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8.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综合题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8.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综合题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30 23:01:05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8.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综合题一)
一、综合题
1.(2021·铁岭)读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区域内沿着从A→B→C的方向,年平均降水量逐渐   ,植被从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   。
(2)C位于   盆地,该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采用   运输方式,通过   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   供应紧张的局面,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3)甲地区所产瓜果特别甜,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   ,光照强,昼夜温差   。
(4)乙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该区域中被誉为“天路”的铁路线是   。
(5)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区,其中的“三江”是指   、黄河和澜沧江。我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有   和   。
A.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B.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和   。
A.区域甲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B.区域甲的河流多为内流河
C.区域乙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D.区域乙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答案】(1)西北;减少;荒漠
(2)塔里木;管道;西气东输;能源
(3)高;大
(4)一;青藏铁路
(5)长江;A;D
(6)B;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区域内沿着从A→B→C的方向,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从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2)由图可知,C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管道运输适宜运输液体、气体等流体状的物体,油气的运输,采用管道的运输方式,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3)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气温高,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瓜果特别甜。
(4)由图可知,乙区域为我国的青藏地区,地处我国的第一阶梯,其中有西宁至拉萨的铁路干线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
(5)三江源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藏地区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以上都是我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AD。
(6)由图可知,甲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乙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区域乙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A错;区域甲的河流多为内流河,B对;区域甲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C错;区域乙特有的畜种是牦牛,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D对;故答案为:BD。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2021·辽阳)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山脉名称:A   ,B   。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C地是有“塞外江南”之称的   ,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河流)。
(3)D盆地中分布着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和我国最大的沙漠   。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跨世纪工程   工程,把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答案】(1)大兴安岭;天山
(2)干旱;河套平原;黄河
(3)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气东输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B是天山,该山脉分布有高山草场,发展山地牧业。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C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
(3)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即塔里木盆地,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即塔里木河,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有:环境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不足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3.(2021·贵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2)图中工业地带沿铁路干线A   线分布,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   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答案】(1)陕或秦
(2)兰新;祁连山
(3)海陆因素
(4)干旱;畜牧业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丝绸之路”起点西安,西安位于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由图可知,图中的铁路干线A是兰新线,是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干线,B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祁连山脉。
(3)连云港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年温差较小,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新疆内陆地区,大陆性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4)乌鲁木齐位于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干旱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4.(2021·东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充满无限神秘和生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阵地。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局部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又一辉煌成就。
起点格尔木位于   盆地,终点库尔勒位于   (山脉)南侧。
(2)格库铁路施工难度大,其中青海段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享誉世界。
归纳新疆盛产长绒棉的有利气候条件。
(4)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许多纺织企业纷纷来新疆投资建厂,新疆吸引他们投资建厂的优势有哪些?
【答案】(1)柴达木;天山(山脉)
(2)高寒缺氧;有冻土分布;太阳辐射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等
(3)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强);昼夜温差大
(4)新疆盛产优质棉花;政策优惠;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成本较低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是柴达木盆地。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为天山山脉,因此,库尔勒应位于天山山脉南侧。
(2)青海位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且分布复杂;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因气候高寒,当地生态脆弱;青藏高原上多高山,地势起伏大,以上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
(3)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生长;陆地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快,因此新疆夏季气温较高,利于长绒棉的生长。
(4)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地,在新疆建厂,由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相对于东部地区,新疆经济欠发达,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新疆建厂,有优惠政策的支持。
【点评】(1)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25.7768万平方千米。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并且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量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等现象日趋严重。
(3)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喀什等到地,为我国著名长绒棉产区。这里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有: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较丰富,灌溉便利;多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棉花生长;收获季节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采摘;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杀死病虫害。不利条件:灌溉水源不足。
