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 )
A.瓦菲(fēi) 攒射(cuán) 显宦(huàn) 皮辊(gǔn) 博闻强识(zhì)
B.绯红(fēi) 浸渍(zé) 弄堂(nòng) 骷髅(kū) 涕泗交流(tì)
C.青荇(xìng) 团箕(qí) 莴苣(jù) 籼米(xiān) 长歌当哭(dāng)
D.漫溯(shuò) 租赁(lì) 修葺(qì) 天堑(qiàn) 飞船着陆(zh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谍血 琐事 轻歌曼舞 山青水秀
B.舔舐 寒喧 人事沧桑 桀敖不驯
C.噩耗 箜篌 叱咤风云 忸怩不安
D.笙箫 洗涤 和言悦色 陨身不恤
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真正的 ,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他的朋友必是挺身而出,而不是畏缩在某个角落,任由他受欺侮。
②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 高的诗歌作品的。
③学好本民族的语言尚且要花许多力气, 学习另一种语言呢?
A.义气 品位 何况 B.意气 品位 况且
C.义气 品味 况且 D.意气 品味 何况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B.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的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
D.我们公司的灯光设计师,在室内灯光设计大赛中拿过一等奖,他的设计一定会让您的新居蓬荜生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遭遇地震袭击和核危机的日本东北部现有16万多灾民,其中一部分无法获得食物、饮用水、衣物、药品和生活必需品。
B.要是一篇文章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即使文字很不错,也不是好文章。
C.姚明这个名字,对中国球迷谁不熟悉。
D.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佩葛蒂的哥哥是一位心地善良的渔民,他收养了两名孤儿:外甥女艾米莉和侄儿海姆,他俩的父亲都是葬身大海的渔民。
B.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保姆佩葛蒂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做人箴言。
C.《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D.在《颜渊》篇,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至于什么是“克己复礼”,他也有明确的说明,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有一批才气很高的诗人,被称做“七月诗派”。这个诗派的诗,现在还偶被人吟诵。
在纪念阿珑百年诞辰的会议上,“七月诗派”的诗人鲁煤朗诵了《又见阿珑》,声音苍冷浑厚,有回旋的力度。80岁的老人能够有如此激越的声色,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他朗诵的都是普通的句子,没有奇异的词语,可句句打在心头。诗如果是真情的盘绕,就是好的。
鲁煤健谈,至今还恪守着纯粹的诗格,不媚俗,不趋时,缘情而文,因爱而诗。他早期的诗很美,与其它“七月诗派”的诗人一样,受过俄国诗人的影响。作品虽不多,却是在苦海里寻找暖意的波光。那都是从内心里流出来的,不矫情,无粉饰,即便幼稚,也有自己的能量。
他后来的诗,基本都是从这样的惆怅里升腾出来的,忧郁,不屈,果敢。他诗中的一些意象和艾青是接近的,虽然没有艾青那么柔润,但他拒绝京派诗人和海派诗人的精致与灰色,向着太阳的饥渴从来没有消失过。那是时代受难者的吟哦,在大地的荒草和野林间,他犁下了绿色。
鲁煤的可爱还在于他常常解剖自己,比如,抗战刚结束,他就在《忏悔》中写道:
“是我吗,朋友/那忘掉了自己的奴隶身份/在兄弟们被侮辱与损害的灵魂面前/大发绅士脾气的……”
鲁煤的境界是高的。文字虽流于直白,却真实、可爱。通读他的诗,感到他是一名战士,唱的是浑厚的歌。他不屑于和权力及贵族为伍,自我是在时代的烽火里映照出来的,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诗句,显现着历史的心灵投影。
阿珑、绿原、鲁煤等“七月诗派”的诗人,都是才气很高、个性鲜明的人。他们在浑浊的人世间,却有自己的一块绿地,时代狂风的扫荡之后,依然泛出美的色泽。“七月诗派”的诗作,不乏缠绵和爱欲,纯情与崇高,于是有了特别的诗格。他们的诗具有自我的困苦和民族的困苦合而为一的特征。
(取材自孙郁的《诗格》,有改动)
7.下列有关“七月诗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七月诗派”的一些诗人诗作,明显地受到俄国诗人的影响。
B.“七月诗派”的很多诗人,都具非凡的才气和鲜明的个性。
C.“七月诗派”的诗具有自我困苦与民族困苦合而为一的特征。
D.“七月诗派”的诗作,都混杂着缠绵与爱欲、纯情与崇高。
8.下列对鲁煤及其诗歌特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鲁煤曾受俄国诗人影响,不媚俗,不趋时,缘情而文,因爱而诗。
B.鲁煤后期的诗虽然有忧郁,但他拒绝京派诗人和海派诗人的精致与灰色,向着太阳的饥渴从来没有消失过。
C.鲁煤有战士的特点,有崇高的境界,他的诗体现着他的精神,显现着历史的心灵投影。
D.鲁煤的诗歌,都是普通的句子,没有奇异的词语,但充满真情。
9.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举例、引用、对比、反衬等手法,观点鲜明地表达了对“七月诗派”诗歌理想和追求方向的赞同。
B.本文以鲁煤为例,分析了“七月诗派”的特点,指出他们是一批有才气的诗人。
C.作者认为:常常解剖自己,诗歌中有着时代和历史的投影,是“七月诗派”诗歌比较明显的特点。
