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经纬网——七年级期末复习地球与地图专题专练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有( )
①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相等
③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
④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方向走,最终能回到出发地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到英国旅游的小明带着可爱小熊参观了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他给小熊拍了一张纪念照∶小熊面向南方,站在本初子午线标志线的一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关于本初子午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0°经线 B.是180°经线 C.是20°W经线 D.是160°E经线
3.下面对照片中小熊所站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0°经线的东侧 B.东经度的位置上
C.西经度的位置上 D.东半球的位置上
4.读东、西两半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东半球 B.丙点的经度是155°W
C.180°经线在乙图半球 D.丁点的经度是125°E
读“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关于图中各点经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0°,20°E) B.b(20°N,60°W) C.d(0°,20°W) D.e(60°S,60°E)
6.关于图中各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c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
C.d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D.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
7.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
B.经线相互平行
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8.下图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 D.
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描述的地理现象在下列哪个地方可以实现(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两极
读“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Ⅰ、Ⅱ、Ⅲ、Ⅳ四个半球分别是( )
A.北半球、南半球、西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 D.东半球、西半球、南半球、北半球
11.上图中经线①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该经线是( )
A.20°E B.160°W C.20°W D.160°E
12.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 )
A.亚、非、欧洲 B.亚、欧、北美洲 C.亚、欧、南美洲 D.亚、欧、大洋洲
13.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A. B.
C. D.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从南北半球看两点均位于____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看A点位于________半球,B点位于________半球。
(2)图2中C、D、E三点的地理坐标分别是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
(3)C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D点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
(4)图1中A位于B的________方向,A位于________纬度;图2中D位于C的________方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度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的相关知识。
①项,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①正确;
②项,每条经线的长度相等,每条纬线的长度由赤道向南北极长度递减。故②错误;
③项,在地球仪上,每条纬线都是圆(南北极点除外)。故③正确;
④项,从某点出发,沿着同一条经线朝同一个方向走,最后只能走到南北极点,不能回到出发地点。故④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③,正确答案为D。
2.答案:A
解析:本初子午线是一条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在地球仪上,人们把20°W以东、160°E以西称为东半球,160°E以东、20°W以西之间称为西半球,根据材料小熊面向南方并结合图可得,小熊位于0°经线的东面,位于东经度的位置上,位于20°W以东的东半球,故ABD错误、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是指位于东经160°以东的西半球,故A错误。180°经线经过的是甲表示的西半球,故C错误。图每两条经线相差45°,可以推断出丙点的经度是155°W,故B正确。丁点的经度是115°E,故D错误。故选B。
5.答案:B
解析:图中a位于0°经线以西,为西经度,用W表示,应为(0°,20°W),A错;b经纬度是(20°N,60°W),B正确;d位于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有E表赤,为(0°,20°E),C错;e位于赤道以北,为北纬度,用N表示,为(60°S,60°E),D错。故选B。
6.答案:D
解析:经线指示南北,上北下南;纬线指示东西,左西右东;可判断出,b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A错;c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B错;d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C错;e点在d点的东北方向,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是最长的纬线,A错、D正确;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B错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读图分析可知,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选项C中的点。故选:C。
9.答案:C
解析:坐地日行是指坐在地球上自转一天,八万里指路程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附近地区才有可能实现。故选:C。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
B.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
C.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
D.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热带.故符合题意;
故选:D。
14.(1)答案:A(10°S,150°E) B(20°S,170°E) 南 东 西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故A点的经纬度位置为10°S,150°E,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处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B点的经纬度位置为20°S,170°E,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地处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2)答案:C(10°N,170°E) D(30°S,170°W) E(30°N,180°)
解析:读图可知,相邻纬线间隔20°,相邻经线相隔10°;故C点的经纬度位置为10°N,170°E;D点的经纬度位置为30°S,170°W;E点的经纬度位置为30°N,180°。
(3)答案:北 西 南 西
解析:前面分析可知,C点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D点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4)答案:西北 低 东南
解析: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A位于B的西北方向,D位于C的东南方向;A位于0°到30°之间的低纬度地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