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I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23分)
1.给注音的字写上汉字(5分)
①(jī)发 ②睇(miǎn)③夭(è)④(cuō)合 ⑤(gǔ)惑人心
2.选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2分)
A.车蓬 天方夜谭 胆怯 难堪 B.憎恶 恶梦 没精打彩 周济
C.辖制 孤僻 唉声叹气 讥诮 D.斟酌 怂恿 体统 消谴
3.默写(10分)
(1)飞阁流丹, 。(2) ,泉涓涓而始流。
(3)登东皋以舒啸, 。(4) ,帝乡不可期
(5)潦水尽而寒潭清, 。(6)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
(7)诏书切峻, ;(8)且臣少仕伪朝, , ,不矜名节。
4.翻译下列句子。(6分,每小题3分)
(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二、课内小说文段阅读 (5分)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5.“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2分)
6.“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分)
三、课内文言文段阅读(10分)
7.下列画线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急于星火:像 B、臣之进退:取独
C、无以至今日:没有用来……的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此
8.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A.爽籁发而清风生 B.控蛮荆而引瓯越 C.天柱高而北辰远 D.蟹六跪而二螯
9.对文中下列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10.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1.下列各组画线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
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
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
四、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14分)
李密,字令伯,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臣之辛苦,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皇天后土,实所鉴见。伏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12.下列对各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
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欲奉诏奔驰 则刘病日笃
C.非但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之所明知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D.齐桓得管仲而霸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14.下面文句全都体现“悲恻动人”的一项是 ( )
①密奉事以孝谨闻 ②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
③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④门衰祚薄
⑤臣生当陨身,死当结草 ⑥后刘终,服阕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15 .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抒以发对祖母的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
第Ⅱ卷
16.翻译句子(6分)
(1)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2)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4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17.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六、课外文段阅读,完成各题。(11分)
走向盛唐
(1)我数十年前初上乡间的中学,语文老师教我们背诵王勃的《滕王阁序》。 当时年纪虽小,然而对唐代那位青年才子已是心向往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雕刀一样一字一句镂刻在我的心版上。
(2)及至年岁既长,方知南昌滕王阁,巴陵岳阳楼和武汉黄鹤楼,同为“江南三大名楼”。巴陵是我的旧游之地,岳阳楼的栏杆,我在春日楼头秋鸿声里早已拍遍了。黄鹤楼前的三月烟花和浩荡长江呢 惊喜过李白的双眸,也不止一次照亮过我的眼睛。唯有滕王阁,却始终无缘造访。半个世纪过去了,年华向老,而王勃的背影也越去越远,我终于有幸在一个高秋之日,和友人洪亮一起,在唐代的遗风和王勃诗文的余韵里,飞身直上滕王阁那新建的楼台。
(3)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他是率意而书的吗 我眼前的景物本已是江山如画了,但假如不是王勃登高一赋,怎么能如此地显其灵,名闻遐迩 时间,是绝不循私的公正严明的终审,且不说王序的全篇,即以“落霞”与“秋水”这一联名句而论,“贪官与污吏齐飞,良心共煤炭一色”,旧时代就有人仿作以讽刺当时的现实。新时代的诗人则高歌“七杯酒,豪情与大雪齐飞;十杯酒,红心和朝日同辉”,也是脱胎自王勃之句。但古已有之于今更为多见的是,自我吹嘘和请人吹嘘的速朽之作不知多少,如同水上的浮沤泡沫,空中的薄雾轻烟。真正杰出的文学作品是不朽的,文以阁名,阁以文传,如果不是王勃千古不磨的妙序佳诗,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滕王阁的只砖片瓦吗
(4)王勃作为“__________”名居榜首的人物,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走到前台,在时代的聚光灯下庄严报幕:中国诗歌正在走向盛唐,中国诗歌黄金时代的金灿灿的帷幕,已经徐徐开启。
(5)在王勃等人联袂登台之时,以上官仪等人为代表的宫廷诗人,承袭了齐、梁以来绮媚轻艳的形式主义文风,文坛得到的是绮靡浮华的传染病,许多人身罹绝症还仍然在敷粉涂脂,自我感觉良好,而作为新兴中下层知识分子代表的王勃等人,他们不仅怀有强烈的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而且崛起于唐初的文坛,高举革新的旗帜,逆风而行。
(6)我和洪亮都与诗缘分不浅,对文学和当前的文坛也都有许多彼此相通的看法。在秋阳朗照的滕王阁最高处,我们自然有一番快论清谈:
(7)“‘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这是位高名著的上官仪的《画障》诗,除了华丽雕琢的辞藻和空虚冶艳的情思,还有什么呢 ”我说。
(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的诗题材领域全新,感情昂扬刚健,与上官仪之作简直判若云泥!”洪亮也诵诗作答。
(9)“我初上斯楼,登高送目。你看王勃序文一开篇,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一支笔兼写江山与人文之盛,境界阔大,感情激扬,泱泱然已一派大国之风,这是‘盛唐之音’的先声呵!”