(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小,主要有地形、水源、土地、原料、燃料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技术、土地价格、政策、市场、劳动力等。
5.(2021·齐齐哈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A是   山,该山脉是   走向。
(2)B是   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它是   沙漠。
(3)下面能够真实反映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的选项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活在新疆的劳动人民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修建的一种特殊引水灌溉工程是   。
【答案】(1)天;东西
(2)塔里木;二;塔克拉玛干
(3)A
(4)坎儿井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结合中国西北地区地理知识,据图判断,A是天山,大致是东西走向。
(2)B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由于距海远,降水少,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修建的一种特殊引水灌溉工程是坎儿井,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点评】(1)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西临帕米尔高原,东接河西走廊。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四周多高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降水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因而形成我国最干旱的地区。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的变化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特点。
(4)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分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6.(2020·铁岭)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其主要成因不包括的一项是   。(填字母代号)
A.深居内陆 B.周围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C.距海遥远 D.靠近大西洋,沿岸有寒流经过
(2)图中的①②③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中   和   (填序号) 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   (河流名称)水的灌溉。   (填序号)是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来自   山脉的冰雪融水。
(3)西北地区自A→B→C自然景观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4)西北地区的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   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答案】(1)干旱;D
(2)①;②;黄河;③;祁连
(3)A
(4)塔里木;西气东输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主要是因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上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故答案为:D。(2)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③是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黄河的灌溉,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3)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即图中A→B→C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答案为:A。(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通过西气东输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这个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点评】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於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都有不少绿洲分布。
7.(2020·云南)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山脉的走向是   。
(2)新疆的地形特征是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油气资源丰富的   盆地。
(3)新疆绿洲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宁夏中卫县草方格沙障的生态作用是____。
A.吸烟除尘 B.降低噪声
C.防风保水固沙 D.治理水土流失
【答案】(1)干旱;东北﹣西南走向
(2)三山夹两盆;塔里木
(3)高山冰雪融水
(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所以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A山脉是大兴安岭,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2)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三山是指最北的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中部为天山山脉,两盆是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油气资源丰富的塔里木盆地。(3)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于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新疆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4)宁夏中卫县草方格沙障的生态作用是增加地面粗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即防风保水固沙。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植被也从草原到荒漠草原,一直到荒漠;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畜牧业;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8.(2020·河南)[西北生态风光无限]暑假,小明乘坐火车沿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下图为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完善旅行见闻。
(1)兰新线连接了   (省)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   。
(3)行经玉门,常可看到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地图发现,河流多为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   (填“内部"或“边缘”)。
【答案】(1)甘肃;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防风固沙,保护道路,防治荒漠化
(3)风能
(4)内流河;边缘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另外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所以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的目的是防风固沙,保护道路,防止沙漠化对铁路的影响。(3)读图可知,B是风能发电机,说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4)读图可知,新疆境内铁路沿着塔里木盆地周边分布,主要是因为盆地内部,降水少,沙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人口与城市分布稀疏;盆地边缘水源多,来源主要是高山上的积雪融水。
【点评】该题以读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和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河流、清洁能源、铁路线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9.(2020·天水) 2019年8月19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对甘肃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从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   、荒漠草原、   的变化。
(2)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   。
(3)河西走廊中部在酿酒葡萄种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A.四季如春,降水充沛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地形平坦,有利于葡萄种植 D.沙粒土壤富含矿物质
(4)“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河西走廊穿过,通过该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   ,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莫高窟位于   市。
【答案】(1)西北;草原;荒漠
(2)祁连山冰雪融水
(3)B
(4)兰新线;敦煌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河西走廊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2)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祁连山冰雪融水。(3)河西走廊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酿酒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4)通过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兰新线,该铁路线自兰州至乌鲁木齐;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
【点评】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10.(2019·梧州)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区域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是新疆南部的   盆地,该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通过   工程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   和山地降水。每年   季,由于没有了补给来源而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
