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复习:快速读懂古诗方法指导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 专题复习:快速读懂古诗方法指导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10:2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速读懂古诗方法指导教案
学情分析:
本次上课对象为高三年级学生,通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及高三讲解试卷时的穿插复习,学生在阅读古诗时已经掌握的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较为浅显的古诗基本能够把握古诗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但随着高考难度的加深和题型的转变,学生在古诗的整体把握上还有欠缺,本节课从古诗阅读题的第一步读懂古诗出发,帮助学生从古诗的“一枝一叶”出发,多角度去理解古诗的思想情感,进而读懂古诗。
考纲要求:
高考古代诗文阅读要求学生能鉴赏作品形象、语言、技巧,简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首先就需要读懂诗歌,把握诗歌的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阅读古诗的方法技巧;
多角度分析古诗的思想情感,读懂古诗。
重难点:掌握阅读古诗的技巧,快速读懂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诗歌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通过读诗,我们看到《诗经》中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听到无食我黍的黎民哀叹;感受到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之坚守,也惊叹于太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瑰丽想象,更感动于子美对民生“路有冻死骨”同情,诗歌之美,仿佛每一首诗都如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回味无穷、受益匪浅。但现在,我们面对古诗,更多好像不是欣赏,而是痛苦。因为读不懂,不能理解其美,也因为读不懂,还需要去做题。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读懂一首诗的方法,帮助我们去读懂更多的诗,欣赏古诗之美,破解做题之难。
了解考点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鉴赏作品形象、语言、技巧,简要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鉴赏诗歌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
2、鉴赏诗歌语言:对字、词、句、联的鉴赏,鉴赏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4、思想情感及观点态度的考查:阐明主题意蕴、解读思想情感、明辨观点态度。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主要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所以我们要读懂一首诗,就是要明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真题体验,学习方法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①
陈师道
侧径篮舁两眼明 ② ,出山犹带骨毛清 ③ 。
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 ① 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 ② 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 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
B. 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
C. 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
D. 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 请简要分析.(6分)
第2题答案:
① 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
② 曾巩向往离世归隐、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展示上文内容,学生自读五分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方法理解这首诗,然后由学生分享方法和自己的理解,总结学生所提及的方法。
预设:1、读标题;2、读注释;3、读诗歌正文;4、读客观题帮助理解。
师补充:
(一)读标题抓信息
诗歌的标题相当于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丰富的信息。读懂诗歌,首先要借助对标题的分析窥见诗中蕴藏的丰富信息。
读标题有什么作用?
1.告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目的
师补充:如2022新高考卷Ⅰ《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明确了时间—人日,地点—南山,事件—约应提刑懋之;2022全国乙卷《白下驿饯唐少府》是为饯别友人而作,地点—白下驿,目的—送别。
2.暗示表达技巧
师补充:如《蝉》《咏柳》《石灰吟》及2022全国甲卷《画眉鸟》等咏物诗多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3.奠定感情基调
师补充:如陆游的《书愤》、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绅的《悯农》、白居易的《长恨歌》等。
4.表明题材、体裁
师补充:如2022新高考卷Ⅱ《送别》,题材—赠友诗,体裁—诗;2021年浙江卷《意难忘·山家》,题材—田园词,体裁—词。
(二)诗人---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目的等。有助于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需要注意的是:
1、诗人不同,诗风各异。李白——豪放飘逸(壮美、丰富多彩、变化万千、雄伟瑰丽、奔放豪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沉郁顿挫(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语意的顿挫),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境遇不同,诗情有别。如李清照前期与后期的作品风格就不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表达的情感明显不同。
3、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同为边塞诗,唐朝与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传达出的是豪迈和勇敢,陆游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传达出的是愤懑和痛苦。
注释------抓暗示信息
关键词句抓情感
即学即练
(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楼前 [中唐]王建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①。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
过勤政楼 [晚唐]杜牧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
【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座。
19. 这两首诗中都写到勤政楼和千秋节,寄寓鉴戒之意。
20. 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学生分析之后展示答案)
(1)情感不同
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悲叹之情。
(2)写法不同:
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
根据所学方法阅读两首诗,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分析讨论5分钟后分享自己的答案。
总结:诗歌之美,美不胜收,要感受诗歌之美,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愿同学们读万首诗,行万里路,领略万千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