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6.2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哈尔滨)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短缺 B.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D.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2.(2022·泰安)青藏地区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色鲜明、差异显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是造成两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
B.高山冰雪融水是两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来源
C.河谷农业是两地区共同的农业特色
D.①②两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利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
3.(2021·抚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辽河平原
4.(2021·葫芦岛)东北三省山河大势是( )
A.大河之源、雪山连绵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2021·本溪)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
A.辽河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B.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成都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D.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以下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21·宁夏)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8.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乙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9.(2021·襄阳)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表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B.黄沙漫漫、戈壁广布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10.(2021·东营)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含沙量大 B.长冬无夏,寒潮多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11.(2021·齐齐哈尔)“白山黑水”形容的是( )
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西南地区
(2021·贺州)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3.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14.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15.(2021·阜新)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2021·赤峰) 读“东北三省部分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东北三省山脉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小兴安岭 B.②河流是松花江
C.山河相间 D.山环水绕
17.关于图中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雪期长短不同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
D.积雪厚度不同主要是受经度位置影响
18.(2021·新疆)下列地区属于“黑土地”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021·菏泽)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20.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2021·乐山)下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行政中心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该省的全称是( )
A.辽宁省 B.黑龙江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22.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其特别的形成原因是( )
A.降水更丰富 B.河流注入量更大
C.气温更低 D.地势更低平
23.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24.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②更新设备③加大技术投入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2020·怀化)《金史 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
A.②和③ B.④和② C.④和① D.③和①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 B.黑土广布
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光照条件好,全年热量充足
26.(2020·贵港)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橘地茶园 B.富饶的黄土地
C.轻工业摇篮 D.山环水绕
27.(2020·新疆)东北三省是指( )
A.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B.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C.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28.(2020·铁岭)下列描述与东北三省不符的是( )
A.“白山黑水” B.“鱼米之乡”
C.“沃野千里” D.“山环水绕“
29.(2020·牡丹江)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30.(2020·鄂尔多斯)如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最大的变化是( )
A.耕地面积减少,湿地面积显著增加
B.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C.湿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显著增加
D.林地面积增多,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2)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B.影响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D.蓄洪抗旱能力下降
31.(2020·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2)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3)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32.(2020·南县)读东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C.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基地
D.地处我国领土最东端
(2)有关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B.公路两边设置的许多栅栏和草方格是为了风景优美
C.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
D.棉花分布区同样适宜种植水稻
(3)关于图中两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B.东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呈环状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D.塔里木盆地在有丰富灌溉水源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
33.(2020·营口)东北地区大规模开荒,造成该区域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下列对于该区域开发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开垦的耕地全部退还沼泽
B.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4.(2020·辽阳)读“东北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高海拔山区适合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2)关于东北三省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河流多为内流河
C.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D.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
35.(2020·黑龙江)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36.(2019·绥化)下列各省中,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山西省
37.(2019·张掖)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
C.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2)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黄麻 B.甜菜 C.甘蔗 D.小麦
38.(2019·聊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是我国一个颇具特色的区域。其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合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处于半湿润地区 B.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
C.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 D.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热量充足 B.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39.(2019·乐山)阅读下面我国东北三省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但耕地面积占全国9.72%, 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为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
材料三:东北地区相关信息示意图
(1)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三山夹两盆
C.丘陵、盆地相间排列 D.平原广阔
(2)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它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本地消费市场极度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3)不属于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 )
A.多条铁路交汇处,利于客货运输
B.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
C.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高度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4)下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 )
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C.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
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40.(2019·呼和浩特)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作物一年 二熟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陡坡地修梯田,种草和灌木
C.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塔里木盆地受地形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气候干旱
41.(2019·衡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三宝是指人参、鹿茸、貂皮