(3)右图为新疆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一坎儿井,修暗渠而不修较容易开凿的明渠是为了避免   ;现代坎儿井的灌溉功能已日渐退化,但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当地人的智慧,很多遗址成为了   资源,实现其新的价值。
(4)根据左图中的信息说明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
【答案】(1)塔里木;西气东输
(2)积雪融水;冬
(3)水资源蒸发;旅游
(4)盆地周围(绿洲附近)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解:(1)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其著名油气田是轮南气田,目前正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可将该地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塔里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绿洲广布,农业发达,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因中、下游河水渗漏蒸发,且由于引水灌溉,水量愈往下游愈小,冬季更加明显,甚至断流。
(3)长期为新疆的居民所利用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是坎儿井,读图可知,坎儿井是地下输水管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蒸发;现代坎儿井的灌溉功能已日渐退化,但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当地人的智慧,很多遗址成为了旅游资源,实现其新的价值。
(4)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新疆的人口、城镇、交通线大多分布于这些绿洲地带。
【点评】(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2)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盆地降水稀少,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 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天然气能源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东部地区持续提供稳定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减少燃烧煤炭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西气东输开发了西部地区的市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有利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
11.(2019·广元)某旅行社推出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到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风情旅游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草原、荒漠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   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2)锡林郭勒的植被主要是   ,这里散养着许多奶牛。一路向西,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沙漠。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   上,人们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了   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在吐鲁番盆地,游客会看到“   ”这种著名灌溉引水工程。
(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   工程把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的局面。
【答案】(1)400;内
(2)草原;荒漠;塔克拉玛干
(3)绿洲;灌溉;坎儿井
(4)西气东输;能源紧张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解:(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毫米以下,草原、荒漠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锡林郭勒气候干旱,植被主要是以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上,人们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在吐鲁番盆地,游客会看到“坎儿井”这种著名灌溉引水工程。(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 西气东输工程把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紧张的局面。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2.(2019·阜新)大学生陈阳,目标是用三年时间靠骑行走遍中国,饱览祖国壮美河山,他于2018年夏季骑行新疆。我们根据他的骑行路线,感悟“大美新疆”,阅读他的日记并帮助他解答疑惑,回答问题。
(1)今天是到达新疆的第一天,吐鲁番可真热啊,最高气温竟然达到46℃。下午参观了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品尝了刚刚采摘下来的像蜜一样甜的葡萄。为什么这里的葡萄这么甜呢?   。“坎儿井”工程量巨大,当地人为什么不采用地表输水呢?   。
(2)今天是翻越独库公路的第五天,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草场上,雪白的羊群与天空的云朵相互映衬,好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回到之前骑行过的内蒙古草原。可为什么当地牧民夏季选择去高海拔牧场放牧呢?   ,他们夜晚是如何解决住宿的呢?   。
(3)库车古称龟兹,这里遗存大量的夯土建筑(用工具捶打沙土,用来建筑房屋)。这些夯土建筑屹立千年不倒,这和当地的降水特点会有怎样的联系呢?   。
(4)罗布人村是我这次骑行的最后一站,这也是我思考人类怎样与环境更加友好相处最多的一天。罗布人曾经用粗大的胡杨做成独木舟,以此打渔为生。今天塔里木河的河水越来越少,独木舟孤独的摆放在岸上。已经是午后,天气非常炎热,可为什么这里的河水冰冷刺骨呢?   ,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
【答案】(1)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地表气温高,蒸发量大
(2)海拔高,气温低;蒙古包(帐篷、毡房)
(3)当地降水少,夯土建筑不易坍塌
(4)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将会导致绿洲萎缩、荒漠化加剧、河湖水量减少、生物种类锐减等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干旱少雨,这里的葡萄这么甜的原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由于这里地表气温高,蒸发量大,当地人采用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其好处是:减少水资源在输送途中的蒸发损失;避免沙漠对河道的破坏、侵吞。(2)由于高海拔牧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当地牧民夏季选择去高海拔牧场放牧;他们夜晚在蒙古包(帐篷、毡房)住宿。(3)库车古称龟兹,遗存大量的夯土建筑,这些夯土建筑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当地降水少,夯土建筑不易坍塌。(4)由于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温度较低,有河水冰冷刺骨的感觉。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地区将会导致绿洲萎缩、荒漠化加剧、河湖水量减少、生物种类锐减等问题。
【点评】根据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进行分析解答。
13.(2019·呼伦贝尔)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推断西北地区沿①→②→③植被的变化是   。原因是   。
(2)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人们在水源较好的河西走廊利用   ,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3)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
(4)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它主要与青藏地区   的气候特征相适应。
【答案】(1)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量逐渐减少(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2)高山冰雪融水(冰雪融水)
(3)牦牛
(4)日温差大(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西北地区沿①→②→③植被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①→②→③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2)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人们在水源较好的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3)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4)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点评】(1) 西北地区东以贺兰山为界,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为界,西界、北界均为国界。包括新疆大部分,甘肃与内蒙古的西部,青海省湟水一带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由于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降水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的变化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特点。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分布广,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3)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自都有自己的优良畜种: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的细毛羊、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牦牛,另外宁夏的滩羊也是我国著名的畜种之一。
(4)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
14.(2018·连云港)读“塔里木盆地图”(图16)和“西北地区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图17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自然景观依次为   、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
(3)塔里木盆地位于   (山脉)以南。
(4)图16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   。
(5)   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答案】(1)草原