D.在作者看来,“七月诗派”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他们的诗歌在经过“时代狂风扫荡之后”,依然有“美的色泽”。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注,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目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史记·项羽本纪》)
注:有栎阳逮:有罪相连及,被栎阳县追捕。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籍大喜,略知其意 略:大致。
B.须臾,梁目籍曰 目:眼睛。
C.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勒:统率。
D.谕以所为起大事 谕:告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与籍避仇于吴中 失其所与,不知
B.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 吾其还也
C.梁以此奇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12.下列语句全部表现项羽“有大志,有勇力”的一组是( )
①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③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④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⑤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⑥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③⑥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4分)
(2)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4分)
(3)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日 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年)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4分)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鹰击长空, , 。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 。
(3)但我不能放歌,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
(5) , ,发尽上指冠。
(6) ,就在沉默中灭亡。
(7)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五.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19分)
诗化人生
王兆胜
①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有着不同的人生呢?比如有的人忧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②天上的月亮也不过有几日之圆,天空和大地也不是总充满白昼而没有黑暗,一年四季除了春夏也还有严寒的冬天……自然天地尚且如此,那么,作为它的派生物——人生,也是一样。理解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天地人生的根本的悲剧性,理解了这个世界与人生的先验“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佛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承受苦难”是有几分道理的。如果有了一颗正确对待人生“缺憾”的心灵,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人的人生将是轻松与快乐的。
③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一生辛苦,却身体健康、精神旺盛、生活幸福;有的人一生虽然锦衣玉食,清闲无事,甚至过着寄生的生活,但他们却身心疲累,一脸愁容。这是为什么呢?我想,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他们的“心”累与否。同样,一个人一生是否快乐、幸福,有时主要不是取决于外在有无劳累和不顺,而是主要看他能否有一颗快乐的心,一颗“诗”心。如果能用一颗审美的心灵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
④其实,人之所需无多,庄子《逍遥游》里说:“鹪鹩将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孔子《论语》也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看来,最关键的不是物质的多少,而是“精神”与“心灵”的高度和境界。
⑤有了诗心,就可以与挫折对抗。比如苏东坡,他被放逐到荒僻海南,夏天极其潮湿,秋天阴雨连绵,所有东西都发霉,床柱上还长了许多白蚁;要什么没什么。六十岁的老人,水土不服,无朋无友,寂寞无聊,但他却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失去生活的乐趣与美好的理想。他自己制墨、采药、盖房,同时,抄录了《唐书》、《汉书》,注释《尚书》,编定了《东坡志林》,考定药书,赋诗作词。似乎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将他打倒,因为他总有一颗“诗心”。
⑥当有了诗心,人们也可以体悟大自然的规律和心情。天地一年四季,6c春天繁华,夏天挥霍;当树叶变黄,纷纷飘落,生命就进入了晚秋;而严寒到来,万物将激情收敛珍藏,这就是冬天了。其实,这种更替与人生何异?生命在自然与死亡韵律的和谐上实际上具有一样的节奏。自然生命和人生就如同一首诗,一首有着成长和死亡韵律的和谐诗。通过“诗心”,在发现天地和人生蕴含的诗意后,我们就会进入一种新境界:人生就是一个进程,天地都有生死、悲欢,而渺小的人还有什么困惑和滞碍呢?
