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2 用药与急救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8.2 用药与急救 导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2-01 14:5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
【学习目标】1.能够区别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2.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些急救的方法。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难点:设计旅行小药箱,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和步骤。
【知识链接】自己家里有哪些常用的药物?哪些是可以根据说明或常识就可以根据病情直接服用,而不需到医院去就诊的 这是为什么?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自主预习 阅读书本86-95页的内容,将书上关键词和重点内容用横线划下来。知识点一:安全用药1.在选择药物时,为保证安全用药,根据病情需要需注意药物的 。 2.药物可以分为   和   。3.处方药是必须凭   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   服用的药物。 4.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凭   即可购买,按   服用的药物;非处方药适用于消费者容易   的小伤小病,简称为   。 5.使用药物前,为确保用药安全,应该了解药物的6.家庭小药箱主要备用一些   药物,例如   、阿斯匹林、黄连素、   和   等,还需要一些   等用品;有的家庭还会配备   的药物。 知识点二:不同情况下的急救方法1.急救中心电话是   。 2.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急救,该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如果病人同时心跳停止,需要同时做  。 [来3.出血体表出血时,可以自行止血的是   出血;经简单包扎可以止血的是   或   出血;需要及时止血,并向医护人员求助的是   出血。 通读本节课的内容完成此项内容。
合作探究 探究:根据已学知识,独立思考下列问题后,再进行小组讨论。1.你能否从使用说明中概括出一些药物保存的基本要求 2无论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只要有效,就可以多服用一些,能加快疗效。这种说法对吗 3.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如何区分 如何止血 你的生活经历中,是否遇到过体表出血的情况 你是如何做的 阅读课本P86-95资料,分析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分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堂检测 1.带有OTC标志的药物适用于( )A.处方药 B.知道药的作用及服用方法C.凭医生处方,方可购买的药 D.可以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2.当有人因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意外事故突然停止呼吸时,可用下列方法进行急救的是( )A.人工呼吸 B.打急救电话 C、 吃药 D.向邻居求救3.出血分为( )A.毛细血管出血 B.内出血和外出血 C.静脉出血 D.动脉出 血4.如果你感冒了,你认为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① 服用上一次感冒没吃完的药 ② 到医院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到医院药房拿药,按医嘱服药 ③ 到药店购买有R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 ④ 到药店购买有OTC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的说明书服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下列情况发生后不能用胸外心脏挤压方法抢救的是( )A.溺水 B.煤气中毒 C.肋骨折断 D.触电6.在一般人的旅行小药箱中没有必要配备的药是( )A.杜冷丁(麻醉药) B.感冒冲剂 C.红花油(跌打、损伤药) D.泻利停7.以下药物不能滥用的是 ( ) A.抗生素 B.激素 C.维生素 D.以上三项8.一般药物说明书上没有说明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那么应该在什么时间服用比较合适( ) A.饭前服用 B.饭后服用 C.随便什么时间 D.晚上服用9.存放几种药物应注意( ) A.放在同一容器里 B.放在阳光照得着的地方 C.放在干燥、避光,幼儿拿得到的地放D.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幼儿拿不到的地方10.下列各项信息中不能从药品标签上获取的是( ) A.作用和用途 B.用法语用量 C.药品有效期 D.吃几次药病能痊愈12.请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①毛细 血管出血 A.红色 a.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②静脉出血 B.鲜红色 b.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③动脉出血 C暗红色 c.从伤口 渗出或像水珠一样流出 订正备注
知识拓展 家庭意外伤的简单处理擦破伤:用清水清洗伤口,涂红药水或碘伏后,贴创可贴或用消毒纱布包扎,也可暴露干燥,结痂自愈。轻微割伤:用清水清洗伤口、压迫止血,用碘伏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如果血流较多,最好前往医院检查伤口深度,及时作进一步处理。轻微烧烫伤:只伤及表皮的烧烫伤,首先应快速将烫伤的部位冷却,可用冷水局部冲洗数分钟。然后对伤部进行消毒,涂烫伤膏,并保持伤部清洁,避免感染及碰撞,一般3-5d后痊愈。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