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喜马拉雅山—长江 B.昆仑﹣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珠江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在温度带中,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还是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秦岭-淮河一线的有关知识.
2.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我省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 )
A.祁连山冰雪融水 B.黄河水灌溉
C.天山冰雪融水 D.长江水灌溉
【答案】A
【详解】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西北地区的农业是灌溉农业。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地带,冰雪融水丰富,是西北地区的主要灌溉农业区。所以选A。
【点睛】该题考查西北地区的农业。
3.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资金、技术不足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资源丰富 D.劳动力匮乏
【答案】A
【分析】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在西部大开发的自然条件中,制约经济发展的最缺少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详解】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但水资源短缺,资金、技术不足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发展经济,国家实施了西部开发战略.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4.(2017广东模拟)某校地理竞赛中A、B、C、D四位同学分别叙述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事物及特征,其中最先出局是( )
A.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
B.南方地区小麦产量很高
C.北方地区的苹果园是秋天最吸引人的地方
D.青藏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西北地区自动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所以降水越来越少因此A正确;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花生主要在北方地区,所以B错误;苹果是温带水果,主要产自在北方地区;,所以C正确;青藏地区是我国第一级阶梯有许多雪山和冰川,所以是许多大奖和大河的发源地。故选B。
5.农历每年的5月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此回答下题。
从下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南方地区。
考点:该题考查独特的民族风情。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自然地理 B.人文地理
C.地理位置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故本题选A。
7.青藏地区和其他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季风 D.地势
【答案】D
【详解】青藏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划分依据是地形地势,这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高寒,故选D。
【点睛】
8.读图,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
A.降水的差异 B.地形的差异
C.气温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出秦岭以北气温低一些,栽种比较抗寒的苹果,以南地区气温高一些,栽种喜温的柑橘,由此可见对话中反映出的南北差异主要是气温上的差异;故C符合题意,选C。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10.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B.多暴雪天气
C.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D.降水多,利于排水
【答案】9.A 10.D
【解析】9.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我国最重要的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A符合题意。
10.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主要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D符合题意。
11.读下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四地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答案】C
【详解】读图可知,①图为西北地区,②图为北方地区,丙图为南方地区,丁图为青藏地区,这首诗描写的是南方地区.根据题意.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0 ℃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3.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1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居民以面食为主
C.该线以南河流有结冰期
D.该线以南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答案】12.A 13.C 14.D
【解析】1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13.根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把我国分成四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秦岭-淮河是南北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A错; 该线以北居民以面食为主,B错;该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C错。
15.下列石油产地与所在省区名称相符的是
A.大庆油田—黑龙江
B.辽河油田—河南
C.中原油田—河北
D.华北油田—河南
【答案】A
【详解】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辽河油田位于辽宁省,中原油田位于山东与河南之间,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故选A。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
(2)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和____地区。(填字母)
(3)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一线,该分界线也是一月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答案】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A B 秦岭-淮河 0℃ 800mm
【详解】(1)从图中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得知,A是南方地区,B是北方地区,C是青藏地区,D是西北地区。
(2)南北方(A和B)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丰富,是我国耕地的主要分布区。
(3)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南最冷月均温高于0℃,年降水量超过800mm,以北最冷月均温低于0℃,年降水量低于800mm,因此该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17.读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一线,从干湿区来看,该线还是我国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区的分界线。
(3)_____区域的耕地类型主要以水田为主。(填序号)
【答案】(1)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2) 秦岭—淮河 湿润 半湿润
(3)A
【分析】(1)A表示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B表示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黄土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C表示青藏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区;D表示西北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
(2)A南方地区和B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也是800mm年降水量分界线,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A南方地区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热资源丰富,耕地类型主要以水田为主。
1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区域A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干、湿区)。
(2)区域B的耕地类型为 ,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干、湿区)。
(3)A、B两区域大致以 一线为界。
【答案】(1)水田 湿润区
(2)旱地 半湿润区
(3)秦岭-淮河
【整体解析】(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从图中可知,A主要是水田,该地区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是我国的湿润区。
(2)从图中可知,B地区主要种植小麦,耕地类型是旱地,降水没有A地区丰富,是半湿润地区。
(3)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我国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自古就有“南稻北麦”、“南甘北甜”之说.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喜马拉雅山—长江 B.昆仑﹣黄河
C.秦岭﹣淮河 D.南岭﹣珠江
2.地处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成为我省重要的“粮仓”,主要得益于( )
A.祁连山冰雪融水 B.黄河水灌溉
C.天山冰雪融水 D.长江水灌溉
3.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资金、技术不足 B.矿产资源丰富 C.水资源丰富 D.劳动力匮乏
4.(2017广东模拟)某校地理竞赛中A、B、C、D四位同学分别叙述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事物及特征,其中最先出局是( )
A.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量呈递减趋势
B.南方地区小麦产量很高
C.北方地区的苹果园是秋天最吸引人的地方
D.青藏地区是我国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5.农历每年的5月5日是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据此回答下题。
从下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该习俗应该起源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6.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自然地理 B.人文地理
C.地理位置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7.青藏地区和其他地理区域分界线划分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 C.季风 D.地势
8.读图,图中对话反映秦岭南北自然条件的差异是( )
A.降水的差异 B.地形的差异
C.气温的差异 D.土壤的差异
读南方地区及江南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B.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产区
C.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西 D.以高原、山地为主
10.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 B.多暴雪天气
C.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 D.降水多,利于排水
11.读下列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的是我国四地地理区域中的( )
A.①区域 B.②区域 C.③区域 D.④区域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
A.1月0 ℃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13.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
1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线以北耕地以水田为主
B.该线以南居民以面食为主
C.该线以南河流有结冰期
D.该线以南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
15.下列石油产地与所在省区名称相符的是
A.大庆油田—黑龙江
B.辽河油田—河南
C.中原油田—河北
D.华北油田—河南
二、解答题
16.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
(2)在A、B、C、D区域中:耕地主要分布在___和____地区。(填字母)
(3)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一线,该分界线也是一月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_______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17.读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A地区与B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一线,从干湿区来看,该线还是我国_________区和___________区的分界线。
(3)_____区域的耕地类型主要以水田为主。(填序号)
1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区域A的耕地类型为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干、湿区)。
(2)区域B的耕地类型为 ,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干、湿区)。
(3)A、B两区域大致以 一线为界。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