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表面张力 说课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3(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表面张力 说课课件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3(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01 10:05: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液体的表面张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第二节
提纲
教材分析
1
学情分析
2
教法分析
3
学法分析
4
教学手段
5
教学过程分析
6
创新之处
7
板书设计
8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2、课标要求
1、地位与作用
4、教学重点、难点
3、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九章第二节:液体表面张力
一、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观察液体表面张力现象;
(2)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3)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
(4)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液体表面张力;
(5)应用统计思想解释现象、处理问题。
① 增强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科学意识
②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① 认识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② 掌握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① 观察液面呈现现象,大胆猜想,参与探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② 通过讨论及理论分析,学习用分子间作用力来解释宏观现象。
(1) 知识与技能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基础:
已具有液体微观结构的知识,知其是由大
量分子组成的,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能力背景:
高二学生已初步具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和概括、总结实验规律的能力。
学习困难:
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
二、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理解分子力
从微观分子结构解释液体表面张力的成因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法
实验启发
理论分析
教学法分析
五、教学手段
牛奶
墨水
多媒体
课件
教学目标
新课标、学情
洗手液

六、教学过程分析
1、观察活动——导入课题
观察活动(1):
创设情景
将牛奶倒入盘子中,形成薄层。加入墨水和水彩,从中间滴入洗手液观察现象。
2、实验探究——新课教学
观察活动(2):水倒在桌面上,用纸擦去一部分,观察另一部分水的边缘向内收缩还是向外扩散?
思考:为什么水滴的边缘向液体内部收缩?
3、理论分析——产生原因(猜想一)
在液体收缩过程中,必然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是什么力呢?
猜想:是重力导致液面收缩的,还是支持力?
3、理论分析——产生原因(猜想二)
3、理论分析——产生原因

表面层
液体
液体表面微观图
分子间距>r0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3、理论分析——产生原因
液体表面张力的分析图
假想直线的两侧受到液体的吸引力


使液体表面绷紧
在液体表面设想一条任意直线,把液面分成两个部分。
线构成面
3、理论分析——作用效果
定义:
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微观上液体表面
分子间的吸引力
宏观上液体的
表面张力
使液体表面绷紧
液面向内收缩
4、结论
现象:
滴入洗手液后墨水
和水彩迅速向外扩散
原因:
墨水、水彩和牛奶的表面都存在表面张力,洗手液洗涤剂等都属于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从而使墨水和水彩扩散。
七、创新之处
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现象
二、猜想:1、重力、支持力 ×
2、分子力 √
三、结论
课后作业
学习评价表
谢谢大家
www.themegallery.com
液体的表面张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九章第二节
陕西师范大学
张倩
观察现象
将牛奶倒入盘子中形成薄层。加入墨水和水彩,从中间滴入洗手液观察现象。
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实验
水倒在桌面上,用纸擦去一部分,观察另一部分水的边缘向内收缩还是向外扩散?
思考:为什么水滴的边缘向液体内部收缩?
液体向内收缩过程中,必然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会是什么力呢?
猜想:是重力导致液面收缩的,还是支持力?
猜想一
猜想二
理论分析:

表面层
液体
液体表面微观图
分子间距>r0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相互吸引。
液体表面张力的分析图
假想直线的两侧受到液体的吸引力


使液体表面绷紧
在液体表面设想一条任意直线,把液面分成两个部分。
线构成面
定义:
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微观上液体表面
分子间的吸引力
宏观上液体的
表面张力
使液体表面绷紧
液面向内收缩
结论 —— 液体表面张力
现象:
滴入洗手液后墨水
和水彩迅速向外扩散
原因:
墨水、水彩和牛奶的表面都存在表面张力,洗手液洗涤剂等都属于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从而使墨水和水彩扩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