(2)干旱
(3)天山山脉
(4)盆地边缘的绿洲
(5)坎儿井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17可知,图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因此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据海远,降水稀少,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
(3)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以南。
(4)读图16可知,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因为这里水源充足。
(5)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故答案为:(1)草原;(2)干旱;(3)天山山脉;(4)盆地边缘的绿洲;(5)坎儿井。
【点评】(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从东西向植被的变化规律,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关键。
(2)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本题考查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理解解答即可。
15.(2018·泰安)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明显的相似性。读新疆和澳大利亚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1)新疆和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都比较显著。新疆地形构成为“三山夹两盆”,图中盆地b是   。
(2)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着面积广大的   气候。
(3)新疆和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都开凿了“井”。新疆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   。
(4)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放牧羊群。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称为“   ”的国家。
(5)新疆和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都很有特色。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答案】(1)塔里木盆地
(2)热带沙漠
(3)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4)骑在羊背上
(5)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配合条件好,自然环境适宜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解析】【分析】(1)新疆地形构成为“三山夹两盆”,图中盆地b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着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
(3)新疆和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都开凿了“井”,新疆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水分的蒸发,流量稳定,可常年自流灌溉。
(4)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放牧羊群,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气候干旱,只有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配合好。
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2)热带沙漠;(3)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4)骑在羊背上;(5)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配合条件好,自然环境适宜。
【点评】本题以读新疆和澳大利亚相关地图为切入点,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的是新疆与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农业、城市分布等,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6.(2018·石家庄)厉害了我的国。阅读图文货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贸易走廊。中国企业运营的瓜达尔港已通航,中巴铁路正在修建中,该铁路力图打通我国西部出海的通道。
(1)新疆喀什位于   盆地西缘,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   等国家接壤,是中国内陆的经济特区,距海   ,气候   。
(2)巴基斯坦紧邻我国   部,境内主要河流是   河,该国地势特征是   。
(3)“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从中东   湾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内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是   ,比绕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航程。
(4)新疆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农产品有(  )
A.茶叶 B.芒果 C.葡萄干 D.稻米
【答案】(1)塔里木;塔吉克斯坦;远;干旱
(2)西;印度;东北高,西南低
(3)波斯;石油
(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新疆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接壤,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距海远,气候干旱。
(2)巴基斯坦紧邻我国西部,境内主要河流是印度河,该国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3)“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从中东波斯湾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内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是石油,比绕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航程。
(4)新疆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农产品有葡萄干等,新疆不盛产茶叶、芒果和稻米。
故答案为:(1)塔里木;塔吉克斯坦;远;干旱;(2)西;印度;东北高、西南低;(3)波斯;石油;(4)C。
【点评】本题考查“中巴经济走廊”沿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地图进行答题较好,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也是时事热点问题,中考常考题型。
1 / 1全国各地区中考地理真题汇集(2018-2022年)4.8.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综合题一)
一、综合题
1.(2021·铁岭)读我国西部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区域内沿着从A→B→C的方向,年平均降水量逐渐   ,植被从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   。
(2)C位于   盆地,该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采用   运输方式,通过   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   供应紧张的局面,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3)甲地区所产瓜果特别甜,主要是由于夏季气温   ,光照强,昼夜温差   。
(4)乙区域地处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该区域中被誉为“天路”的铁路线是   。
(5)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区,其中的“三江”是指   、黄河和澜沧江。我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有   和   。
A.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B.为人类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C.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6)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有   和   。
A.区域甲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 B.区域甲的河流多为内流河
C.区域乙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 D.区域乙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2.(2021·辽阳)读图,回答问题。
(1)填写山脉名称:A   ,B   。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C地是有“塞外江南”之称的   ,是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河流)。
(3)D盆地中分布着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和我国最大的沙漠   。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跨世纪工程   工程,把这里的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了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
3.(2021·贵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起点长安,即现西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2)图中工业地带沿铁路干线A   线分布,工业地带及“丝绸之路”都通过B   山脉北麓的河西走廊。
(3)与连云港相比,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4)乌鲁木齐所在省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适合发展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4.(2021·东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充满无限神秘和生机,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阵地。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局部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12月9日,格库铁路实现全线贯通运营,是中国交通发展史上又一辉煌成就。
起点格尔木位于   盆地,终点库尔勒位于   (山脉)南侧。
(2)格库铁路施工难度大,其中青海段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3)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享誉世界。
归纳新疆盛产长绒棉的有利气候条件。
