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2 11:0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食物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标】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2.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生产力的变革,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石器、青铜器农具
石、骨、木、蚌
铁制农具
开始使用并逐步推广
出现灌钢法
制作的农具
春秋战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打制石器
新石器时期
磨制石器、金石并用
石器时代
铁器时代
(数量有限,仍以石、木制农具为主)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犁耕
铁犁牛耕
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并概括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发展历程?
材质:石、木、骨头等—青铜—铁—钢
工艺:打制—磨制—冶炼铸造
趋势:人力逐渐解放;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学派 代表 所处时代 主张或观点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能互相转化;主张“无为”
庄子 战国时期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 孙武 春秋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军备而后动
经济、政治大变革
生产力发展推动了社会整体进步(私田大量出现、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步确立并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逐步确立并发展、法家儒家等思想蓬勃发展)
思想大解放
自主学习二:铁犁牛耕取代石器锄耕,生产力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原始社会末期
东汉、三国时期
唐代
春秋时期
宋代
陶器
翻车
桔槔(杠杆原理)
筒车
高转筒车
变化趋势:
①灌溉装置日益精密 ②人力到自然力
明清
风力水车
自主学习三:阅读教材并概括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的发展历程?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请思考,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力,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并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灌溉工具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2020·江苏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冶金业
【解析】“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迹”,“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表明这时期江西出土的成套的农具并非用于耕地,更多的是发挥礼器的作用,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选C项;材料内容说明江西新干出土青铜农具,没有体现青铜农具最早出现的地区,无法得出青铜农具最早出土于江西新干的结论,排除A项;“更无使用之痕迹”说明这时期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因此无法得出成套青铜农具是否有利于精耕细作的结论,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时间不符,排除D项。
随堂巩固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
中国 原始社会 ①新石器早期 ②新石器晚期 ----小件青铜器 陶器
圈厩;
马槽;
弓箭
先秦 ①有限青铜农具 ②战国铁农具推广 桔槔----杠杆原理 秦汉—明清 南北朝----灌钢法 唐朝----曲辕犁(标志步犁定型) ①东汉末----翻车 ②唐朝----筒车 世界 ①青铜农具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 ②小亚细亚率先冶铁 古埃----杠杆原理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
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
汉·画像砖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自主学习四:阅读教材并概括中国古代纺织工具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已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后期已用陶纺轮纺线
汉代已用纺车纺纱、复杂精密的提花机来织出各种花纹图案
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和技术,纺织机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棉布逐渐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历史常识】陶与瓷哪个产生更早? 你知道它们的差别吗?
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采用黏土制陶,用800℃—1000℃烧制,成品质地疏松吸水性高。
瓷:商至东汉晚期,原始青瓷就已产生,采用高岭土制瓷,用1200℃以上高温烧制,成品质地细密吸水性低。
二、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自主学习五:阅读教材并概括中国古代陶瓷工具的发展历程?
手工控制形状,陶器的圆度不理想
坯车
不仅能制成圆形坯件,而且通过调节坯车转动的快慢控制坯件的薄厚
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南朝)
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唐宋)
匣钵
支钉
劳作方式 特点 代表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
春秋晚期前的劳作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式劳作
积极:①提供了小农家庭的生活必需品,保证了小农家庭的自给自足,有利于社会 稳定,也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税源。
局限:②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难以产生持续性的技术革新,在近代以后产生不良影响
结合课本P22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劳作方式 特点 代表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庄园式劳作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工具简陋;
春秋晚期前的劳作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①劳动者集中劳作,被束缚在土地上;
(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劳动具有强制性)
②生产力低下;
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古希腊罗马的家庭式劳作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奴隶制庄园
中古西欧的庄园
中国魏晋南北朝的坞堡(田庄)
试比较家庭式劳作与庄园式劳作的异同:
相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民都受地租的盘剥;
不同:劳作方式不同:一家一户家庭式劳作;集中劳作。
农民积极性不同: 相对较高;缺乏。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西晋末年戎狄盗贼并起,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屯聚坞堡,据险自守,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人大量坞堡建立的原因?
①劳动者人身依附于庄园主,劳动具有强制性;
②自给自足;
③宗族集团为核心;
④自带一定的武装力量,割据一方;
①五胡内迁,战乱频繁,为防游牧民族侵扰;
②政权更迭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③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招抚流民,割据自立;
④生产力不够发达;
1.魏晋时期坞堡的特点: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种类 特点
家庭式劳作 (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 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传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作坊式劳作 (拥有某种手工工艺) 民营作坊 官营作坊 经营形态 生产经营模式 产品及流向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民间私人经营
家庭副业
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
民间消费的产品
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不在市场流通
主要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出售
明中叶前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手工业最高水平;阻碍民营手工业发展
明中叶后,在一些部门,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生产关系
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鸦片战争之后逐渐瓦解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家庭式劳作
手工作坊
手工工场
机器大生产
(工厂)
手工劳动(零碎分散)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根据图片,试归纳劳作方式的发展趋势?
1.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铁制农具 C.筒车 D.曲辕犁
2.右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B.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相当重要 D.中国的丝织业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3.考古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四百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  )
A.奴隶制集体耕作 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石器 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 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
4.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在古希腊罗马历史上,氏族部落解体以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也日渐普及。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
A.交流使小农经济成为东西方当时主流的生产方式 B.东西方家庭生产模式的出现均源于生产力的进步
C.亚历山大帝国的远征推广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模式 D.男耕女织的分工构成东西方农业生产的最初形式
随堂巩固
随堂巩固
材料一 “耕读传家 ”“耕读结合 ”这一现象存在于几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它的形成与古代农耕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密不可分。春秋时期墨家成员既从事教学也从事劳动生产,他们崇拜的是大禹“沐疾风,置万国 ”“形劳天下 ”的刻苦精神;宋代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率领弟子开山造田,聚粮筑室,相与讲习。明代著名理学家吴与弼长期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者甚众,其学生一日未早起,他便大声斥责说“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程颐)门下?又何从到孟子门下? ”耕读结合的价值取向彰显了劳作教育的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改编自胡青《耕读——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材料二 1949年新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 “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 ”将“爱劳动 ”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1954年,因轻视体力劳动的思想仍普遍存在,部分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不愿毕业后成为劳动者,对无法如愿升学产生不满。在此背景下,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提出要加强劳动教育,提高生产技术水平。……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右倾思想和教条主义,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中共中央首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的教育方针。
材料三 2015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使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强调劳动对五育的促进功能,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教育全属性的机制,对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进行了肯定。
——改编自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 “耕读结合 ”现象长期存在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劳动教育地位的变化,并简评其影响。(10分)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从当前我国重视劳动教育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5分)
(1)原因: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耕读中的勤劳刻苦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耕读结合符合理学修身养德的价值观;耕读结合有利于扩大教育的社会基础;封建政府重农政策的影响;
(2)变化:劳动教育由培养国民基本公德到成为教育方针的中心内容,地位明显上升。 影响:有利于扭转歧视体力劳动者的观念;有利于树立劳动光荣和吃苦耐劳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技术人才;但受到当时政治上左倾思想的影响,过度强调劳动教育的比重会影响文化知识的学习时间。
(3)劳动教育应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结合;劳动教育应该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同发展,发挥综合育人功能;劳动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
本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