B.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C.轻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D.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42.(2019·辽阳)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嫩平原 D.华北平原
43.(2019·武汉)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木屋畅饮酥油茶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山珍食材小吃店
44.(2018·成都)“黑土地”是指( )
A.成都平原 B.河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45.(2018·资阳)读东北地区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熟制为一年一熟
B.东北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冷湿
C.这里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
D.图中D所在地区是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松嫩平原
46.(2018·德州)读东北地区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7.(2018·襄阳)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下列关于区域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三省山环水绕 B.三江源地区瓜果飘香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D.塔里木盆地黄沙漫漫
48.(2018·绥化)忆往昔“北大荒”,看今朝“北大仓”。描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49.(2018·龙东)在我国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50.(2018·大庆)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51.(2018·连云港)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 B.山环水绕 C.黑土广袤 D.千沟万壑
52.(2018·衡阳)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C正确。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如: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等;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属于平原,海拔低,气候寒冷是因为纬度高,A错误。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海拔不高,冰川融水少,B错误。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旱作农业,河谷农业是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C错误。①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②是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两个保护区都是湿地面积广阔,面临着萎缩的危险,两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利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在亚洲湿地名录中列为全球性重要湿地,项目区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七星河、兴凯湖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鹤岗、萝北、虎林等13个市县。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平原,即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分,“三江”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冲积形成了这块平整的沃土。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4.【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答案】5.B
6.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2)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5.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图中区域①是我国三江平原,②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故根据题意选B。
6.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铁路网稠密,面临渤海和黄海,海路交通便利,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故根据题意选C。
【答案】7.A
8.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7.读东北地区简图可知,东北地区三面环山,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1辽河等环绕,河流众多,含沙量小;低处我国东北地区,临渤海和黄海,海路交通便利;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不利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8.读图可知,甲是三江平原,乙是辽中南地区,两地都是一年一熟;甲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甜菜;乙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乙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所以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
9.【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地表景观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周围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松花江、辽河、黑龙江等河环绕,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0.【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众多河流,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加之气候冷湿,结冰期较长,河流含沙量都很小,故A错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B错误;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C错误;东北地区耕地广阔,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三面环山,呈马蹄形结构。东部为长白山,北部有小兴安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2)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11.【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中的“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东北三省物产丰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正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形容的是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B错误。珠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答案】12.D
13.A
14.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以大庆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海城菱镁矿、宽甸硼矿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基地。矿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2.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因此矿产资源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D正确。科技、交通、劳动力等方面,不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A、B、C错误。故答案为:D。
13.图中显示,A城市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可推测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工业,A正确。根据图示,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A城市有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大兴安岭,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因此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答案】16.D
17.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6.由图可知,①山脉是长白山,②是我国与俄罗斯交界处的黑龙江;东北地区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点,故答案为:D。
17.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最大积雪厚度也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大;雪期的长短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雪期越长,故答案为:C。
18.【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A错误。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布,B正确;宁夏平压主要为灰钙土,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水稻土,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答案】19.C
20.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9.东北地区不临海,A错误;地形结构呈半环状排列,根据河流可判断南部和东北部较低,B错误;除小兴安岭外,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北部、东部与俄罗斯陆上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C。
20.据图可知,该区域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故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正确,B错误;该地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即长白山东坡和大兴安岭东坡降水丰富,CD错误;故答案为:A。
【答案】21.B
22.C
23.A
2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黑龙江
【解析】【点评】(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本题考查黑龙江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其特别的形成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铁路好海洋运输条件。不利条件: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
