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兴旺(xìng) 宿舍(shè) 融化(róng)
B.浸入(jìn) 鲤鱼(lí) 柔软(luǎn)
C.欣赏(xīn) 膝盖(xī) 螃蟹(xiè)
D.侧面(cè) 树梢(xiāo) 来临(lí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挡住 视线 恼袋 B.花坛 显得 挡住
C.苍翠 柔软 药财 D.巨大 保库 名贵
3.“美餐”的“美”在这里的意思是( )
A.美丽 B.令人满意的 C.使……美丽 D.得益
4.“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各占一半 B.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C.西沙群岛海水很多 D.西沙群岛的海里水和鱼一样多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关键语句来写话,可以让读者更好更快地理解主要意思。
B.关键语句一定要在一段话的开头。
C.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6.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键句的是( )
这里不仅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珍稀的花。这里的果子也很多。香蕉、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
A.西双版纳是花的海洋。 B.西双版纳是果的海洋。 C.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
二、填空题
7.读拼音,写词语。
chū xià zāi shù cāng cuì zǔ guó yú mín
( ) ( ) ( ) ( ) ( )
mǎn zài fēi wǔ zhěng jié jiē dào chéng qún jié duì
( ) ( ) ( ) ( ) ( )
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大花坛 ( )地流着 ( )的枝叶
( )的条纹 ( )的地方 ( )的树林
9.按要求回答问题。
螃 蟹 蝌 蚪 飞蛾 鲤鱼 鲫鱼 鲨鱼
(1)左边一栏加横线字的部首都是_______,带有这个部首的字还有_______和_______。
(2)右边一栏加横线字的部首都是_______,带有这个部首的字通常表示和_______有关。这样的字还有_______和_______。
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
(2)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
(3)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
(4)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
(5)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
1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五光十( ) 各( )各( ) 成( )( )队 高( )不( )
瑰丽无( ) ( )辈辈 物产( ) 风景( )
(1)以上四字词语中,含有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
(2)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
(3)仿照画“﹏﹏﹏”的词语,再写一个AABB式的词语: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花展会上我看到了___________的花,真漂亮。
②每当夜幕降临,___________的街灯就会亮起来。
③鱼___________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④西沙群岛一带海水.___________,瑰丽无比。
⑤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___________生活的地方。
12.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在《望洞庭》这首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我还能写出其他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暑假期间,妈妈带我游览了杭州西湖。在看到西湖晴天与雨天的美丽景色后,我不禁感叹:“怪不得苏轼会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赞美西湖啊!”
(3)在看到天门山那江水回旋的壮观景象后,我不禁吟诵起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西沙群岛的每个地方有什么特点?看图,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海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各样的鱼。
在你眼里,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填一填。
( )的西沙群岛 ( )的西沙群岛
三、语言表达
14.句子练习。
(1)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场上怎么能大声喧哗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5.本段中“宿舍”一词中的“舍”读作____。在“舍得”一词中“舍”读作_____。
16.文段划线的语句中,形容小兴安岭树木青翠茂盛的词语是______;体现枝叶很密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17.文段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
18.“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话中用得最巧妙的是“______”字,这个字形象地说明了小兴安岭的雾______(很白很美 很多很浓)的特点。
19.这段话写出了小兴安岭______(季节)的景色,这时候小兴安岭的特点是_______。
20.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21.这一自然段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草地和野花等景物,写出了_____。
22.“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一个“封”字表现了( )
A.树木太多,挡住了人们的道路。 B.树木枝叶繁茂,又密又厚的样子。
23.“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浸”字用得妙,让我们感受到( )
A.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B.小兴安岭的雾少而稀,有一种朦胧的美。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花坛里种了十来种花,有红石榴、石蜡红、月季红、鸡冠花……
每年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朵朵盛开。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红菊花。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挺神气。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朵朵红菊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
望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花朵,我猛然间想起,要是没有园丁叔叔的劳动,哪有这么美丽的花朵啊!