⑦通过诗心,人们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力,并将这种生命与自身的生命贯通起来,那么,个体就会感到自己生命的强大。比如,看到一树绿叶,我们不要对其熟视无睹,而应该用诗心去体会。当你的诗心与绿叶的生命接通,那么,在你的意念中一股生命的泉水就会顺着树叶的脉络汩汩流出,直流入你的身心之中。可以设想,在与大自然接通时,人不仅进行了生命充电,同时也在进行精神充电。
⑧诗心就如同和煦的阳光,他不仅能消融冰雪,还可以驱尽黑暗,使人生如明媚的春日,其乐融融。
16.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个意义上”具体指什么?(4分)
答:
17.第③段中画线句子“那么他的人生将总会如枝头上小鸟的歌唱,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是什么意思?(4分)
答:
18.作者认为“诗化人生”的关键是要有一颗诗心。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诗心”所包含的内容。(5分)
答:
19.从全文看,作者从哪些方面说明人生要有一颗“诗心”?请分点简要回答。(6分)
答:
六、(15分)
20、在学校,师生之间有时也有矛盾,你了解老师的心态和苦衷吗?试作换位思考,以老师的视角写一则教师日记。
要求:(1)适当地运用心理描写;
(2)至少使用两种修辞;
(3)要有反问句式;
(4)结构完整,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请以“原来是这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要有波澜,不少于700字。
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答 题 卷
题 号 一、二、三 四 五 六 七 总 分
分 数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二、三(选择题 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4分)
(2)
(4分)
(3)
(4分)
14.(1)
(4分)
(2)
(4分)
15.古诗文填空。(10分)
(1)
(2)
(3) (4)
(5)
(6) (7)
五.(19分)
16.
(4分)
17.
(4分)
18.
(5分)
19.
(6分)
六.20.(15分)
七.(50分)作文
原来是这样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7、D(“都是混杂着缠绵与爱欲、纯情与崇高”与原文“不乏缠绵与爱欲、纯情与崇高)表意明显相异。)
8、D(理解不当,“都是普通的句子,没有奇异的词语”不是说鲁煤的诗,而是鲁煤朗诵的《又见阿珑》。)
(3)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4分)
14、(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4分)
(2)杜甫在诗中表现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意合即可)(4分)
15、(1)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2)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3)悄悄是别离的笙箫(4)皆白衣冠以送之
(5)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6)不在沉默中爆发(7)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1、【写作提示】
“原来是这样”这句话可以放在文章的开头,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或者穿插于行文中间,题目出现的同时也暗示了“点题”。就内容来说,可以写实际生活中的事,也可以写想象中的事;可以写得浅显,也可以写得新奇。关键是要做到叙事要有波澜。在行文过程中,为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设置误会与巧合等,以更好地彰显主题,符合作文要求。
【参考译文】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事的时候,他二十四岁。项籍的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是楚国大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杀害的那位。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的大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项梁说:“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说:“好吧!”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待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可以行动了!”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一百来人。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项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强官吏,向他们说明起事反秦的道理,于是就发动吴中之兵起事了。项梁派人去接收吴中郡下属各县,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对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10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