21.读图可知, 该省的全称是黑龙江省,简称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黑龙江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是因为由于纬度高,气温更低,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据图可知,该省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的能源工业大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为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发展,需要更新设备、加大技术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但不能停止石油、煤炭开采。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解:读图可知,依据位置,图中①是黑龙江,②是辽河,③是松花江,④是长白山。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C。(2)解: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ABC正确;D错误,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26.【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柑橘和茶叶是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A错误。富饶的黄土地指的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B错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C错误。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7.【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的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不属于东北三省,C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28.【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白山黑水”、“沃野千里”和“山环水绕”都是东北三省的特点,这里被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半包围,中部是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29.【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积雪期长,适合发展冰雪旅游,与土壤无关,黑龙江省离海近,交通便利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故答案为:B。
【点评】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而温凉,冬季漫长寒冷。
30.【答案】(1)B
(2)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湿地、林地都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故湿地林地面积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据图中信息解答。读图可知,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最大的变化是:湿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故B正确;故答案为:B。(2)湿地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影响湿地面积大小的因素:降水量、风力、蒸发量、灌溉和生活用水量、湿地环境情况、填湖造田等都是影响湖泊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由图可知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林地面积减少,导致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影响生物多样性、蓄洪抗旱能力下降。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1)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2)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湿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近291种,高等植物近500种,是天设地造的自然珍迹。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1.【答案】(1)D
(2)B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该地区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由图可知,鞍山市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资源,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部门。(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可开发冰雕和冰雪运动等旅游活动;湿地观鸟、草原骑马、松花江乘船等活动都不可能在冬季进行。
【点评】(1)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铁矿石、煤炭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辽宁鞍山是我国传统钢铁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3)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夏季降水集中,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可缓解旱情。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32.【答案】(1)C
(2)C
(3)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甲地区是我国的三江平原,这里地形平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A正确。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故B正确。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是我国重要的温带作物基地,故C错误。地处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故D正确。故答案为:C。(2)乙地表示的塔里木盆地,其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故A错误。公路两边设置的许多栅栏和草方格是为了防风沙,故B错误。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故C正确。棉花分布区水源不足,不适合种植水稻,故D错误。故答案为:C。(3)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A正确。东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故B正确。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呈环状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故C正确。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在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发展了绿洲农业,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2)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西起轮南,东到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3)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这里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形成独特的“红色产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3.【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已开垦的耕地依据实际情况退还沼泽,全部退还的说法绝对,不切实际,故A说法错误;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容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湿地,故BD说法错误;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故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在三江盆地的西南部。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1949年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垦耕作, “北大荒”已一跃而成“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垦区,是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34.【答案】(1)A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小兴安岭,③是长白山脉,都是高海拔山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合发展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故答案为:A。(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故A叙述错误;东北三省河流多为外流河,故B叙述错误;东北三省由于纬度高,气候全年冷湿,故C叙述错误;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5.【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形分布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冬冷夏凉牦牛成群是青藏地区的景观。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6.【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三省”,山西省不属于东北三省。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37.【答案】(1)B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的特点;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东北地区物产丰富,人参、鹿茸、貂皮是“东北三宝”。故选B。(2)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由于气候的原因,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的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故选B。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由于纬度高,热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
38.【答案】(1)D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40°N-50°N,经度位置是120°E-130°E;本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为中温带;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故答案选D。(2)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黑土广布,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故答案选B。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东北平原夏季降水集中,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可缓解旱情,没有明显的春旱。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39.【答案】(1)D
(2)B
(3)D
(4)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图中地区为东北的松嫩平原,该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故选B。(3)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条铁路交汇处,利于客货运输;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哈尔滨高科技产业不发达。故选D。(4)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和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理措施,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是错误的做法。故选C。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由于纬度高,热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各具特色。除四大传统工业基地外,中国还有环渤海、沪宁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4)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等。
40.【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黑土地一般只能一年一熟,故A不符合题意;陡坡不能修筑梯田,故B符合题意;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故C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干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北台湾省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低平地约占1/3。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形成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1.【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42.【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位于中国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自黑龙江畔,南抵兴凯湖,总面积5.13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三江湿地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43.【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纬度高,该地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穿毛皮服装,森林丰富,住木屋,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桶,酥油茶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
