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四季之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四季之美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14:3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之美
教学目标:
1.认识、会读“怡、凛”等5个生字;认识、会读、写、用“逸、晕”等10个生字;会读写“黎明、红晕、漆黑”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体会作者细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自主预学
1.布置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词、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能熟练地读、认;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搜集关于四时的古诗词。
二:分类学词,朗读展示
1.朗读展示:分组读四个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读一读自己搜集的关于四时的古诗词,感受四季不同景物之美。
2.分类学习字词:黎明 红晕 漆黑 萤火虫 大雁 夜幕 降临 心旷神怡 炭火 火盆 走廊 闲逸 未免
齐读、分组读、自由读生字和词语,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易错字:黎、漆的共同部分是“氺”,不要写成“水”;“夜幕”是黑夜,天空被拉上了幕布一样,所以“幕”是“巾”字底,与“慕、暮、墓”对比记忆;红晕yùn,是多音字。
重点词语意思了解:心旷神怡 闲逸
三:提取概括,理清思路
1.导入:说一说你们眼中四季最美的是什么。
2.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眼中的四季之美是什么。
(1)交流、回答:春天最美是黎明的天空。夏天最美是夜晚的萤火虫。秋天最美是黄昏的归鸦和大雁。冬天最美是早晨的熊熊炭火。
(2)发现结构特点: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
3.共同绘制思维导图:
春天——黎明——东方天空的颜色变化
夏天——夜晚——萤火虫在飞舞、飞行
秋天——黄昏——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声音
冬天——早晨——熊熊的炭火
四:感受四季动态之美
再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四季的美景的?
1.师生交流学习:春天最美的时间是黎明,作者抓住了东方天空颜色的变化去描写:鱼肚色——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随着时间“一点儿一点儿”推移,颜色也在“一点儿一点儿”发生变化。
总结:动态美,这种动是轻轻地、缓缓地
指导朗读:节奏要缓,声音要轻,体会春天黎明时分的安静。
2.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夏、秋、冬之美
小组代表交流、回答:
(1)夏天最美的时间是夜晚,与大众的思维不同,作者用“固然美”转折强调“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最美,作者着重写了“萤火虫”的动作——飞行、飞舞。
点拨:抓住关联词“固然、也有、即使……也有……”体会夏夜的三种不同天气下的景物美。
对比句子,体会作者动态描写的好处:
①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②夜晚,萤火虫在飞行。
(2)秋天最美的时间是黄昏,作者写了乌鸦归巢、大雁比翼而飞、风声、虫鸣等景物,它们也是随着时间变化而不同的:夕阳斜照西山——夕阳西沉。
点拨:作者看到不同的景物,心情是什么样的?——感动,心旷神怡
谈一谈自己看到这些景物时会有怎样的心情。
(3)冬天最美的时间是早晨,作者用“当然美”转折强调“无雪无霜的清晨”手捧火盆的闲适。这里也有时间的变化:清晨——中午。
点拨:想一想自己在寒假的早晨是怎么过的,你眼中的冬日清晨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什么喜欢冬天的早晨?引出作者对“熊熊的炭火”“暖和的火盆”的喜爱。
总结:这三个季节都有动态变化之美,体现了作者对四季的热爱。
3.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四个季节朗读时的语气有何变化。
五:学习写法,迁移写作
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呈现的画面美不美,美在哪。(动态描写,写出了乌鸦归巢、大雁结伴南飞的温馨感)
2.学习这个句子的对景物的动态描写方法,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物。
六:反复朗读,背诵课文
展示四季景物变化的画面,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反复朗读课文,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