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杏南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4 15: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己保留,以备评讲。
一、语文基础(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诧(chà)异 嘈(cāo)杂 沁(qìn)园春 长歌当(dāng)哭
B.漫溯(shuò) 浸渍(zì) 万户侯(hóu) 载(zǎi)人飞船
C.创(chuāng)伤 忸怩(ní) 橘(jú)红色 风尘仆仆(púpú)
D.解剖(pāo) 赁(lìn)屋 紫荆(jīng)花 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 横亘 酝酿 催化剂 浪遏飞舟
B.饲养 寥阔 蹒跚 一窝峰 手舞足蹈
C.谄媚 长蒿 褴褛 做恶梦 绿草如茵
D.酣畅 作揖 碾转 打瞌睡 陨身不恤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C.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他作诗讲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D.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又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夏衍的《包身工》。
4.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母亲去世的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众人无不为之动容。
B.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喜剧演员潘长江。
C.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D.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一广有羽翼的神鸟形象,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汪洋恣肆的特点。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10月15日,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发射架耸入云天。
B.奥斯维辛有将近12000余名居民,距离华沙约120英里左右。
C.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D.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6.下列各句中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B.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秦武阳色变振恐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7.对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翼:像翅膀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在夜里
B.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幸:宠幸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前:走上前
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无可奈何,乃收盛樊於期之首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焉用亡郑以陪邻?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朝济而夕设版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0.在横线上,填写原文。(3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二 文言文阅读理解(23分)
《荆轲刺秦王》(13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愿举国为内臣 : ___________ (2)荆轲顾笑武阳: ___________
(3)秦王还柱而走: ___________ (4)轲自知事不就: ___________
12.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3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2)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二)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划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为五岁,所当无故,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之,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 壁:
②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幸:
③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户,吾为若德 德: ④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怜: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译文:
②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译文:
三 现代诗文阅读理解(19分)
(一)(13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 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 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 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6.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能 竟会
17.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18.“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19.“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请从你的阅读经验中举一个“真的猛士”的例子加以证明。(4分)
(二)(6分)
20.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21.“悬崖边的树”这个形象与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相似? 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3分)
四、名著及语言表达(16分)
22.在横线处填写相关名著知识(8分)
① 需要告假一年画大观园。众人一起开会讨论,决定给予半年的假期,并要求贾宝玉前去帮忙。
②贾赦看上了贾母跟前的侍女 ,想要纳她为妾。先后派出多人劝说,她就是不依。
③贾赦看上了石呆子的二十把古扇,可是石呆子无论贾琏花多少钱就是不卖。 为了讨好贾赦,便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把他投入官府,变卖他的家产贴补,把扇子抄了来送给贾赦。
④薛蟠走后,香菱也搬到大观园和薛宝钗一起居住。香菱酷爱诗歌,借此机会便拜 为师学习作诗。
⑤贾宝玉穿着贾母给的雀金裘作客,不想雀金裘被手炉烫了个洞。贾宝玉怕被贾母王夫人责备。 抱病替宝玉织补,整整补了一夜,终于补好了,自己的病却更重了。
⑥ 为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操心,骗贾宝玉,说林家有人来接林黛玉回去了,以此来试探宝玉是否真心,结果宝玉信以为真,急得几乎疯狂。
⑦初秋季节, 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
⑧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珍贵的花,于是他们以此成立了 ,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
23.简述宝玉挨打(80字左右,叙述原因 、过程、结果)(5分)
24.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一副对联。(3分)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五、作文(60分)
28. 根据要求写作文
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情趣;读书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享受。
请你以“我与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800字左右。
高一语文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座号:
一、语文基础(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3分)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③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23分)
11.(4分)(1)举: __________ (2)顾: ___________(3)还: _________(4)就: ________
12.(3分)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译文:
②译文: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壁: ②幸:
③德: ④怜: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译文:
②译文:
三 现代诗文阅读理解(20分)
16
17
18
20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分)
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四、名著及语言表达(17分)
22. 对应序号填写相关名著知识(每空1分)








23.


(5分)
24. (4分)
标题:

111

111


1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