44.【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农业发达,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较,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5.【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位于中温带,熟制为一年一熟,故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故B正确;东北地区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故C正确;D是三江平原,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气候、景观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46.【答案】(1)B
(2)A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看出,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其土地利用类型都为林地。故B正确。
(2)东北地区主要指的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本区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本区重点发展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我国起步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故A错误,符合题意。
(3)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是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认为因素。故A正确。
故答案为:(1)B;(2)A;(3)A。
【点评】(1)本题考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判断出山脉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工业、气候、地形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不要理解成社会经济条件。
47.【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有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辽河等河流,所以A正确;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不是瓜果基地,所以B不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沟壑纵横,所以C正确;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是干旱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所以黄沙漫漫。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南北跨越将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将近60 个纬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
48.【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忆往昔“北大荒”,看今朝“北大仓”,描绘的是东北平原中的三江平原,这里曾经是沼泽遍布的“北大荒”,现在开垦为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由于开发过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国家已采取措施重点保护。
49.【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在我国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红土地”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位于南方地区;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50.【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不利之处是热量不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51.【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周围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呈现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52.【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符合题意;
“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B不符合题意;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指黄土高原,C不符合题意;
“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是指云贵高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北三省地貌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记忆类知识点。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6.2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2·哈尔滨)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资源短缺 B.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C.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 D.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是我国最大的黑土分布区,C正确。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如: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等;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2.(2022·泰安)青藏地区与东北地区地理环境特色鲜明、差异显著。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高是造成两地区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
B.高山冰雪融水是两地区河流的主要水源来源
C.河谷农业是两地区共同的农业特色
D.①②两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利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属于平原,海拔低,气候寒冷是因为纬度高,A错误。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海拔不高,冰川融水少,B错误。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旱作农业,河谷农业是青藏地区的特色农业,C错误。①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②是三江平原自然保护区,两个保护区都是湿地面积广阔,面临着萎缩的危险,两地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有利于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2)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分别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历史悠久,但近年来在逐渐衰落,资源逐渐枯竭,技术水平不行,缺少高新技术支持和优秀的管理人才,振兴东三省的重工业基地的方法包括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2021·抚顺)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三江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辽河平原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三江平原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在亚洲湿地名录中列为全球性重要湿地,项目区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的七星河、兴凯湖等6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鹤岗、萝北、虎林等13个市县。故答案为:A。
【点评】三江平原,即东北平原的东北部分,“三江”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冲积形成了这块平整的沃土。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4.(2021·葫芦岛)东北三省山河大势是( )
A.大河之源、雪山连绵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021·本溪) 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读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区域①和②分别代表是( )
A.辽河平原和京津唐工业基地
B.三江平原和辽中南工业基地
C.成都平原和沪宁杭工业基地
D.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6.以下关于东北三省工业发展优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交通便利 ②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③水能资源丰富 ④新中国的“重工业摇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5.B
6.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2)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5.读图,根据位置可知,图中区域①是我国三江平原,②位于辽宁省中南部,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故根据题意选B。
6.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铁路网稠密,面临渤海和黄海,海路交通便利,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燃料。是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故根据题意选C。
(2021·宁夏)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物产丰富,地域特色鲜明。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有关东北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三面环山,平原广阔 B.河流稀少,含沙量大
C.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D.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8.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产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农作物一年可达两熟 B.甲地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
C.乙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D.乙地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答案】7.A
8.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7.读东北地区简图可知,东北地区三面环山,分别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1辽河等环绕,河流众多,含沙量小;低处我国东北地区,临渤海和黄海,海路交通便利;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影响农业不利的主要因素。故A正确,BC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8.读图可知,甲是三江平原,乙是辽中南地区,两地都是一年一熟;甲地农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甜菜;乙地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乙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所以ABC不正确,D正确。根据题意选D。
