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五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试题(图片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2 10: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生物学
一、选择题
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有关叙述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膀胱内的尿液
B.肺泡腔内的气体
C.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D.突触间隙的液体
2.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时,人的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疾病发生
D.内环境稳态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
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4.下列各种现象,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沸水烫手,手立即缩回
B.预备铃响,学生进教室
C.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
D.强光刺激,眼瞬间闭合
5.某人足部突然扎到钉子而迅速抬腿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a
脊髓
钉子
肌肉
A.图示反射弧中,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图示反射孤中,当兴奋到达℃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扎到钉子的强烈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会形成痛觉
D.伤口发生细菌感染时,机体首先发起攻击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6.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会出现静止性震颤(安静时肢体表现出有规律的抖动)、运动迟
缓、精神障碍等病症。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多巴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有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巴胺经过突触前膜释放出来时不会消耗能量
B.多巴胺能够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C.静止性震颤是多巴胺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的结果
D.增强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可以缓解帕金森症状
7.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据此判断激素A,B,
C的化学名称依次是()
注射激素
注射后的反应
A激素
低血糖,甚至昏迷
B激素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
C激素
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A.肾上腺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C.胰岛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
D.生长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
8.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①~⑤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Y④
Y⑤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垂体
睾丸
睾酮
A.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C.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图中④和⑤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9.人体有三道防线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所以我们虽然时刻处于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一般情况下不会被
感染。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流感疫苗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流感,属于特异性免疫
B.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第三道防线在接触病原体后才能发挥作用,可针对特定的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针对性强
10.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了人体正常细胞后,机体免疫系统中的NK细胞会被动员起来并清
除病毒。如图为NK细胞抗病毒机理。据图分析,下列细胞与NK细胞作用机理最相似的是()
抗体
活化的NK细胞
NK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
死亡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树突状细胞
11.如图是对向日葵向阳性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想。该猜想建立的基础是生长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