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25 13: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阶段调测
一、积累运用(23分)
1、把下列句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写在方格内。(5分)
文艺复兴时代的宫殿和贵族院落,鳞次栉比……那是静mì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至可以说是禅的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zhuó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胸中有邱hè,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山上渐渐地云雾浓稠。山岚云气漫入车窗又溢出车厢而去。
汉字: 拼音:
2、默写(8分)
荡胸生曾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 。
,浅草才能没马蹄。不畏浮云遮望眼, 。
俶尔远逝, ,似与游者相乐。
四面竹树环合, ,凄神寒骨,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文学创作回到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柯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书稿在途中丢失,柯托夫斯基师的战友们都没看到他的小说。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B. 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他的初恋情人冬妮娅,在铁路总工厂任共青团书记时认识的达雅,以及他的妻子丽达。
C.保尔在发电厂工作时结识了红军撤退时留下的老水手朱赫来,正是在这位老水手的教育下,他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D.保尔是俄国乌克兰州的,他与铁匠阿尔焦母是弟兄关系,谢廖沙出卖了保尔,让保尔蹲监狱差点被枪毙。
4、下面片段在用词、表达、标点上都有错误,请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4分)(不超过5处)
德国电影人费特尔被巴基斯坦杰宁地区一位男子把自己孩子的器官捐献给杀害孩子的以色列人的故事,他将这个故事改编成电影“杰宁之心”,获奖无数。他一直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杰宁地区放映。他想告诉那个地方的孩子!流血和冲突不是真正的生活,扛着武器杀戮不是童年该做的事情,人与人的真实情感不是仇视和冷漠……仇恨与隔阂可以消化,但是需要彼此的悲闵和宽恕。
5、综合探究题(4分)
2013年11月20日下午,广东惠州南山小学二年级二班的同学到操场上进行期中考试,分别考核了坐立行等科目。每个同学头顶放个碗,须站10秒钟才合格。手没洗干净、指甲没剪好,也会被扣分。针对这种考试,你有何看法?
二、语段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①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也。
②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根干已经被砍断,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③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④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⑤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天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天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⑥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在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⑦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6.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7.选文第③段中写道“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句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8.作为一种植物,古藤萝本是不会哭泣的,然而第⑤段中却说“听到古藤的哭泣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

9.文中第二段“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意,说说作者所指的“盛开着的玫瑰花”的人生是什么?(3分)

10.说说“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句话的含义。(2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以及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
A.中国地域辽阔,立春时节,南北方气候迥异,作者借霜花的变化来表现北方春天的独特美景,别出心裁。
B.作者善用拟人修辞表达细腻的情感。梅花、霜花、草芽、残雪等景物都被作者赋予人的感情和意志,读来使人倍感亲切。
C.作者用温润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春天。不但让我们享受到春天的美景,还领略了春天的精神。
D.文章通过描写北方春天慢慢来临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自然,崇尚顽强拼争的精神。
E.本文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意蕴丰厚,既表现了作者对北方春天顽强拼争的赞美,也流露出北国之春来得迟缓的遗憾。
12、文章为什么在开头先写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说说第一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13、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14、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说说“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和《赤壁赋》选段,完成15~18题。 (共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④,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 ①既望:农历十六日。 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 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 ④冯(píng)虚御风:在天空中驾风遨游。冯虚,凭空、凌空。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或短语。(4分)
①念无与为者( ) ②遂至承天寺( )
③水波不兴 ( ) ④遗世独立 ( )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前面要求默写的句子,需翻译)
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17.甲段中“闲人”指不贪恋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2分)
18.下列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闲人如吾两人者”和“羽化而登仙”透露出作者悲观消极、企图逃避的情绪。
B.乙段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与王勃的“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相类似。
C.张怀民与苏轼一样,都是投身自然、不争名利之人,这从“怀民亦未寝”可以看出。
D.甲、乙两段中都写到月光的皎洁,寄托了作者的情感追求。
三、作文(40分)
题目:记忆中的美好
100
200
300
400
500
八年级月考试卷答案
. C(A处战友们收到了稿件并高度评价和赞扬,书稿是在寄回去的路途丢失的;B处达雅和丽达位置要互换;D处是维克多出卖了保尔)
① “以色列人的故事”后面加“所感动”或“所吸引”; ②“杰宁之心”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③“他想告诉那个地方的孩子”后面的感叹号改为逗号或冒号; ④将“人与人的真实情感不是仇视和冷漠”调换顺序为“仇视和冷漠不是人与人的真实情感”;
⑤将“消化”改为“消除”; ⑥把“闵”改为“悯”。
(共4分。改对1处得1分,从第6处开始,不得分也不扣分)
1.燕园幽径中仅存的惟一能给我一点安慰的一棵古藤萝被毁于愚氓之手,我感到无比痛心,并表示强烈的愤慨。2.“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他笔下的“伟人”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滥杀无辜。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厌弃的感情。3、.其实写的是作者内心对古藤被砍的独特感受,4、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盛开着玫瑰花”的人生是指古藤依旧生机勃勃,依然能嗅到它淡淡的花香,听到嗡嗡的蜂声,给人幸福、愉悦的感受。5、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1)答:B、E(B写梅花时没有使用拟人修辞,而是将其喻为“爆竹”,E“也流露出北国之春来得迟缓的遗憾”没有依据。)
(2)通过写西子湖畔的春天,表明作者对春天的渴望、喜爱之情;(2分)引出下文对北国春天的描写;(或为下文描写北方的春天作铺垫)(2分)以杭州春天来得迅疾衬托北国春天的姗姗来迟,引领读者在对比中体悟北方春天“一点一点化开的”的特点。(2分)
(3)比喻、拟人,(2分)将“草芽”比作“绣花针”并赋予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草坚强、旺盛的生命力,(2分)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2分)。
(4)参考示例: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迎来人生的春天。(2分)北方春天来的非常迟缓,它依靠着自身的坚忍、顽强,战胜冰雪,埋葬寒冬,才迎来了春回大地。(3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会遇到许多挫折、坎坷,只有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克服重重的困难,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天。(3分)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可以给人多方面的启示,如要有耐心恒心;要专注自己的目标;要懂得蓄积力量,等待时机;做人不能浮躁,急功近利…… 只要合理,能给人以启迪即可。赋分标准: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其中观点明确给2分;结合文本分析给3分,联系实际给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15.①没有与我一起快乐的人; ②于是来到;
③起,作; ④超越尘世,独自存在。
(共4分,每个1分)
16.①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柏树的影子。
②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共4分。每句2分,重点字词翻译要到位)
17. (1)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2)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共2分)
18.A(共2分)
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