9.(2021·襄阳)下列对东北三省地表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清水秀、树木常绿 B.黄沙漫漫、戈壁广布
C.雪山连绵、湖泊星罗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地表景观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周围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松花江、辽河、黑龙江等河环绕,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0.(2021·东营)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众多,含沙量大 B.长冬无夏,寒潮多发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耕地广阔,农业发达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众多河流,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有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加之气候冷湿,结冰期较长,河流含沙量都很小,故A错误;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B错误;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故C错误;东北地区耕地广阔,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三面环山,呈马蹄形结构。东部为长白山,北部有小兴安岭,西部为大兴安岭,内部则是广阔的东北平原。
(2)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热量是发展农业最大限制性因素,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需求。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
11.(2021·齐齐哈尔)“白山黑水”形容的是( )
A.东北三省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西南地区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的“白山黑水”中的“白山”是指长白山,“黑水”是指黑龙江。东北三省物产丰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正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形容的是长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B错误。珠江三角洲以平原为主,西南地区多喀斯特地貌,C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021·贺州)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珠三角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13.图中A城市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工业 B.钢铁工业 C.电力工业 D.棉纺织工业
14.下列属于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丘陵、盆地 B.平原、山地 C.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答案】12.D
13.A
14.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东北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相继发现和探明了以大庆油田、鞍山-本溪铁矿、海城菱镁矿、宽甸硼矿等为代表的一批矿产资源基地。矿业已经成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12.据图可知,东北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珠三角地区,矿产资源贫乏,因此矿产资源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D正确。科技、交通、劳动力等方面,不是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最大优势,A、B、C错误。故答案为:D。
13.图中显示,A城市附近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可推测其最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工业,A正确。根据图示,没有明显的信息显示A城市有发展钢铁工业、电力工业、棉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B、C、D错误。故答案为:A。
14.东北地区中部为东北平原,平原三面环山,西为大兴安岭,北为小兴安岭,东为长白山,因此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山地,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5.(2021·阜新)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 )
A.红土地 B.黄土地 C.黑土地 D.紫土地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在山地之间分布着东北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东北平原的外围是图们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内部是广阔的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2021·赤峰) 读“东北三省部分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东北三省山脉和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山脉是小兴安岭 B.②河流是松花江
C.山河相间 D.山环水绕
17.关于图中城市雪期和积雪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短
B.最大积雪厚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
C.雪期长短不同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影响
D.积雪厚度不同主要是受经度位置影响
【答案】16.D
17.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等。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6.由图可知,①山脉是长白山,②是我国与俄罗斯交界处的黑龙江;东北地区具有“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形特点,故答案为:D。
17.由图可知,东北地区的雪期由南向北逐渐变长;最大积雪厚度也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大;雪期的长短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雪期越长,故答案为:C。
18.(2021·新疆)下列地区属于“黑土地”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宁夏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A错误。东北平原地势坦荡,黑土面积广布,B正确;宁夏平压主要为灰钙土,C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为水稻土,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势可以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其中的山是指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水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河流,而沃野千里是指中部的东北平原,有着肥沃的黑土和黑钙土。
(2021·菏泽) 读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20.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答案】19.C
20.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19.东北地区不临海,A错误;地形结构呈半环状排列,根据河流可判断南部和东北部较低,B错误;除小兴安岭外,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C正确;北部、东部与俄罗斯陆上相邻,D错误。故答案为:C。
20.据图可知,该区域等降水量线数值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故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正确,B错误;该地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即长白山东坡和大兴安岭东坡降水丰富,CD错误;故答案为:A。
(2021·乐山)下图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份,行政中心哈尔滨,境内平原广阔,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近年来该省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竞争力不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1.该省的全称是( )
A.辽宁省 B.黑龙江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22.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其特别的形成原因是( )
A.降水更丰富 B.河流注入量更大
C.气温更低 D.地势更低平
23.据图可知,该省是我国( )
A.能源工业大省 B.高科技工业大省
C.汽车制造工业大省 D.纺织工业大省
24.为促进该省工业发展,需要①停止石油、煤炭开采②更新设备③加大技术投入④增加产品附加值(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21.B
22.C
23.A
24.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黑龙江
【解析】【点评】(1)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位置最东的是黑龙江省,位置最西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南的是海南省,位置最北的是黑龙江省;邻国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2)本题考查黑龙江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其特别的形成原因,理解解答即可。
(3)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铁路好海洋运输条件。不利条件:科技投入不足,工业单一,污染严重,淡水资源不足 。
21.读图可知, 该省的全称是黑龙江省,简称黑。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2.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与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沼泽湿地比较,黑龙江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是因为由于纬度高,气温更低,在地势平坦区域因来水量长期大于蒸发量而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据图可知,该省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是我国的能源工业大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4.为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发展,需要更新设备、加大技术投入、增加产品附加值。但不能停止石油、煤炭开采。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5.(2020·怀化)《金史 世纪》:“生女真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 )
A.②和③ B.④和② C.④和① D.③和①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 B.黑土广布
C.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光照条件好,全年热量充足
【答案】(1)C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解:读图可知,依据位置,图中①是黑龙江,②是辽河,③是松花江,④是长白山。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C。(2)解: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ABC正确;D错误,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受低温冻害影响。故答案为:D。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①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多平原,地势平坦广阔;③土壤-土层深厚,有肥沃的黑土;冬季积雪厚,蒸发较弱,土壤水份条件较好;④河流众多,水源充足;⑤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不利条件有: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受寒潮影响大;西部受风沙威胁大。