(4)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许多纺织企业纷纷来新疆投资建厂,新疆吸引他们投资建厂的优势有哪些?
5.(2021·齐齐哈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A是   山,该山脉是   走向。
(2)B是   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它是   沙漠。
(3)下面能够真实反映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的选项是(  )。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C.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活在新疆的劳动人民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修建的一种特殊引水灌溉工程是   。
6.(2020·铁岭)读我国“西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是   ,其主要成因不包括的一项是   。(填字母代号)
A.深居内陆 B.周围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挡
C.距海遥远 D.靠近大西洋,沿岸有寒流经过
(2)图中的①②③三地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其中   和   (填序号) 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   (河流名称)水的灌溉。   (填序号)是河西走廊,灌溉水源来自   山脉的冰雪融水。
(3)西北地区自A→B→C自然景观的变化情况是_____。
A.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草原→荒漠→荒漠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4)西北地区的   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通过   工程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东部地区。
7.(2020·云南)读“西北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西北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山脉的走向是   。
(2)新疆的地形特征是   ;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油气资源丰富的   盆地。
(3)新疆绿洲农业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
(4)宁夏中卫县草方格沙障的生态作用是____。
A.吸烟除尘 B.降低噪声
C.防风保水固沙 D.治理水土流失
8.(2020·河南)[西北生态风光无限]暑假,小明乘坐火车沿兰新线开启了西北之旅。下图为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阅读图文资料,完善旅行见闻。
(1)兰新线连接了   (省)和新疆。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2)兰州至玉门段沿途多见草方格沙障(景观A),其功能是   。
(3)行经玉门,常可看到景观B其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
(4)进入新疆境内,查阅地图发现,河流多为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铁路多位于盆地的   (填“内部"或“边缘”)。
9.(2020·天水) 2019年8月19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对甘肃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河西走廊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从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   、荒漠草原、   的变化。
(2)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   。
(3)河西走廊中部在酿酒葡萄种植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
A.四季如春,降水充沛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地形平坦,有利于葡萄种植 D.沙粒土壤富含矿物质
(4)“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河西走廊穿过,通过该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   ,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莫高窟位于   市。
10.(2019·梧州)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区域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是新疆南部的   盆地,该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是通过   工程输送到能源需求量大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2)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   和山地降水。每年   季,由于没有了补给来源而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
(3)右图为新疆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一坎儿井,修暗渠而不修较容易开凿的明渠是为了避免   ;现代坎儿井的灌溉功能已日渐退化,但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当地人的智慧,很多遗址成为了   资源,实现其新的价值。
(4)根据左图中的信息说明城镇的分布特点是   。
11.(2019·广元)某旅行社推出从锡林郭勒经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到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风情旅游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草原、荒漠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   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
(2)锡林郭勒的植被主要是   ,这里散养着许多奶牛。一路向西,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   。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沙漠。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   上,人们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了   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在吐鲁番盆地,游客会看到“   ”这种著名灌溉引水工程。
(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   工程把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的局面。
12.(2019·阜新)大学生陈阳,目标是用三年时间靠骑行走遍中国,饱览祖国壮美河山,他于2018年夏季骑行新疆。我们根据他的骑行路线,感悟“大美新疆”,阅读他的日记并帮助他解答疑惑,回答问题。
(1)今天是到达新疆的第一天,吐鲁番可真热啊,最高气温竟然达到46℃。下午参观了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品尝了刚刚采摘下来的像蜜一样甜的葡萄。为什么这里的葡萄这么甜呢?   。“坎儿井”工程量巨大,当地人为什么不采用地表输水呢?   。
(2)今天是翻越独库公路的第五天,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草场上,雪白的羊群与天空的云朵相互映衬,好一幅美丽的画卷,仿佛回到之前骑行过的内蒙古草原。可为什么当地牧民夏季选择去高海拔牧场放牧呢?   ,他们夜晚是如何解决住宿的呢?   。
(3)库车古称龟兹,这里遗存大量的夯土建筑(用工具捶打沙土,用来建筑房屋)。这些夯土建筑屹立千年不倒,这和当地的降水特点会有怎样的联系呢?   。
(4)罗布人村是我这次骑行的最后一站,这也是我思考人类怎样与环境更加友好相处最多的一天。罗布人曾经用粗大的胡杨做成独木舟,以此打渔为生。今天塔里木河的河水越来越少,独木舟孤独的摆放在岸上。已经是午后,天气非常炎热,可为什么这里的河水冰冷刺骨呢?   ,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
13.(2019·呼伦贝尔)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推断西北地区沿①→②→③植被的变化是   。原因是   。
(2)西北地区气候比较干旱,人们在水源较好的河西走廊利用   ,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
(3)青藏地区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畜种是   。
(4)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它主要与青藏地区   的气候特征相适应。
14.(2018·连云港)读“塔里木盆地图”(图16)和“西北地区图”(图17),回答下列问题。
(1)图17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自然景观依次为   、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   。
(3)塔里木盆地位于   (山脉)以南。
(4)图16中,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   。
(5)   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15.(2018·泰安)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既有显著的差异性也有明显的相似性。读新疆和澳大利亚相关地图,回答问题。
(1)新疆和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都比较显著。新疆地形构成为“三山夹两盆”,图中盆地b是   。
(2)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着面积广大的   气候。
(3)新疆和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都开凿了“井”。新疆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   。
(4)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放牧羊群。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称为“   ”的国家。
(5)新疆和澳大利亚人口与城市分布都很有特色。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16.(2018·石家庄)厉害了我的国。阅读图文货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北起中国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贸易走廊。中国企业运营的瓜达尔港已通航,中巴铁路正在修建中,该铁路力图打通我国西部出海的通道。
(1)新疆喀什位于   盆地西缘,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   等国家接壤,是中国内陆的经济特区,距海   ,气候   。
(2)巴基斯坦紧邻我国   部,境内主要河流是   河,该国地势特征是   。
