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刘胡兰》第1课时 课件(含视频素材,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刘胡兰》第1课时 课件(含视频素材,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14:36:48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18 刘胡兰
第1课时
第2课时
《巾帼英雄刘胡兰》
第1课时
视频导入
刘胡兰纪念馆
毛主席题词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4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5岁英勇就义,毛泽东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写了挽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记住汉字“刘”的方法:
“刘”是姓氏。文 +刂 = 刘(班级举例谁姓刘?)
左边“文”,右边“刂”,能文能武
书里的历史人物,如刘备、刘邦等
记住汉字“兰”的方法:
丷 + 三 = 兰,羊 –丨= 兰
组词:兰花、兰草
我国古代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左宽右窄,左边“文”的捺变成点,最后一笔竖钩挺直。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用“△”标出生字,用“ ”标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文章
接龙读课文,认读生字。
18 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钱。”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敌人从刘胡兰口中什么都没有得到,恼羞成怒,把她打得鲜血直流。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
敌人把刘胡兰拉到庙门口的广场上,当着她和乡亲们的面,铡死了被捕的六个民兵。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不是共产党员!”她迎着呼呼的北风,踏着烈士的鲜血,走到铡刀前。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十五岁。
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了挽词。
1
2
3
4
liú
lán
pài
bèi
xuè
xiě

bīnɡ
tǐnɡ
shā
liè
兰草
姓刘
派别
棉被
鲜血
拉手
民兵
血淋淋
挺身
杀毒
烈士
刘 兰 派 被 血 拉
兵 血 挺 杀 烈
刘胡兰 反动派 被捕 鲜血
拉到 民兵 血淋淋 挺起
要杀要砍 烈士
liú
lán
bèi
xiě

bīnɡ
tǐnɡ
pài
shā
liè
xuè
后鼻音
区分韵母






开火车识字




猜猜看,这是个什么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草书
行书
简化字
你能猜到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吗?
一头野兽的头部中了利器,尾巴垂了下来,它被杀了。这就是甲骨文“杀”字的字形。小篆以后又加义符殳。本义是打死野兽。《说文》:“杀,戮也。”《论语》:“有杀身以成仁。”
观察下面字典中对“血”的解释,你发现了什么?
血 xiě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多单用,如“流了点儿血”。也用于口语常用词,如“鸡血、血块子”。
血 xuè ①血液,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红色液体(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周身循环,输送养分给各组织,同时把废物带到排泄器官内:~压│ ~泊。②同一祖先的: ~统│ ~族。③指刚强热烈: ~性│ ~气方刚。(读xuè时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贫血、呕心沥血”等。)
多音字:字形一样,读音不同的字。

“血”在口语中读“xiě”(多单用)。

xuè
xiě
①血液。
②同一祖先的。
③指刚强热烈。
义同“血”(xuè),用于口语。
填一填
鲜血直流( )
血淋淋( )
烈士的鲜血( )
xuè
xuè
xiě
用“○”圈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并在后面改正。
随堂练
反动派(pài) 拉手(lā) 姓刘(niú) ( )
血淋淋(xuě) 被捕(bèi) 烈士(liè) ( )
鲜血(xuè) 挺胸(tǐn) 杀害(shā) ( )
·
·
·
·
·
·
·
·
·
liú
xiě
tǐnɡ
1.反动派:是指反对进步、反对社会变革的集团或个人。在课文中,“国民党反动派”是贬义词。
【解释词语】
2.出卖:为了利益做出有利于敌人的事,使国家、民族、亲友等利益受损。文中指的是叛徒把刘胡兰是共产党人的消息告诉敌人。
3.收买:用钱财或者其他好处贿赂别人,使受利用。
4.威胁:用武力使其屈服。 5.牺牲:为了正义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6.愤怒:因极度不满而情绪激动。 7.挽词:哀悼死者的言辞,特指写在挽联上的。 8.烈士: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的人。
朗读课文,用“_____”画出表示时间、地点、人物的词句。
试着用一句话写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把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云周西村抓住了刘胡兰。敌人威逼利诱都没有让刘胡兰屈服,最后她光荣地牺牲了。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亲笔写了挽词。
整体感知
【根据文章填一填】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7年1月12日
云周西村
刘胡兰
1947年1月12日,天阴沉沉的,国民党反动派包围了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关在一座庙里。
环境描写,暗示了不幸的事情即将发生。
刘胡兰被捕的原因。
结合课文想象:叛徒叛变革命的后果是什么?
出卖战友,会引起更多的流血牺牲。
出卖共产党的机密,造成重大损失。








(刘胡兰)
(村民)
(反对)
(村子)
(被捕)
(关门)
(知道)
(士兵)
仔细观察,按字形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独体字:
上下结构:
刘、村、被
关、兵
反、道


不要写成“礻”,最后一笔点要托起撇。
左半部分写紧凑。右半部分写舒展。
“皮”的第一笔是横钩,第二笔是竖撇,第三笔是竖。
指导书写



第一笔是横折,上面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
第一笔是平撇,向左写,第二笔是竖撇,向左下写。
注意木字旁的点和“寸”的点相互避让。



第一笔是点,第二笔是短撇,不要把第二笔也写成点。
先写“首”,再写“辶”,走之旁的笔顺是点、横折折撇、捺。
第一笔平撇不要写的太长。
是撇、点,不能写成点、捺。
课后作业
1.补充笔记。
2.抄写生字词语。
3.课后观看《刘胡兰》相关影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