26.(2020·贵港)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橘地茶园 B.富饶的黄土地
C.轻工业摇篮 D.山环水绕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柑橘和茶叶是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A错误。富饶的黄土地指的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位于北方地区;B错误。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C错误。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D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7.(2020·新疆)东北三省是指( )
A.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
B.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
C.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的东北三省是指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不属于东北三省,C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三省是指我国东北地区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28.(2020·铁岭)下列描述与东北三省不符的是( )
A.“白山黑水” B.“鱼米之乡”
C.“沃野千里” D.“山环水绕“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白山黑水”、“沃野千里”和“山环水绕”都是东北三省的特点,这里被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半包围,中部是东北平原,土壤肥沃;“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故答案为:B。
【点评】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最适宜水稻的生长,加上这里河网密集,水域面积大,淡水养殖在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且这里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喜食水产,因此成为“鱼米之乡”。
29.(2020·牡丹江)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纬度较高,积雪期长
C.深居内陆,距海较远 D.交通便利,设施完善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积雪期长,适合发展冰雪旅游,与土壤无关,黑龙江省离海近,交通便利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故答案为:B。
【点评】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短而温凉,冬季漫长寒冷。
30.(2020·鄂尔多斯)如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最大的变化是( )
A.耕地面积减少,湿地面积显著增加
B.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C.湿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显著增加
D.林地面积增多,耕地面积显著增加
(2)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B.影响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功能减弱 D.蓄洪抗旱能力下降
【答案】(1)B
(2)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湿地、林地都具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故湿地林地面积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据图中信息解答。读图可知,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最大的变化是:湿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故B正确;故答案为:B。(2)湿地有多种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业原料,提供旅游资源。影响湿地面积大小的因素:降水量、风力、蒸发量、灌溉和生活用水量、湿地环境情况、填湖造田等都是影响湖泊流域面积大小的因素。由图可知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小,林地面积减少,导致调节气候功能减弱、影响生物多样性、蓄洪抗旱能力下降。故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1)北大荒旧指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中国五十年代进行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才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
(2) 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湿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近291种,高等植物近500种,是天设地造的自然珍迹。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31.(2020·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刚刚建立时,仅有的4艘大驱逐舰中有三艘是用东北地区工业城市命名的,分别是“鞍山号”“抚顺号”“长春号”。由此可见当时东北工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下图为东北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东北三省重工业发达,具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A.市场 B.森林资源 C.科技 D.矿产资源
(2)据图中矿产资源条件分析,鞍山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 C.造纸工业 D.风电工业
(3)近年来,传统工业衰落,东北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适合该地冬季发展的旅游项目是( )
A.去沼泽湿地保护区观鸟 B.欣赏冰雕,体验冰雪运动
C.骑马驰骋在绿色的草原 D.乘船欣赏松花江两岸风光
【答案】(1)D
(2)B
(3)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为该地区重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2)由图可知,鞍山市附近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资源,适合发展钢铁工业部门。(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可开发冰雕和冰雪运动等旅游活动;湿地观鸟、草原骑马、松花江乘船等活动都不可能在冬季进行。
【点评】(1)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较好的工业基础,独特的发展历程,使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2)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有:铁矿石、煤炭资源、广阔的市场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辽宁鞍山是我国传统钢铁工业基地,其发展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是:丰富的煤铁资源、便利的交通运输,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有丰富的煤铁资源。
(3)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夏季降水集中,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可缓解旱情。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
32.(2020·南县)读东北地区和塔里木盆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甲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
C.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基地
D.地处我国领土最东端
(2)有关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B.公路两边设置的许多栅栏和草方格是为了风景优美
C.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
D.棉花分布区同样适宜种植水稻
(3)关于图中两区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B.东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C.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呈环状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D.塔里木盆地在有丰富灌溉水源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
【答案】(1)C
(2)C
(3)D
【知识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1)甲地区是我国的三江平原,这里地形平坦,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故A正确。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故B正确。该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是我国重要的温带作物基地,故C错误。地处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故D正确。故答案为:C。(2)乙地表示的塔里木盆地,其绿洲农业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故A错误。公路两边设置的许多栅栏和草方格是为了防风沙,故B错误。油气资源丰富,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点,故C正确。棉花分布区水源不足,不适合种植水稻,故D错误。故答案为:C。(3)东北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故A正确。东北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迅速发展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故B正确。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呈环状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故C正确。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在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发展了绿洲农业,故D错误。故答案为:D。
【点评】(1)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属冲积平原沼泽湿地,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这里形成大面积沼泽的原因有: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多条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平原地形,排水不畅;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
(2)塔里木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路线西起轮南,东到上海,经新、陇、宁、陕、晋、豫、皖、苏、沪。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增加当地财政收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东部地区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东部环境,此外还会改善沿线地区因薪柴砍伐而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压力。
(3)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征是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由于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这里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和光照强烈有利于瓜果着色,如西红柿、石榴和枸杞,形成独特的“红色产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水源来自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
33.(2020·营口)东北地区大规模开荒,造成该区域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下列对于该区域开发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已开垦的耕地全部退还沼泽