24.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25.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文中抄出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三自然段共有( )句话。用“ ”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8.文中有几处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写,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9.习作。
你对自己的家乡熟悉吗?请你把自己的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同学们吧!写美景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分清主次,再抓住景物特点,语句合理、通顺。题目自拟,字数3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考查字音。
A.兴旺(xìng——xīng):兴盛;旺盛。 兴xīng:1.兴盛;流行。2.使盛行。3.开始;发动;创立。 兴xìng:兴致;兴趣。
B.鲤鱼(lí—— lǐ)鱼名。身体侧扁,背部苍黑色,腹部黄白色,嘴边有长短须各一对。肉味鲜美。生活在淡水中。
柔软(luǎn——ruǎn):软和;不坚硬。
C.完全正确。
D.树梢(xiāo——shāo):树的末端。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错误,恼袋——脑袋,“脑袋”指的是“头部”。
B.正确。
C.错误,药财——药材,“药材”指可做中药的原料。
D.错误,保库——宝库,“宝库”珍藏贵重物品的地方,多作比喻用。
故答案选B。
3.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字。
美餐:指味道鲜美而质量高的饭菜;亦指十分满意地吃。美:令人满意的。
4.B
【详解】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和对句子的理解。
夸张的修辞手法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联系实际可知,西沙群岛的海里不可能一半是水,一半是鱼,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强调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
5.B
【详解】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
B.错误,关键句指中心句,中心句可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其位置一般在段首或者段尾。找中心句首先要理解文段的大致内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中间。
6.C
【详解】考查补充句子。
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这样的句子指的就是关键句,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找到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找关键句首先要理解文段的大致内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本段写了西双版纳的花有芍药、美人蕉、紫罗兰,还有许多珍稀的花。西双版纳是的果有香蕉、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梢,紧紧围绕“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来展开的。
7. 初夏 栽树 苍翠 祖国 渔民 满载 飞舞 整洁 街道 成群结队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夏、栽、翠、载、舞、整、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美丽 淙淙 密密层层 彩色 可爱 茂密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搭配。
结合题干的含义进行分析,注意符合题干的要求,合情合理即可。
“大花坛”可以搭配:漂亮的大花坛、美丽的大花坛、好看的大花坛
“流着”可以搭配:静静地流着、缓缓地流着、哗啦啦地流着、汩汩地流着
“枝叶”可以搭配:茂密的枝叶、嫩绿的枝叶、繁盛的枝叶
“条纹”可以搭配:漂亮的条纹、复杂的条纹、五彩的条纹
“地方”可以搭配:宽敞的地方、狭小的地方、宁静的地方
“树林”可以搭配:茂密的树林、葱郁的树林、静谧的树林、幽静的树林、沉寂的树林、广阔的树林。
9. 虫 蚂 虾 鱼 鱼类 鲜 鳞
【详解】考查部首以及给字按部首归类。
(1)“螃、蟹、蝌、蚪、蛾”的部首都是虫字旁。其中螃、蝌、蚪、蛾是左右结构,蟹是上下结构。以虫字为偏旁部首的字还有蜘、蛛、蚯、蚓、蚂、蚱、蜻、蜓、蚂、蚁、蝙、蝠、蛇、蝌、蜕、蝈、虾、蝴、蝶、蝉、蛙等。带虫这个偏旁部首的字通常说明这个字和昆虫、小动物有关。
(2)“鲤、鲫、鲨”的部首都是鱼字旁。其中“鲤、鲫”都是左右结构,“鲨”是上下结构。以鱼为偏旁部首的字还有鲜、鲁、鳞、鲤、鲫、鲸、鳍、鳃、鳌、鲈、鳜、鲑、鲧、鲲、鲱、鲵、鳟、鳔、鳝、鲷、鲶等。带鱼这个偏旁部首的字通常说明这个字大多与鱼类有关。
10. 喧哗 茂盛 洁净 理会 观赏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
(1)喧闹:指喧哗热闹。近义词是“喧哗”。
(2)茂密:指(草木)茂盛而繁密。近义词是“茂盛”。
(3)干净:指没有尘土、杂质等。近义词是“洁净”。
(4)理睬:答理;过问(多用于否定)。近义词是“理会”。
(5)欣赏:指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近义词是“观赏”。
11. 色 种 样 群 结 低 平 比 祖祖 丰富 优美 高低不平 五光十色 明明白白 各种各样 五光十色 成群结队 五光十色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祖祖辈辈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补全词语以及选词填空。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
成群结队: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高低不平:路面高低不平,险峻难走。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无与伦比。
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世世代代。
物产丰富:出产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
风景优美:风光景色美好。
(1)高低不平:路面高低不平,险峻难走。句子的“高”和“低”是反义词。
(2)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
(3)“祖祖辈辈”是AABB式,类似的词语有:平平安安。
(4)①花展会上我看到了多种多样的花,真漂亮。故选“各种各样”。
②每当夜幕降临,色泽鲜艳的街灯就会亮起来。故选“五光十色”。
③鱼一群群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故选“成群结队”。
④西沙群岛一带海水,色泽鲜艳,花样繁多,瑰丽无比。故选“五光十色”。
⑤西沙群岛风光景色美好,物品种类多,是我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故选“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祖祖辈辈”。
12.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并填空。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望洞庭》,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皓月银辉之下,青翠的君山与清澈的洞庭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后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湖水比作白银盘,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写出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朝苏轼《题西林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朝杜甫《望岳》。
(2)“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意思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美人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是苏轼畅游西湖时,一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一边饮酒构思所作。其中,写出西湖晴天与雨天的美丽景色的诗句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是李白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意思是: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其中,写出天门山江水回旋的壮观景象的诗句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3. 树林多 鸟蛋多 鸟粪多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富饶 可爱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文章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描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海岛:“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可知海岛上树林多、鸟蛋多、鸟粪多。
海水:“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可知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海底:“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西沙群岛富饶、可爱、美丽。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合适的词语即可。
14. 难道西沙群岛不是鸟的天下吗? 森林浸在浓雾里。 会场上不能大声喧哗。 天空中的云变化多端 腾飞的老鹰 洁白的绵羊
【详解】(1)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如下:首先,加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加语气词;最后,句号变问号。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难道西沙群岛不是鸟的天下吗?
