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
一页永远展开的历史——“残历碑”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一、九一八事变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沈阳①制造柳条湖事件②进攻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南满铁路柳条湖爆破现场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 “所谓满蒙者,乃奉天、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这里“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因此,“欲征服支那(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
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1927年7月25日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为什么?(一) 一贯的既定政策。
(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统治集团急于利用侵华战争来摆脱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阅读以下材料,想一想日本这样的小国为什么敢一再欺负中国这样的大国?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本土相当于中国的1/39,人口相当中国的1/7,但却拥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那时,日本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了38.2%,年产钢229.2万吨;军队数量虽少于中国,但武器装备却占绝对优势。而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小农经济占国民经济的90%以上,工业经济不到10%,钢年产量仅1.5吨,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加上蒋介石推行反共内战政策,政治腐败,把国家搞得四分五裂。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想一想:
从这份密电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读读想想不抵抗政策蒋介石为什么对日不抵抗呢?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时说:“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攘外必先安内” 东北三省沦陷说英雄 赞英雄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中采取了不抵抗政策,社会上的其他人是不是也在坐以待毙呢?局部抗日战争的开始占领热河1933年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策划华北五省自治1935年人民:共产党: 民族危机加剧自发斗争,抗日救亡蒋介石: 1935年月12月9日,北平示威学生
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搏斗的情形 1935年12月16日,北平学生2万余人,再次举行示威游行。 游 行 请 愿 《大公报》刊文《问良知之良心安在》: ……东北沦陷,热河失地,实非在于我武装之劣弱,给养之困乏,而在于国民政府之忍让,张学良之逃遁。国养将才,不以报国,家罹父仇,不以雪恨,温和至此,当获今年诺贝尔和平奖……人民:共产党: 民族危机加剧自发斗争,抗日救亡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1936年,蒋介石(右1)到西安督战,张学良、杨虎城与其合影。张学良(1901-2001年),辽宁海城人。杨虎城(1893-1949年),陕西蒲城人。苦谏兵谏1936.12.12兵谏亭 位于陕
西西安骊山风景区,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
在此被抓获。 这座石亭建于
1946年3月,原为
黄埔军校七分校
全体士官募捐而成,
名曰“正气亭”,解放后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为了缓和两岸关系,再次易名为“兵谏亭”。二、西安事变问题一:张学良、杨虎城是蒋介石的部下,他们为什么会“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
问题二:西安事变爆发后,国内外各方的态度如何?最后是怎么解决这一事变的?合作探究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具体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对爱国的张学良和杨虎城起到了感召作用。
②蒋介石亲自到西安威逼张、杨“剿共” 。何应钦
国民党一级上将,黄埔系仅次于蒋介石的第二号人物,历任国防部长和任行政院长。 姓张的和姓杨的竟敢扣押蒋委员长,真是大逆不道!我的军队一定和你们拼到底。哈哈!蒋介石呀蒋介石,你也有今天。你放心吧,等你死了,委员长的宝座我替你坐着。哼哼哼!我一定要挑拨中国人打内战。让他们自相残杀吧!等到他们打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中国就是我的了。日本英 美喔,上帝!如果中国被日本占领了,我们在华的利益还能有保证吗?一定要促使中国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这是为什么?议一议提示: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剿共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共产党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破产实现合作抗日实现难忘九一八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又将魔爪伸向中国的何方( )。
①华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北三省
④西南地区②课堂检测记者小刚在九一八事变后,作了一篇专题报道。请问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
①此事件发生在1931年
②日本关东军出兵沈阳
③1932年,山东全省沦陷
④蒋介石下令不准抵抗课堂检测③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剧本,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的场景中( )。
①蒋介石 ②张学良
③毛泽东 ④杨虎城课堂检测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