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我家买新房了:《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实践操作和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合作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了解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认识、理解面积的意义,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认识并建立常用面积单位表象,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发展。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体验、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现在大家思考一下:如果咱们要在这两个图形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幅作品?为什么?生1:我想选择小的那个,因为它的面小。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师:你们都在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出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有趣的数学学习之中,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直观感知物体的表面有大小之分。这样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合作探索
(一)初步感知,理解面积的概念。
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数学课本的封面,课桌的表面,铅笔盒的表面。谁的面的面积比较大?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我们叫做物体的表面。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刚才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面积,那么图形有没有面积呢?
2、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它们有没有面积呢?生回答:上面一行的图形有面积,因为它们是围起来的。下面一行的图形没有围起来,因此没有面积。
师:涂色部分就是它们的面积,也就是说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3、概括面积的意义。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用脑思考等多种感观参与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拉近了本课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比较面积的大小,引发质疑。
1、引出问题,探究比较面积的办法
师:现在我们来一起看一下黄色纸片和红色纸片谁的面积比较大?
师:你能直接比较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吗?生:不能确定谁的面积比较大。看来我们用观察法是很难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的,那如何进行比较呢?生:两个图形重叠起来看一下,黄色纸片的面积比较大。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红色纸片和蓝色纸片谁的面积比较大?生1:不能比较出来。生2: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下来,然后再拼起来比较.师:像刚才同学说重叠起来比较的方法叫重叠法。师: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用拼摆的方法。
小组合作
先独立思考,然后组内合作,充分利用手中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来解决和验证自己的想法。(2)组长合理分工,组内交流想法,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测量的结果。生汇报交流生1:我们小组是用大正方形摆的,长方形用了15个大正方形,正方形用了16个大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生2:我们小组是用小正方形摆的,长方形用了60个小正方形,正方形用了64个小正方形,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生3:我们小组是用圆片摆的,长方形用了15个圆片,正方形用了16个圆片,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大。
师:刚才我们发现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有的是用圆形摆的,有的是用正方形摆的,都比较出了正方形比长方形的面积大。你认为这两种形状的哪种更合适?为什么?生:正方形更合适因为圆形的有空隙,不能全面地把所有的面积表示出来。师:那么都是用正方形去拼摆,为什么使用正方形的个数却不一样?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折、剪、拼、摆等多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学生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在操作过程中,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为高年级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铺垫,既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引起质疑,感受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三.认识面积单位。
师:太捧了,你们想得和数学家想的一样,为了方便,需要统一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板书),像测量长度有长度单位,测量面积就要用到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板书)。
认识1平方厘米(师拿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的小正方形)
师:大家来看,这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可以用cm2来表示。板书:cm2师把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师:下面请拿出学具,找到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仔细看一看。师:现在请闭上眼睛想一想,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有多大。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哪些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1: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2: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生3:键盘上一个按键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身上的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生:钮扣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平方厘米,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方式让学生清晰地建立起1平方厘米的表象。渗透面积单位的学习方法,为后面学习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做铺垫。】
认识1平方分米
师:下面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表面的面积。生:啊
师:快来说一说,你啊什么?生:太麻烦了!师:都感觉太麻烦了是不是?确实,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是用来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的面积的,稍微大点的物体的面积,我们就可以用这个面积单位来测量了(拿出1平方分米),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分米,你知道,这个面积单位是多少吗?生:1平方分米师:对,就是1平方分米。还可以表示为“dm2”。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你能不能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生:开关面的面积 师引导验证:老师告诉你,我人虽然长得小,但是手却不小,一个成人手掌面的面积大约就是1平方分米。现在老师用手掌面再和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师:估一估课桌面的面积,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验证。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扶着让学生认识平方分米平,通过找生活中的1平方分米来加深表象。】
认识1平方米
师:现在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可以用哪个面积单位?生:平方米师:谁能说说,1平方米是多大?该用什么字母表示呢?生: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用m2表示。
师:大家来看,这就是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用m2表示。(板书)(展示1平方米的红纸)师:现在大家来估一估黑板面的面积。
生:3平方米。师:同学们说和是太棒了!那你估一估我们大屏幕面的面积吗?生:4平方米。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为什么都是测量面积,为什么还要三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呢?一个面积单位不行吗?同学们思考一下。生:不行,因为不同的物体表面的面积用的面积单位不同,比如说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面的面积就要用平方厘米,测量比较大的物体的面积就要用平方米。
师小结:看来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面积单位去测量你所想知道的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我们通过重叠比较、拼摆的方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通过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等活动认识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1平方米,其实面积单位不止这三个,比如要量全国的土地面积,那就需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来认识它。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质疑,让学生了解到用平方厘米测量较小物体表面的面积,像课本封面的面积、书面表面的面积要用平方分米作单位,而像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则需要用平方米为单位。使学生体会到各个面积单位存在的必要性。】
四.实际应用,巩固提升
1、下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最小?练习时,让学生思考怎样比较,明确只要分别数出每个图形包含的小方格数就可以了,然后让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的。不满一格的,按半格数。
2、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明的大拇指的指甲盖大约是1()(2)数学课本的封面大约是2()(3)一个操场的面积大约是800()(4)黑板的长是4()(5)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6)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先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有多大,再估计题目中所提供的物体表面的面积,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填在括号里。尤其是要让学生区分一下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3、小明的数学日记。
清晨,我从面积是2平方厘米的床上起来,拿起牙刷刷牙,吃完早饭来到学校,在600平方分米的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看到鲜艳的50平方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旗杆上,心里真高兴。回到50平方厘米的教室,坐在24平方厘米的课桌前准备上课。让学生改正出现的错误,并且以后要根据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再一次借助已有的基本活动经验加以提升,巩固了面积单位在头脑中的建立,使学生的已有的面积单位的表象变得灵动起来,做到学以致用。】
总结提升
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面积,知道了常用的面积单位,学会了用观察法、重叠法、拼摆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这将在我们以后的几何学习中经常用到,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