B.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已开垦的耕地依据实际情况退还沼泽,全部退还的说法绝对,不切实际,故A说法错误;继续开荒,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容易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湿地,故BD说法错误;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湿地,保护生态环境,故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即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在三江盆地的西南部。三江平原是指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条大江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三江平原素以“北大荒”著称,在1949年大规模开垦前,草甸、沼泽茫茫无际,亦有成片森林,野生动物繁多。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垦耕作, “北大荒”已一跃而成“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垦区,是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
34.(2020·辽阳)读“东北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高海拔山区适合发展( )
A.林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渔业
(2)关于东北三省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
B.河流多为内流河
C.气候全年温暖湿润
D.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
【答案】(1)A
(2)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图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小兴安岭,③是长白山脉,都是高海拔山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适合发展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故答案为:A。(2)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故A叙述错误;东北三省河流多为外流河,故B叙述错误;东北三省由于纬度高,气候全年冷湿,故C叙述错误;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该地山河大势,故D叙述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这里所说的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所以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
35.(2020·黑龙江)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松林成海 B.沃野千里黑土广袤
C.冬冷夏凉牦牛成群 D.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形分布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冬冷夏凉牦牛成群是青藏地区的景观。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松林成海,是我国主要林区;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袤,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36.(2019·绥化)下列各省中,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
A.黑龙江省 B.吉林省 C.辽宁省 D.山西省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三省”,山西省不属于东北三省。
故答案为:D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37.(2019·张掖)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
C.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2)东北地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黄麻 B.甜菜 C.甘蔗 D.小麦
【答案】(1)B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地区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的特点;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东北地区物产丰富,人参、鹿茸、貂皮是“东北三宝”。故选B。(2)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由于气候的原因,长城以北的东北平原农作物熟制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春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的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故选B。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由于纬度高,热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
38.(2019·聊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是我国一个颇具特色的区域。其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配合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处于半湿润地区 B.大部分地区为暖温带
C.降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 D.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2)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该地区最突出的优势是( )
A.热量充足 B.土地资源丰富
C.劳动力丰富 D.粮食生产历史悠久
【答案】(1)D
(2)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北地区大部分位于40°N-50°N,经度位置是120°E-130°E;本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处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大部分地区为中温带;降雨主要集中在7、8月份;土地类型以耕地和林地为主;故答案选D。(2)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黑土广布,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最突出的优势是土地资源丰富,故答案选B。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东北平原夏季降水集中,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可缓解旱情,没有明显的春旱。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向西北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地形呈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脉,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以及辽河等。
39.(2019·乐山)阅读下面我国东北三省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但耕地面积占全国9.72%, 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为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
材料三:东北地区相关信息示意图
(1)对东北地区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三山夹两盆
C.丘陵、盆地相间排列 D.平原广阔
(2)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它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本地消费市场极度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3)不属于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 )
A.多条铁路交汇处,利于客货运输
B.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
C.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高度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4)下面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 )
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C.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
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答案】(1)D
(2)B
(3)D
(4)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点是“山环水绕、平原居中”。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故D符合题意。故选D。(2)图中地区为东北的松嫩平原,该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程度高,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故选B。(3)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多条铁路交汇处,利于客货运输;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哈尔滨高科技产业不发达。故选D。(4)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和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都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合理措施,大量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是错误的做法。故选C。
【点评】(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2)东北平原是中国最大的平原,位于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土壤为肥力最好的黑土,被誉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由于纬度高,热量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指的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各工业基地的发展各具特色。除四大传统工业基地外,中国还有环渤海、沪宁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
(4)由于东北地区资源枯竭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近年来的经济地位在全国相对下降,因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升等。
40.(2019·呼和浩特)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作物一年 二熟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在陡坡地修梯田,种草和灌木
C.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塔里木盆地受地形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气候干旱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台湾省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黑土地一般只能一年一熟,故A不符合题意;陡坡不能修筑梯田,故B符合题意;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故C符合题意;塔里木盆地受海陆位置影响,气候干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北台湾省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3,低平地约占1/3。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形成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1.(2019·衡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东北三宝是指人参、鹿茸、貂皮
