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为人民服务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2为人民服务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12:2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为人民服务 说课稿
一、课标教材
本组课文的主题是“牢记先辈与英雄”,《十六年前的回忆》《古诗三首》《为人民服务》《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信念与高尚情操。教学这一组课文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更要让学生发扬光大,以开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一篇演讲稿,属议论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难点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
根据课标要求,教学时一要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围绕主要观点(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二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讨论、交流。
二、教法学法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10个字,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如 “牺”字可以通过形声字的识记规律加强记忆;“泰”字要注意下面部分的书写,不要写成“水”。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阅读理解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可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品悟“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含义。披文入情,既学习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可以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文体了解
了解议论文的写法。本文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通过品读通俗、自然、朴实的语言,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分论点的含义,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个分论点均揭示了“为人民服务”的深意,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这种文体,以及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几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为人民服务》。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课件出示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是毛主席为谁写的?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检查学生对字词的认读情况。
(1)生字学习。
(2)课件出示生词。
课件出示:
剥削 革命 解救 压迫 牺牲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五湖四海
(3)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正音:“剥削”的“削”读“xuē”;“鸿”读“hónɡ”。
(4)学生齐读词语。
3.了解张思德。
(1)梳理脉络: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毛主席写给谁的。
预设: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播放影片:播放电影《张思德》的片段。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找找课文围绕哪一中心来写的
2.围绕中心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
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如何对待( )。
3.理解“如何对待死”。
思考问题:(1)我们该如何对待死呢?
(2)什么样的死比泰山还要中?什么样的死比鸿毛还轻?
(3)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还是比鸿毛还轻呢?
明确写作方法:提出观点—引用名言—具体分析—列举事例。
4.理解“如何对待批评”。
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填空: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我们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改正。你说的办法有好处,我们()照你的办。
理解含义:
我们不怕批评,接受批评。我们接受任何的批评。我们接受任何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围绕批评,层层递进,越来越具体。
思考问题:(1)我们是这么说的,是不是这么做的呢?
(2)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会对我们的队伍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3)看看今天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你觉得我们的队伍有没有兴旺起来?为什么?
5.理解“如何对待困难”
思考问题:(1)我们的党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
(2)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我们光明的前景又是什么?
(3)在死亡面前我们又该怎样做出抉择呢?
6.理解“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1)如何对待这些牺牲的同志?
(2)用开追悼会的方式来表达什么?
(四)总结提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一个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也知道有很多党员为我们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榜样,比如雷锋同志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名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们要向这些党员一样,永远跟党走,永远不负人民的重托。
(五)板书
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 不负人民
四、教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五六年级阅读教学)要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节课,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在三个内容上,用力过于平均,没有突出第二自然段,因此引导学生把握议论文论述方法(引用名言、对比、举事例)方面明显不足,应引起重视。
除了课后思考题2所列的两个句子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再提出几个句子。讨论、交流时,可在引导学生理解语句含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系实际。
同学们对议论文的行文特点了解还不够清楚,在第二课时会着重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