⑽“王勃他们的创作走在了时代的前列。闻一多曾说宫体诗‘在卢、骆手里是从宫廷走到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洪亮引经据典,“盛唐时代,诗人的主体精神和艺术个性得到了空前的张扬,王勃虽然命途多舛,但他仍然高唱‘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不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前奏吗 ”
⑾“四杰之中,有三位是北方人。唐代文学的繁荣,原因之一是南北文学的合流与融会,南方柔婉清丽,北方质朴刚健,从王勃之序的壮美与神韵兼而有之,也可见此中消息吧 ”
⑿ “现在的文坛,阴柔琐屑平庸世俗之风日炽,格高调远黄钟大吕之作难逢。有资料统计,目前长篇小说年产八百部左右,诗七八万首,散文约两千万字,作品倒是成千累万,但有哪些能进入‘永恒’呢 有的人却热衷于‘自吹’与‘他吹’,甚至年纪轻轻就什么‘划时代’、‘里程碑’呵,什么‘获国内大奖数十次’呵,什么‘随手拈来,皆成绝唱’呵,俨然文坛的一方诸侯。其实,是否有一行文章能流传下去还很值得怀疑。要是王勃读到看到这些,不知会作何感想 ”
⒀ “已小寐千年的他,也许会惊起而扼腕长叹,或者会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洪亮说。
⒁王勃当年序惊四座的滕王阁,据他说已是层台耸翠飞阁流丹,而今天新阁的瑰伟壮丽又远胜当时。劈面仰视,它蔽天塞地压弯你的眉睫,登临其上,九重飞檐土。凌空的羽翼,托着你衣袂飘飘地向上界飞升。滕王阁上,秋日楼头,我和洪亮的对话,真可谓高其谈阔其论。等到从忘形尔汝中回过神来,我们忽发痴想:要是能和王勃在高楼之上把袂谈心,把酒论文,那该有多好!但我们在厅堂里回廊上四顾彷徨,逢人便问,却始终不见他的踪影。天高地迥呵,宇宙无穷,只有楼下的滔滔江水,把他的故事从千年前说到如今。
18.(1)文章第3段写到“王勃在序中不是说:‘地灵人杰’,而是说‘人杰地灵’”,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________ (1分) 作者触景生情感悟__________________(限16字内)(2分)
(2)联系下文,在文中第4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文学名词“_____________”(1分)
19.请写出文中涉及到的主要两处对比,并分别说明其作用。(4分)
20.文章重在写初唐的文学,然而为什么再三提及“滕王阁” (3分)
七、语言表达(23分)
21.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有的不能删去。请把它们找出来,将序号分别写在横线上。(5 分)
夏天到了,人们喜欢吃一些生冷①的食品,外出就餐的频率②也高了,③这④都将给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某市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9%的痢疾患者有⑤过不洁饮食史,他们食用⑥的不洁物多为不干净的熟食,冷荤或剩米饭等;从饮食地点看,51%的患者曾在外就餐,13%⑦为有野炊经历。
(1)必须删去的是:
(2)不能删去的是:
22.下面一段文字中,引用或化用了不少诗词名句,请指出它们是哪首诗词中的名句,作者是谁。(任写三句即可)(3分)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共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古人生长恨水长东······
23.文化名著阅读 (7分)
①翻译《论语》中的句子,并评价句中包含孔子的观点?(4分)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②翻译《论语》中的句子,并说说子贡是如何评价孔子?(3分)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4.简述(8分)
①简述刘禅乐不思蜀的故事。(60个字)
②简述“海棠诗社”的创建过程。(60个字)
八、写作(60分)
25.请以“境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写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题。
注意:有精彩事例论证加3分;有准确的引证(不少于3处)加3分。否则将被扣分。字数不满800字不及格。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