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诗意青春,笔下生辉——学写新诗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诗的国度。从唐诗宋词到五四新诗,从现代派朦胧诗到当代现实主义诗作,优秀的诗歌作品,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诗 歌
诗歌,是一种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韵律和节奏的文学体裁。
疑问:
诗歌 = 散文化句子分行撰写?
= 多组对称的排比句?
现代诗歌创作要求
【基本特征】
情感:突出 浓烈
意象:鲜明 具体
韵律:优美 和谐
语言:凝练 含蓄
【格式要求】
要分行分节,
可以依句分行分节,
也可以依内容分行分节。
大多还要讲求押韵。
【文段1】
青春是带有色彩的风。它飞到空中,顺轨迹找到了足球,将足球染上青蓝色;它飞到地面,顺大路找到了绿茵场,将绿茵场染上金黄色;它飞到场中,顺气息找到了我,将我的心染上赤红色;青春是带有色彩的风。
【文段2】
青春是带有色彩的风
它飞到空中,顺轨迹找到了足球,
将足球染上青蓝色
它飞到地面,顺大路找到了绿茵场,
将绿茵场染上金黄色
它飞到场中,顺着气息找到了我,
将我的心染上赤红色
青春是带有色彩的风
思考:(1)文段1和文段2有什么区别?
(2)你觉得文段2是诗歌吗?
一、诗歌要有意象
意象:指蕴含着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或事物。其本质是“物”,有情感的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意象还与其主观情感之间有无法割舍的联系。
①诗歌离不开意象。比如: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是将毛泽东主席名句改写成的,这不是诗,最多只能是格言,因为其中没有意象。
②诗歌里的意象要能给人以美感。比如:我像爱读金庸小说/那样爱你,我像爱电脑游戏/那样爱你。这样的诗句缺乏美感,失去诗意,因为其中的意象不能给人以美感。
③广泛展开联想,大胆地想象。
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靠新奇大胆,不受生活原型的约束而取胜的,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如果局限于生活经验的限制,把诗句改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就只是描绘了一种现象,平淡无奇。创造想象要以奇取胜,更要以饱满醇厚的感情取胜,二者缺一不可。
2.如何选择意象
(1)意象求极限
一颗小石头,无限放大就是一座山,再放大就是整个西藏。如海子: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一颗种子,对它求生长的极限,放大就是一朵花,对花求极限,就有整个花园。
如:穿花裙子去田埂转一圈/便带回了一整座花园
(2)意象替换
如“电梯在下行” 把“电梯”换成“紧绷的神经”,电梯下行就有了意义和氛围
如武汉大学的三行情书第一名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
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3)并置式组合:
是把表面上看来跳跃很大,一般人认为是互不相干的意象,由诗歌作者内在感情体验将它们联结起来。读者几乎直接读不到诗人隐藏很深的情感,需要读者透过这些并置的意象系统来咀嚼它的深意。这是现代朦胧诗、意象诗比较常用的组合方法。
诗人把花蕾感觉为“笑”“爱”“酒”“理想”“心”,这是非常独特的诗美体验,当诗人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时,具象的花蕾与一些抽象的情绪情感连接了,5种意象的并列,把一种对青春的礼赞作了突出的渲染。
一首题为《蕾》的诗歌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的心/”
(4)交错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意象交错组合,给人的启迪比一般的陈述更为显豁与深刻。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杜甫),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
何宜陵《变迁》
“田野上的花/
被爱她的人/
关进珐琅瓶蓝色的围墙/急流中的船/
被嬉戏的浪/
搁置在金色的沙滩/
在一部人间的喜剧里/
在一部人间的悲剧里/”
(5)突反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诗歌写作者先从一个核心意象出发,围绕它组合一些层层推进的相似的意象,待诗歌意象的渲染做足后,最后推出一个相反的意象,形成先扬后抑、先虚后实的诗歌情境,而最后一个意象,才是这首诗的真正旨趣。
《—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过客
(二)诗歌要有情感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激发诗情和灵感,需要生活的体验和积累,需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闻一多的《红烛》与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于不同时代,风格也不相同,但都能感受到诗人炽热的情感。如果我们平时多关注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不期而至,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卜聪《萤火虫》
你是那么渺小
在黑夜里奔跑
……
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
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
诗人在诗的最后感情饱满的一句“可尽管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也要让黑夜多一点亮光”──对奉献者发出了深情的讴歌。
三、诗歌要有音乐性
诗歌的音乐性来自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诗歌写作要安排好韵律和节奏,以适合所表达的情感意蕴。否则,诗作就会缺少韵味。在写作时,韵律和节奏的安排要与情感的表达相统一。写好后还要反复朗读,边读边改,以期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为了让诗歌更具音乐性,适当押韵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教室的窗》中有这么一节:
教室的窗
内外两个样
它不允许(我那么)迷茫
我要远航
在滚滚长江(中)逆流而上
《雨巷》节选 戴望舒 韵律优美和谐 赏析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寒漠、凄清,又惆怅。
全诗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加强了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每行字数不一,句式参差,长句隔行重复韵脚,短句切断词句关连;形成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像一首轻柔沉思的小夜曲在回响。
《再别康桥》节选 徐志摩 韵律优美和谐 赏析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声韵和谐。诗歌首节奏响了全诗的主旋律,乐曲轻盈柔和,表达了诗人留恋惜别的情绪。结尾主旋律再次奏响,但已无忧伤而是更加坚定和充满希望,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洗礼后的洒脱情怀。诗歌随情感变化而更换韵脚,顺节奏变化而巧用叠词,体现了新月诗派“三美”中的音乐美。
比较一下两组诗歌片段,并鉴赏其韵律优美和谐的技巧。
片段三
中学时,
一件红色的志愿者衣服,
一个高大的成熟小伙子,
穿上了它。
带着这块红色,
做着微不足道的志愿服务。
一天下来,手脚无力,
军训时,
一顶红帽子,
陪着我,
熬过了最难的七天。
为我遮阳,为我挡雨,
让我变得更坚强,更有毅力。
片段四
中学时,
红色
是一件宽宽的衣服,
志愿服务是它的归属。
穿上它,
我满载幸福踏上归途。
军训时,
红色
是一顶小小的军帽,
严于律己是它的口号。
戴上它,
我收获坚韧一展雄韬。
赏析:
两首以回忆学生生活为主题的诗歌,片段三因没有在韵律和句式上做艺术处理,读起来稍显寡淡,片段四则朗朗上口,富有韵律节奏之美。
好诗的语句是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深、最美、最能击中人心灵,冲击人视听美感的语句。要学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呼告等修辞手法来描绘画面。
四、诗歌要巧用修辞
诗歌借助意象表达情感,新奇的比喻、拟人、通感等是诗歌得以形象化、丰富诗歌意境的手法。
如《沁园春·长沙》中上片与下片中的怅问、回答,巧妙地将上片写景与下片回忆联系起来,深化了主旨;排比是诗句铺叙描摹的手段,使句式整齐,内容丰富而有抒情性.
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用一系列场景描写了大堰河劳动的细节,表现了大堰河的勤劳善良。
对于各种修辞手法,本单元的诗歌中都有精彩的句子,要反复揣摩品味这些诗句,并尝试仿写。
仿照下列例子,从月、蛙……中选取一个作为意象,写一首小诗。
示例: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参考:(1)云端的月,你遍洒光华时,夜晚便亮了。
(2)池塘的蛙,你自鸣得意时,天地便小了。
课后作业
主题:青春、生命、理想、等;
具体要求:不少于14行;可以4节一行,也可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不押,题目自拟。
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写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