(3)“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从中东   湾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内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是   ,比绕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航程。
(4)新疆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农产品有(  )
A.茶叶 B.芒果 C.葡萄干 D.稻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西北;减少;荒漠
(2)塔里木;管道;西气东输;能源
(3)高;大
(4)一;青藏铁路
(5)长江;A;D
(6)B;D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区域内沿着从A→B→C的方向,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植被从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和荒漠。
(2)由图可知,C位于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管道运输适宜运输液体、气体等流体状的物体,油气的运输,采用管道的运输方式,通过西气东输工程输往我国东部地区。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也改善了空气质量。
(3)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气温高,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植物养分的积累。瓜果特别甜。
(4)由图可知,乙区域为我国的青藏地区,地处我国的第一阶梯,其中有西宁至拉萨的铁路干线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
(5)三江源是我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藏地区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以上都是我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AD。
(6)由图可知,甲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乙位于我国的青藏地区。区域乙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A错;区域甲的河流多为内流河,B对;区域甲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C错;区域乙特有的畜种是牦牛,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D对;故答案为:BD。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3)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沼泽和湖泊是重要的调蓄器,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消失,过度放牧,滥砍滥伐也给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的恶化。
(4)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2.【答案】(1)大兴安岭;天山
(2)干旱;河套平原;黄河
(3)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西气东输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A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B是天山,该山脉分布有高山草场,发展山地牧业。
(2)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C地有著名的灌溉农业区“塞外江南”之称的河套平原,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
(3)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即塔里木盆地,分布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即塔里木河,该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即塔克拉玛干沙漠,盆地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大西部的跨世纪工程是“西气东输”工程,该工程对我国东部地区发展的意义有:环境我国东部地区能源不足的局面,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点评】(1)西北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突出的气候特征是干旱,因为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高大的山脉阻隔,使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无法到达此地,所以西北地区大多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典型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其中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西北地区荒漠和草原广布,其中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呈现一点点的绿洲。
(2)塔里木盆地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走廊,位于我国新疆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我发到达此地,戈壁,沙漠广布,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地,绿洲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绿洲主要靠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和城镇大多分布其中,塔里木盆地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地区,不仅缓解了东部地区资源短缺的不足,而且还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
3.【答案】(1)陕或秦
(2)兰新;祁连山
(3)海陆因素
(4)干旱;畜牧业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丝绸之路”起点西安,西安位于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由图可知,图中的铁路干线A是兰新线,是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干线,B山脉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祁连山脉。
(3)连云港位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年温差较小,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新疆内陆地区,大陆性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4)乌鲁木齐位于新疆,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干旱是其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植被以草原,荒漠草原,荒漠为主,适合发展畜牧业。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为我国南北跨度大,因此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量越来越少,气温就会越来越低,同时我国有很多高大的山地阻挡气流,造成山地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又由于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最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大势是“三山夹两盆”,气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降水稀少,多沙漠和戈壁,河流大部分为内流河,自然资源相对丰富,适合棉花和各种瓜果的生长。
4.【答案】(1)柴达木;天山(山脉)
(2)高寒缺氧;有冻土分布;太阳辐射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等
(3)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强);昼夜温差大
(4)新疆盛产优质棉花;政策优惠;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成本较低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1)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我国四大盆地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是柴达木盆地。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为天山山脉,因此,库尔勒应位于天山山脉南侧。
(2)青海位于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之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海拔高,气温低,冻土广布且分布复杂;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白天太阳辐射强;因气候高寒,当地生态脆弱;青藏高原上多高山,地势起伏大,以上不利于大型工程建设。
(3)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晴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生长;陆地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快,因此新疆夏季气温较高,利于长绒棉的生长。
(4)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地,在新疆建厂,由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相对于东部地区,新疆经济欠发达,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新疆建厂,有优惠政策的支持。
【点评】(1)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北北抵阿尔金山脉;西南至昆仑山脉;东北有祁连山脉,面积25.7768万平方千米。
(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并且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生物生长量少,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湖泊萎缩、湿地退化等现象日趋严重。
(3)新疆长绒棉因纤维较长而得名,产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阿克苏、喀什等到地,为我国著名长绒棉产区。这里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有: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山麓地带,高山冰雪融水较丰富,灌溉便利;多沙质土壤,透气性好,有利于棉花生长;收获季节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棉花采摘;冬季气温低,有利于杀死病虫害。不利条件:灌溉水源不足。
(4)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对工业影响较小,主要有地形、水源、土地、原料、燃料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交通、技术、土地价格、政策、市场、劳动力等。
5.【答案】(1)天;东西
(2)塔里木;二;塔克拉玛干
(3)A
