用手摸,感到中间厚、边缘薄,判断为凸透镜
C.用手摸,感到中间薄、边缘厚,判断为凸透镜
D.用手摸,感到均匀平整的,判断为凹透镜
【答案】B
2、如图是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鹦鹉图片的情景,左图是书上鹦鹉图片,右边四个图是他看到的鹦鹉的像。开始将凸透镜紧靠课本观察,然后逐渐增大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则他先后看到的像应是(  )
A.②④③①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答案】A。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9 cm,在光具座上分别把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 cm时,调整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案】C
4、如图为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一个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此时王亚到水球的距离为40 c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0 cm B.40 cm>f>20 cm
C.水球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D.王亚平的像是虚像
【答案】A
5、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
A.增大像距 B.增大像的大小
C.增大取景范围 D.缩短景物到镜头距离
【答案】C
6、在探究远视眼视力矫正问题时,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模拟眼睛,烧瓶中的着色液体相当于玻璃体,烧瓶左侧紧靠瓶壁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右侧内壁相当于视网膜。图乙中的四幅图是一些同学描绘远视眼矫正的方法和光路,其中能达到远视眼矫正目的的是(  )
【答案】D 
7、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答案】B
8、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D. 透镜的焦距大于20cm
【答案】C
9、一种手电筒上所用的聚光电珠如图所示,其前端相当于一个玻璃制的凸透镜,为了使灯丝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灯丝放在( )
A.焦点处 B.焦点以内 C.焦点以外 D.任意位置
【答案】A
10、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
【答案】D。 
11、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
A.6 cm B.8 cm C.14 cm D.20 cm
【答案】B
12、如图所示是小明没戴眼镜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近视眼 凹透镜
C.远视眼 凹透镜 D.近视眼 凸透镜
【答案】B 
13、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  )
A. 投影仪的镜头 B. 一个放大镜
C. 照相机镜头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14、如图所示,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5、下列关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又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B.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又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C.虚像是指人眼能看到,但不能成在光屏上的像
D.虚像是指人眼看不到,但能够成在光屏上的像
【答案】C。
16、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焦距为20cm
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
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
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
【答案】C
二、填空题。
17、选用 ______ 或 ______ (填写两种光学元件的名称),可使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如图所示的改变。
【答案】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
18、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将幻灯片倒插在镜头前某位置上,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象的 立、
的 像。
【答案】 凸透镜;倒;放大;实
19、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12厘米处放一物体,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如果换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动,那么物体经透镜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答案】倒立 缩小 实 正立 放大 虚
20、眼睛相当于    ,它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    和进入眼睛的光的强度。在适当的照明条件下,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缩小、    的实像。
【答案】照相机 焦距 倒立
21、远处的树木等物体经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实像
22、视力正常的小明把凸透镜贴近眼睛,观察远处的房屋,眼前“模糊”了,此时来自远处房至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选填“前”或“后”)方.当他伸直手臂时,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观察到房屋清晰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在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
【答案】前 实 右
23、如图所示,把一个透明的玻璃球切成1、2、3、4、5块,其中不能使太阳光会聚到一点的是 ________块.
【答案】第5
24、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 而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 侧部分(选填“左”或“右”)相当于凸透镜而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虚;右;虚
25、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在图中用塑料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烛焰尖部”又会变清晰。
【答案】放大 左
三、作图题。
26、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答案】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27、请写出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答案】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
方法一阳光聚焦法:找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在太阳光下,
移动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使光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用刻度尺测出此时亮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等于像距等于2倍焦距时,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方法二:需要一根蜡烛、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将蜡烛点燃,将这三者都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且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然后移动蜡烛及光屏,直到在光屏上成
等大倒立的烛焰的像时,这时测量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然后再除以2,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五、实验题。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进行了以下的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将蜡烛、透镜和  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它们的中心在同一   上;
(2)点燃蜡烛,保持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动到距离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反复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为止,这个像是   立缩小的,生活中的   就是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3)将蜡烛继续移动到距离透镜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   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
(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燃烧,烛焰的像逐渐移动到光屏的上方,要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上或下)移动,或将光屏向   (上或下)移动。
【答案】(1)光屏;高度 (2)倒;照相机
(3)实;投影仪 (4)下;上
29、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小芸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______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凹 靠近
(2)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
六、计算类综合题。
30、如图所示为16mm电影放映机放电影,这种电影放映机使用宽度为16mm的电影胶片,电影中的声音以声音信号的方式刻录在电影胶片上,如图1所示。
(1)电影放映机正常放映时,有关放映灯泡、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电影胶片、反光镜(凸面镜或凹面镜)的种类及其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几种猜想,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2)有一次,电影刚开始放映时,小新发现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在这种情况下,下列所述的观看效果中,不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人退着向后走
B、地上的碎陶片突然聚集起来,最后形成一只漂亮的陶罐
C、听到的是正常的影片中的对白
D、箭倒着飞向弓
(3)若该16mm电影胶片的厚度H=0.14mm。片夹上密密地绕了一整盘电影胶片,如图所示,图中d和D分别表示片夹内电影胶片的内径和外径。求:
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多少?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多长时间?(不计片头与片尾的长度)
【答案】(1)A; (2)C;
(3)①这盘电影胶片的总长度L约是646m;
②若按每秒24幅画面正常放映,这盘电影胶片大约能连续正常放映1h。
【解析】(1)由于放映机成像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而要让像(即胶片)更亮一些,需要用到凹面镜聚光,故C、D是不对的;灯泡放在胶片的左侧,以使得胶片更亮,故A正确;
(2)由于银幕上的画面全部是倒立的,说明胶片放置时放反了,则随之而来的声音就不可能是正常的声音了,C是不可能出现的,应该选C。
(3)①欲求胶片的总长度,则根据体积相等的原理可知胶片密绕时的总体积等于展开时的总体积,
即:HL×16mm=[π( )2﹣π( )2]×16mm,
将H=0.14mm代入解之得:L=646m。
②由于每幅画面是7.5mm,故正常放映的速度为:
v==180mm/s=0.18m/s,故这盘胶片正常连续放映的时间为:
t==3589s=59.8min≈1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