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测试3: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B
C
A
B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A
C
C
D
A
B
C
二、简答题(26-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6分)
21、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学说 软流 太平洋
22、地球内力 弯曲 断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8、(1)铅笔长度不变 (2)铅笔下端先消失,上端后消失
(3)在球面上 球面 (4)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七上科学期末复习测试3:第3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依据的是( )
A. 麦哲伦环球航行 B. 日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是圆的
C. 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D. 远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
2. 地球内部厚度最大的圈层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地壳 B. 地幔 C. 岩石圈 D. 地核
3.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可以直观地表现出地球整体的表面形态和地理事物的分布。下列四项工作中,有一项工作无法依靠地球仪来完成,凭你的经验,你认为是( )
A. 判断自己在地球上的大致位置 B. 估算太平洋跨越的经度
C. 临摹澳大利亚的轮廓图 D. 了解浙江省境内山脉的基本走向
4. 本初子午线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 欧亚两洲的分界
5. 下列岩石结构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的是(???? ??)?
A.玄武岩???????????B.大理岩????????C.石灰岩???? D.花岗岩?
6. 有关内、外力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风的侵蚀和沙的沉积的结果
C. 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盆地填平,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D. 干旱地区的外力因素是冰川,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
7.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图中最高处海拔不会超过400米 B.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河流的是③
C. 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D. 乙处是山脊,且坡度缓于甲坡
8. 下图中地震要素表示正确的是( )
A. ①震中 ②震源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B. ①震源 ②震中 ③等震线 ④震中距
C. ①震源 ②震中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D. ①震中 ②震源 ③震中距 ④等震线
9. 下列地形类型的形成与流水的冲刷有关的是( )
①珠江三角洲 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③冰斗谷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④流动沙丘 ⑤黄土高原破碎地表 ⑥三峡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②⑤⑥ D. ①③⑤
10. 我国南北距离约5 500千米,东西距离约5 000千米,在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绘制中国地图适用的比例尺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1∶5 500 B. 1∶11 000 C. 1∶60 000 000 D. 1∶6 000 000
11.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A. 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B. 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
C. 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在扩大 D. 2青藏高原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1世纪教育
12. 某地区发现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断其古地理环境是( )
A.珊瑚繁生的浅海 B.辽阔的温带草原 C.干燥的热带沙漠 D.湿热茂密的森林
13. 在地震中,不少遇难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扼杀”了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
A. 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B. 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C.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
D.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
14. 一般认为,火山的喷出物来自( )
A. 地球的软流层 B. 岩石圈 C. 大气层 D. 地核
15.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若在图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图中虚线表示泥石流路线),要快速地脱离危险,选择的最佳逃生路线应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6. 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 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C.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D.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17. 下列地形不属于山区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山地 B. 丘陵 C. 崎岖的高原 D. 盆地
18. 下列关于图中地貌景观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风力侵蚀而成 B.火山喷发形成 C.地壳运动形成 D. 流水侵蚀形成
19. 某考察队沿图中虚线箭头穿过极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向西北,后向东南 B.先向北后向南
C.方向一直为西北 D.方向一直为西南
20. 右图为“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 ②地表森林广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全年降水稀少,年际变化小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简答题(26-27题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36分)
21. 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____________。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漂浮在________层上。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22. 水平岩层在 的作用下,或发生 ,或引发 ,这是地球上山脉或谷地形成的重要原因。
23. 形成泥石流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山区、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但人类的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行为会加剧泥石流的发生。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直接去防止和治理泥石流。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能做一些有益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去配合对泥石流的防止和治理工作,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24. 图幅同样大的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浙江政区图,按比例尺大小划分,属于小比例尺图的是____________ ,所包含信息最丰富的是____________。
25. 读图,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A在C的 方向。
②如果测得图上A、 B间的距离是1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
③填出A、C两地的经纬度数值A: ; C: 。
26. 下面图是光明社区平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图上方向的方法叫 ____________。
(2)图中铁路的走向是 ,明明家在信用社的 方向。
(3)明明家与林林家在地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二家的实际距离为 米。
(4)明明家住农场,由于水果丰收,今年有一笔存款要及时到信用社存起来,他家只有一条乡村路可以较快的到达信用社,请你告诉明明的妈妈该如何走?
27. 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要求。
(1)同学们出发前,在右图中量得周村、赵庄两村落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两村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千米。
(2)同学们首先对两村落进行考查,发现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并发现两村落古民居的房顶坡度较大,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A到B经过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当先行的第一小组到达B地时,后行的第二小组还在A地,此时两小组所在地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8. 读下图,然后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铅笔在水平板上由C移到D时,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 。
(2)铅笔在球面上由A移到B时,你看到的现象是 ___ _。
(3)在大洋上航行的船只离开远去,观察到的现象与上述________(填“在水平板上”或“在球面上”)相似,说明大洋面是________。
(4)本实验能合理地说明地球是________体。
29. 国庆期间,某中学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如图所示.其具体要求如下:
目的地:A地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任务安排:
一组:体验攀岩的刺激,把红旗插在该地区的第二高峰上;
二组:沿河流行进,观察河流两岸的植被状况;
三组:翻越该地区的最高峰。
(1)请在B、C、D三地中帮三组同学分别选择合适的起点, 并说明理由。
(2)图上测量甲乙两山峰之间的距离为2厘米,计算两山峰之间的实地距离
(3)请推测,哪一组最先到达目的地 ,理由是
30.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泥石流分布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据材料一说出我国泥石流的主要集中分布地区
材料二 2008年9月22~27日,四川省先后有12市38个县(市)遭受暴雨袭击,其中9个县(市)出现大暴雨;峨眉山市日最大降水量达159.8毫米;北川县连续5天出现暴雨。地震灾区泥石流频发,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部分地方道路中断,对灾区的恢复重建十分不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四川灾区该次泥石流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为减轻川滇山地的泥石流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应采取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