B.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甜菜主产区之一,甜菜总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C.轻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D.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解: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长期以来,东北地区一直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一年一熟。自东南向西北,年降水量逐渐减少,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形主要是山地和平原,呈现出山水环绕,沃野千里的自然美景。东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有肥沃的黑土地,人少地多,因此农业发达,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有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人们把人参、貂皮、鹿茸角称作东北三宝。
42.(2019·辽阳)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分布在( )
A.辽河平原 B.三江平原 C.松嫩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位于中国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自黑龙江畔,南抵兴凯湖,总面积5.13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三江平原由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冲积而成,三江湿地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依地形的微起伏形式纵横交织,构成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堪称北方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三江自然保护区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43.(2019·武汉)东北地区处于寒冷或严寒地区,如果在当地发展旅游业,下列项目或产业不能体现当地特色的是( )
A.木屋畅饮酥油茶 B.狗拉雪橇穿雪原
C.林海设营觅野踪 D.山珍食材小吃店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解:东北地区纬度高,该地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穿毛皮服装,森林丰富,住木屋,乘坐的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桶,酥油茶是我国青藏地区的特
故答案为:A
【点评】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
44.(2018·成都)“黑土地”是指( )
A.成都平原 B.河套平原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沃野千里,黑土广布。农业发达,东北平原有“黑土地”之称。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比较,难度不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45.(2018·资阳)读东北地区示意图,结合相关知识,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熟制为一年一熟
B.东北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点:冷湿
C.这里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
D.图中D所在地区是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的松嫩平原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主要位于中温带,熟制为一年一熟,故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冷湿,故B正确;东北地区有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吉林雾凇,故C正确;D是三江平原,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农业、气候、景观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46.(2018·德州)读东北地区图,完成小题。
(1)图中①②③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2)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基础好,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且起步早
B.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
C.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
D.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东北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有( )
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
③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④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1)B
(2)A
(3)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与工业分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从图中看出,①为大兴安岭,②为小兴安岭,③为长白山,其土地利用类型都为林地。故B正确。
(2)东北地区主要指的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该地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冷湿是本地区最明显的气候特征;矿产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本区的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本区重点发展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我国起步最早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京津唐工业基地。故A错误,符合题意。
(3)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雨热同期,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尤其是肥沃的黑土地,为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多人少,粮食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是东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认为因素。故A正确。
故答案为:(1)B;(2)A;(3)A。
【点评】(1)本题考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判断出山脉名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工业、气候、地形等相关知识,根据教材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东北平原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的有利的自然条件,不要理解成社会经济条件。
47.(2018·襄阳)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下列关于区域景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东北三省山环水绕 B.三江源地区瓜果飘香
C.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D.塔里木盆地黄沙漫漫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黄土高原概况(位置、地形、地貌景观);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有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环绕,有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辽河等河流,所以A正确;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不是瓜果基地,所以B不正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所以沟壑纵横,所以C正确;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是干旱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沙漠,所以黄沙漫漫。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领土南北跨越将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将近60 个纬度。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均存在较大差异。
48.(2018·绥化)忆往昔“北大荒”,看今朝“北大仓”。描绘的是( )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成都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忆往昔“北大荒”,看今朝“北大仓”,描绘的是东北平原中的三江平原,这里曾经是沼泽遍布的“北大荒”,现在开垦为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三江平原因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密,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由于开发过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国家已采取措施重点保护。
49.(2018·龙东)在我国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答案】C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在我国以肥沃黑土著称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人们常说的“黑土地”是指东北平原,“黄土地”是指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红土地”是指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位于南方地区;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故答案为:C。
【点评】中国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仅有的三大黑土区域之一,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水陆交通发达。
50.(2018·大庆)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答案】B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包括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纬度最高、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土壤肥沃,农业发展的不利之处是热量不足。
故答案为:B。
【点评】东北三省位于我国的北部,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山河大势,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51.(2018·连云港)下列现象不属于东北地区的是( )
A.气候冷湿 B.山环水绕 C.黑土广袤 D.千沟万壑
【答案】D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条件与农作物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周围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所环绕,呈现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特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东北地区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52.(2018·衡阳)对东北三省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
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答案】A
【知识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符合题意;
“水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B不符合题意;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指黄土高原,C不符合题意;
“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是指云贵高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东北三省地貌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是答题的基础,属于记忆类知识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