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1 22: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对保障人类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基本建立体系;
重大传染病
得到控制
日益完善
城乡居民都
享有一定医疗服务权利
二战后推广
美国:医疗保障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欧洲:福利国家
药品供应
基本保障
1、西方国家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材料: 工业革命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受到环境污染和工作压力增大的影响,患病人数激增,国家开始重视疾病的防治,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技尤其是电与化学工业的发展的应用促进了医药事业的发展,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走向完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因素是什么
经济发展、现实需要、科技进步、国家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
覆盖全国
计划免疫
安全监督
2、现代中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武汉雷神山医院
雷神山医院共设床位1500张,分别为2个重症医学科病区、3个亚重症病区及27个普通病区,除重症病区外,病房均为2人间。医院配有CT、床边超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艾克膜、床边血气分析仪、有创无创呼吸机等必需的设备,并实现CT和心电的远程诊断运输。
——人民网《武汉雷神山医院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中》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紧急加建并完善了其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分别在10天、18天内交付使用,有力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权利。
新中国成立后
覆盖全国
计划免疫
安全监督
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
2、当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完善时期(1978——今)
为避免人多聚集发生交叉感染,全国超十万家公立医院提供线上免费问诊服务
为降低医院运转负荷、避免交叉感染,1月27日,百度开通肺炎类问题免费咨询通道,接入了平安好医生、好大夫在线、微医、春雨医生等多个医疗健康咨询平台,由超10万公立医院医生为全国用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咨询服务。
——经济日报《避免交叉感染,超10万公立医院医生在线问诊新冠肺炎》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线上问诊、复诊、开药等业务已成为未来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
覆盖全国
计划免疫
安全监督
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
药品体系
不断完善
收费、扶贫
2、当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完善时期(1978——今)
2019年1月初,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
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在检查上海诚康大药房有限公司万顺路店时,发现当事人零售货架上的“双黄连口服液”价签上标示价格为79.4元,查看系统销售记录,该药品零售价格远远高于此前销售的34.3元零售价格。对当事人涉嫌哄抬物价的违法行为,奉贤区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监管”第四批涉及口罩、消毒液等违法典型案例被集中曝光》
冠疫情期间,中国的药品供应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购得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药品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
覆盖全国
计划免疫
安全监督
服务职能不断扩大
健康档案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
20世纪60年代:城镇工作人员
改革开放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民病有所医
药品体系
不断完善
收费、扶贫
2、当代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完善时期(1978——今)
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与时俱进,及时将新冠肺炎检测(武汉等地区)、新冠肺炎治疗用药纳入医保范围,极大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1-9月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9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21491.18亿元,同比增长5.5%;总支出17285.93亿元,同比下降0.5%。
对此,该专家指出,一方面,疫情的发生自然会受到政府的重视,因此相关拨款额度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下,居民更加注重健康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参保积极性也较高,因此会出现收入高、增长率也高的情况。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消灭了天花、沙眼、丝虫病和新生儿破伤风、霍乱、疟疾、鼠疫等烈性传染病;提前实现了WHO提出的乙肝阶段性控制目标;艾滋病疫情总体控制在低流行水平、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结核病控制指标在我国提前实现;成功应对了SARS、埃博拉、新冠肺炎等新发传染病。
意义:①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提升了全民健康素养。③提高了全民健康水平。④促进了公共卫生体制的完善。⑤有利于民族昌盛与国家富强。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卫生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有何意义?。
原因:②医学科技的进步。③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合作。
④社会经济发展,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力度加大。⑤国民卫生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
原因:①
材料: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少长期困扰人类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乃至较彻底的消除;针对现代烈性传染病能做到有效防控;孕产妇与初生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5年的76.3岁。
材料:
材料:
结合文字及图片材料结合教材,总结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影响)
1、19世纪以前,英国专科医生盛行,其服务价格昂贵;19世纪以后,这个群体市场份额缩小,全科医生迅速崛起,且服务价格低廉。这一变化说明( )
A.医疗资源呈现社会化大生产趋势 B.专科医生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求
C.工业革命导致人们健康状况恶化 D.工业革命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
A
2.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动员全社会进行“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这( )
A.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顺利恢复
C.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D.解决了城乡的卫生防疫问题
A
2、2012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载文,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截至2011年年底,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医保”的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3亿,比预定目标增加3000多万,参加率达到了95%左右,超过计划5个百分点。“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全体城乡居民”有利于(  )
A.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
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C
3、互联网大数据正催生医疗产业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在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在线问诊预约等领域,通过信息共享,全程跟踪病人的健康信息,可以让患者享受连续的整合医疗服务。这有利于(  )
A.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
B.降低医疗费用,减轻人民负担
C.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
D.完善医疗服务,利于民众健康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