(4)坎儿井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结合中国西北地区地理知识,据图判断,A是天山,大致是东西走向。
(2)B位于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该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由于距海远,降水少,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它是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东向西植被出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
(4)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为了解决缺水问题,修建的一种特殊引水灌溉工程是坎儿井,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点评】(1)天山呈东西走向,绵延中国境内1700千米,占地57万多平方千米,占新疆全区面积约1/3。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把新疆大致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
(2)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天山山脉以南,昆仑山脉以北,西临帕米尔高原,东接河西走廊。面积约40多万平方千米,贮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3)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四周多高山,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降水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因而形成我国最干旱的地区。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的变化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特点。
(4)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分布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6.【答案】(1)干旱;D
(2)①;②;黄河;③;祁连
(3)A
(4)塔里木;西气东输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西北地区典型的自然特征是干旱,主要是因为深居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上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故答案为:D。(2)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③是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得益于黄河的灌溉,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祁连山脉的冰雪融水。(3)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广,由于距海洋远近不同,从东到西即图中A→B→C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答案为:A。(4)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并通过西气东输将这里的天然气输送到我国的东部地区,这个工程的实施能够缓解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
【点评】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於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高山山麓地带、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都有不少绿洲分布。
7.【答案】(1)干旱;东北﹣西南走向
(2)三山夹两盆;塔里木
(3)高山冰雪融水
(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发展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1)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所以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A山脉是大兴安岭,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2)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夹两盆,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三山是指最北的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中部为天山山脉,两盆是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尔盆地;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油气资源丰富的塔里木盆地。(3)绿洲是浩瀚沙漠中的片片沃土,出现于终年淡水源不断之处,新疆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4)宁夏中卫县草方格沙障的生态作用是增加地面粗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即防风保水固沙。故答案为:C。
【点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植被也从草原到荒漠草原,一直到荒漠;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畜牧业;新疆太阳辐射强烈,太阳能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于日照时数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长绒棉、甜菜、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杏、桃、梨、葡萄、哈密瓜等水果蜚声中外。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减弱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8.【答案】(1)甘肃;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2)防风固沙,保护道路,防治荒漠化
(3)风能
(4)内流河;边缘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兰新铁路,东起甘肃省兰州市,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山口市。由于新疆深居内陆,距海远,另外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气候干旱,所以火车过兰州后,地表变得干旱荒凉,这里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深居内陆,距海远,受山脉阻挡,湿润气流难以到达。(2)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的目的是防风固沙,保护道路,防止沙漠化对铁路的影响。(3)读图可知,B是风能发电机,说明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4)读图可知,新疆境内铁路沿着塔里木盆地周边分布,主要是因为盆地内部,降水少,沙漠面积广,多为内流河,人口与城市分布稀疏;盆地边缘水源多,来源主要是高山上的积雪融水。
【点评】该题以读西北地区局部示意图及沿途部分景观图和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河流、清洁能源、铁路线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1)西北;草原;荒漠
(2)祁连山冰雪融水
(3)B
(4)兰新线;敦煌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河西走廊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降水从东向西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2)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祁连山冰雪融水。(3)河西走廊深居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酿酒葡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4)通过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铁路干线是兰新线,该铁路线自兰州至乌鲁木齐;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
【点评】河西走廊是中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10.【答案】(1)塔里木;西气东输
(2)积雪融水;冬
(3)水资源蒸发;旅游
(4)盆地周围(绿洲附近)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解:(1)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和天然气,其著名油气田是轮南气田,目前正通过西气东输工程可将该地天然气资源输往东部地区。
(2)塔里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河流经过之处,绿洲广布,农业发达,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因中、下游河水渗漏蒸发,且由于引水灌溉,水量愈往下游愈小,冬季更加明显,甚至断流。
(3)长期为新疆的居民所利用的一种古老引水工程是坎儿井,读图可知,坎儿井是地下输水管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蒸发;现代坎儿井的灌溉功能已日渐退化,但因其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当地人的智慧,很多遗址成为了旅游资源,实现其新的价值。
(4)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新疆的人口、城镇、交通线大多分布于这些绿洲地带。
【点评】(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2)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内陆盆地。盆地水分主要来自西风气流,盆地降水稀少,盆地本身无法形成径流,盆地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河床、渠道及田间渗漏, 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分别约占全国油、气资源蕴藏量的1/6和1/4。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西气东输将西部地区天然气能源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为东部地区持续提供稳定清洁的天然气能源,减少燃烧煤炭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西气东输开发了西部地区的市场,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有利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
11.【答案】(1)400;内
(2)草原;荒漠;塔克拉玛干
(3)绿洲;灌溉;坎儿井
(4)西气东输;能源紧张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及其治理