(2)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步骤:
第一,弄懂句子的意思;
第二,标出应留词语(主干和必须保留的枝叶);
第三,检查对错优劣。找出“的”“地”“得”,把“的”“地”前面的修饰成分去掉,把“得”后面的补充部分去掉。
本句中主语是“森林”,谓语是“浸在”,宾语是“浓雾里”。
(3)这道题考查学生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
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如下:首先,去掉反问词;其次,肯定词变否定词,否定词变肯定词;再次,去掉语气词;最后,问号变句号。本题可以按照方法改成:会场上不能大声喧哗。
(4)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根据例句,用“……,有的像……有的像……”写句子,要求意思表达清楚,语句连贯。示例: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有的像一把打开的扇子,有的像一面小小的镜子。
15. shè shě 16.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17. 树木 雾 太阳和野花 18. 浸 很多很浓 19. 夏天 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20.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阳光 利剑 21. 树木 雾 太阳 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22.B 23.A
【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
“舍”是多音字,在表示房屋、养家畜的圈时读“shè”,如宿舍、牛舍等;在表示舍弃、施舍时读“shě”,如舍得、舍弃等。
16.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首先要理解词语本义,然后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葱葱茏茏”形容草木茂盛。“层层密密”比喻满布的,没有空隙。“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层层密密”“严严实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枝叶茂盛、浓密的样子。
17.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阅读选文,语段抓住树木、雾、阳光、野花等主要景物,描写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
18.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以及词语在表达上作用。“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这句话中“浸”用得好,“浸”有浸泡的意思,文中指森林被浓雾包裹,形容雾浓而大。
19.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可见文章中写的是夏天,而此时小兴安岭树木茂盛、枝繁叶茂。所以夏季小兴安岭的特点是“树木长得葱葱茏茏”。
20.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有的比喻句会带有一个关键词。例如“好像”“仿佛”等可以通过找关键词来判断是否是比喻句。本段中的比喻句是:“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它把“阳光”比成了“利剑”。
2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一段可见作者为我们描述小兴安岭的了树木、雾、阳光、草地、野花等景物,这些美丽的景物共同表现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2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首先从“严严实实”这个词语可以看见树木的茂密,其次树木的枝叶长在上面,不会挡住人们的道路。所以本题选择B。
2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浸”的本意是放在水里泡一泡,再根据给出的句子可知整个森林都被浓雾笼罩住了,体现出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所以本题选择A。
24.校园里的花坛 25. 黄的 白的 红的 26. 各种各样 引人注目 低头不语 惹人喜爱 27.7 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一种红菊花。 28.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蛋低头不语。
【解析】24.考查给文章加标题的能力。
通读全文,发现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来写,所以可以把题目拟为校园的花坛。
25.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第2自然段中“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红的。”可知描写菊花颜色的词语有黄的、白的、红的。
26.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赏析。
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即可。即:引人注目、惹人喜爱、弯弯曲曲、低头不语等。
27.本题考查数句子和找中心句。
根据第3自然段中“美丽的红菊花,你是多么惹人喜爱呀!”可知这一段主要是围绕红菊花来写的,即中心句为“在这许多菊花当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红菊花。”
数句子需要掌握标点符号,每个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都为一句话。第3自然段有六个句号“。”,一个感叹号“!”,故共有7句话。
28.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比喻句的赏析。
比喻句:意思是 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阅读文章,“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这个句子中,把菊花的花瓣比作蛟龙的爪子。
29.范文:
家乡小河之景
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河,一年四季都很漂亮。
春天,小河是那么清,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旁边的桃花看见柳树那么美丽,也不甘示弱,它们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迎着风儿微微点头;有的把花瓣全部展开,露出黄色的花蕊,好似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有的虽然还是花骨朵儿,但饱满圆润,十分精神。
夏天,小河变得十分热闹,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有的游泳,有的摸鱼摸虾,有的钓鱼。一个小朋友钓到了一只鞋子,他以为是一条大鱼,就大声喊:“我钓到一条大鱼了!我钓到一条大鱼了!”可是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一只破鞋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秋天,河岸上的桂花开了,散发出阵阵清香。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糖,喜欢的人们就采集一些回去,和家人一起享用。等到中秋以后,天渐渐凉了,树叶慢慢变黄,最后随秋风飘落。叶子落在小河上,像一只只小船,漂向远方。
冬天,天冷了,北风“呼呼”地吹着,一场雪后,小朋友来到河边的空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给冬天的小河增添了欢乐的气息。
这就是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审题立意:
题目要求写话题作文,围绕美丽的家乡这一中心意思,选择家乡的特点作为题目即可。
选材分析:
这是一篇写景作文,结合自己的家乡,将家乡的美丽介绍给大家,家乡什么美景最吸引你呢?找到最能代表家乡的美景描绘下来。
构思指导:
开头:可以总说要介绍的家乡的风景。
正文:描写家乡风景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展现不同的美。还可以用移步换景法,以导游的视角展现各个地方的美,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能使景物更加具有画面感。
结尾:表达对家乡的感情,语言要真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