【解析】【分析】解:(1)线路经过的地方,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400毫米以下,草原、荒漠广布;这里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由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2)锡林郭勒气候干旱,植被主要是以草原为主,畜牧业发达;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在塔里木盆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3)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的绿洲上,人们利用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使这里成了粮棉瓜果之乡。在吐鲁番盆地,游客会看到“坎儿井”这种著名灌溉引水工程。(4)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通过 西气东输工程把天然气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东部地区 能源紧张的局面。
【点评】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递减。自然景观从东到西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为我国最大内流河;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较为发达;石油天然气丰富,著名的有轮南油田。
12.【答案】(1)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地表气温高,蒸发量大
(2)海拔高,气温低;蒙古包(帐篷、毡房)
(3)当地降水少,夯土建筑不易坍塌
(4)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将会导致绿洲萎缩、荒漠化加剧、河湖水量减少、生物种类锐减等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全年干旱少雨,这里的葡萄这么甜的原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由于这里地表气温高,蒸发量大,当地人采用坎儿井采用地下暗渠输水,其好处是:减少水资源在输送途中的蒸发损失;避免沙漠对河道的破坏、侵吞。(2)由于高海拔牧场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当地牧民夏季选择去高海拔牧场放牧;他们夜晚在蒙古包(帐篷、毡房)住宿。(3)库车古称龟兹,遗存大量的夯土建筑,这些夯土建筑屹立千年不倒的原因是当地降水少,夯土建筑不易坍塌。(4)由于塔里木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温度较低,有河水冰冷刺骨的感觉。塔里木河下游水量减少,对下游地区将会导致绿洲萎缩、荒漠化加剧、河湖水量减少、生物种类锐减等问题。
【点评】根据新疆是中国陆地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总面积占中国陆地面积六分之一,边界线长度占四分之一。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与高山环抱、喻称“三山夹二盆”。北部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系;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新疆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气流不易到达,形成明显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差较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为150毫米左右,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1)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量逐渐减少(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减少)
(2)高山冰雪融水(冰雪融水)
(3)牦牛
(4)日温差大(昼夜温差大)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西北地区沿①→②→③植被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是:①→②→③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2)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较远,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旱,人们在水源较好的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的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了灌溉农业。(3)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4)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是藏族人民的传统服饰。
【点评】(1) 西北地区东以贺兰山为界,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为界,西界、北界均为国界。包括新疆大部分,甘肃与内蒙古的西部,青海省湟水一带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西北部。由于深居内陆,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少能够到达,降水少,形成了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自东向西由于离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自然景观的变化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特点。
(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沙漠分布广,农业活动主要分布在有水源出露的地方。这里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所以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形成绿洲。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洪积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耕作。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灌溉便利。
(3)我国的四大牧区是青海牧区、新疆牧区、青藏牧区、内蒙古牧区。我国四大牧区各自都有自己的优良畜种:内蒙古的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的细毛羊、青海和西藏地区的牦牛,另外宁夏的滩羊也是我国著名的畜种之一。
(4)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
14.【答案】(1)草原
(2)干旱
(3)天山山脉
(4)盆地边缘的绿洲
(5)坎儿井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塔里木盆地概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17可知,图中从①到②再到③,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因此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据海远,降水稀少,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干旱。
(3)读图可知,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山脉以南。
(4)读图16可知,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因为这里水源充足。
(5)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绿洲居民所利用,地下暗渠避免了蒸发为绿洲灌农业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故答案为:(1)草原;(2)干旱;(3)天山山脉;(4)盆地边缘的绿洲;(5)坎儿井。
【点评】(1)本题考查西北地区从东西向植被的变化规律,了解降水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关键。
(2)本题考查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4)本题考查塔里木盆地的人口和城镇的分布规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5)本题考查新疆古老的引水工程,理解解答即可。
15.【答案】(1)塔里木盆地
(2)热带沙漠
(3)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4)骑在羊背上
(5)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配合条件好,自然环境适宜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新疆;澳大利亚自然环境;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解析】【分析】(1)新疆地形构成为“三山夹两盆”,图中盆地b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
(2)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有大面积的干旱地区,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着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
(3)新疆和澳大利亚在干旱地区都开凿了“井”,新疆坎儿井的主要作用是避免水分的蒸发,流量稳定,可常年自流灌溉。
(4)新疆和澳大利亚都放牧羊群,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5)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澳大利亚其他地区气候干旱,只有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配合好。
故答案为:(1)塔里木盆地;(2)热带沙漠;(3)不受季节、风沙影响,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4)骑在羊背上;(5)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热配合条件好,自然环境适宜。
【点评】本题以读新疆和澳大利亚相关地图为切入点,以对比的方式考查的是新疆与澳大利亚地形、气候、农业、城市分布等,有难度,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6.【答案】(1)塔里木;塔吉克斯坦;远;干旱
(2)西;印度;东北高,西南低
(3)波斯;石油
(4)C
【知识点】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中东石油的世界地位;南亚的位置与国家;南亚地形、气候与河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解析】【分析】(1)新疆喀什位于塔里木盆地西缘,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接壤,是中国内陆经济特区,距海远,气候干旱。
(2)巴基斯坦紧邻我国西部,境内主要河流是印度河,该国地势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
(3)“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从中东波斯湾经瓜达尔港运输到我国内地的最重要战略资源是石油,比绕马六甲海峡大大缩短航程。
(4)新疆可以通过“中巴经济走廊”大量出口到巴基斯坦的农产品有葡萄干等,新疆不盛产茶叶、芒果和稻米。
故答案为:(1)塔里木;塔吉克斯坦;远;干旱;(2)西;印度;东北高、西南低;(3)波斯;石油;(4)C。
【点评】本题考查“中巴经济走廊”沿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地图进行答题较好,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也是时事热点问题,中考常考题型。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