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02 00:00: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吊脚楼 C.窑洞 D.蒙古包
2.图示景观所属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黄土高原
3.图示景观所在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渡开垦、过渡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和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4.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南北温差最有可能为( )
A.20℃ B.28℃ C.42℃ D.50℃
5.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丘陵、山地 B.平原、丘陵、高原
C.平原、山地、盆地 D.平原、丘陵、盆地
6.图中等温线不与纬线平行,主要是受(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地形和冬季风的影响 D.人为因素影响
7.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土壤颜色也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被称为“黄土地、黑土地”的分别是( )
A.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8.黄土高原地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沉积作用造成的 D.内力作用的结果
9.黄土高原上,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墚 D.黄土川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黄土高原,回答下面小题。
10.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11.黄土高原的范围图中字母A表示的山脉为( )
A.大兴安岭 B.巫山
C.太行山 D.阴山
12.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
A.植树种草 B.鼓励生育,增强 劳动力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
13.目前,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污染 D.水土流失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农业生产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还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退耕还林还草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粮食产量增加 ②土壤肥力增加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河床淤积更加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解答题
16.(2018·山东东营·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①地区的相关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
(4)③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请列举两条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验证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实验一说明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越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6)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③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至少两点)
17.(2022·北京·七年级单元测试)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一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写出“走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A________;B________;河流:C________。
(2)A山东侧________平原,西侧________高原。横断山区东侧是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高原,西侧是________高原。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________。
(4)胡焕庸线南段地质灾害特别严重,云南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请简析其两点自然原因。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
18.(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读“黄土高原地区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形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脆弱和长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其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
材料三: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0%以上,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城,南至______,西至乌鞘岭,东到____。
(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__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
(4)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其人为原因是______(答出2条即可)。
(5)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_(答出2条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6.3黄土高原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2021·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剪纸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剪纸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剪纸显示的传统民居是( )
A.竹楼 B.吊脚楼 C.窑洞 D.蒙古包
2.图示景观所属的地形区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黄土高原
3.图示景观所在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渡开垦、过渡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C 2.D 3.C
【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显示的民居是依山而建,门和窗户呈拱形,说明该地区的民居是窑洞,当地人们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性,建成这样的窑洞,C正确,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是傣族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蒙古包主要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民居,ABD错误,故选C。
2.由上题可知,该民居是窑洞,是当地人们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征,就地取村,依山而建,所属地形区是黄土高原,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是:过渡开垦、过渡放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②④正确,①③为自然因素,错误,故选C。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东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和主要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4.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南北温差最有可能为( )
A.20℃ B.28℃ C.42℃ D.50℃
5.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平原、丘陵、山地 B.平原、丘陵、高原
C.平原、山地、盆地 D.平原、丘陵、盆地
6.图中等温线不与纬线平行,主要是受(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地形和冬季风的影响 D.人为因素影响
7.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土壤颜色也随地域的不同而不同,被称为“黄土地、黑土地”的分别是( )
A.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8.黄土高原地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 B.流水冲积作用造成的
C.风力沉积作用造成的 D.内力作用的结果
9.黄土高原上,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
A.黄土塬 B.黄土峁 C.黄土墚 D.黄土川
【答案】4.B 5.A 6.C 7.A 8.C 9.D
【解析】4.由图可知,1月份时,东北地区最南边气温约为-8℃,最北边在-32℃以下,温差在范围在24-28℃之间,故选B。
5.东北地区地形是以平原、山地和丘陵为主,分布着我国最大的东北平原,又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和东南丘陵等地形区,故选A。
6.图中等温线不与纬线平行,主要是由于弯曲部分是大兴安岭,海拔高气温低,加上受冬季风的影响大,与纬度、河流和人为因素无关,故选C。
7.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黄土地”。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以“黑土地”著称,依据题意。故选A。
8.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区,这里的黄土主要是由于西北风从西北内陆吹过来沉积而成的,其余三项叙述关系小,故选C。
9.黄土高原在长期的侵蚀过程中,形成了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和黄土川四种地形,其中是由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农业较发达、人口较集中的地区是黄土川,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黄土高原,回答下面小题。
10.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快 D.流经黄土高原区
11.黄土高原的范围图中字母A表示的山脉为( )
A.大兴安岭 B.巫山
C.太行山 D.阴山
12.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最主要的措施是( )
A.植树种草 B.鼓励生育,增强 劳动力
C.大力发展畜牧业 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
13.目前,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酸雨污染 B.土地荒漠化
C.水资源污染 D.水土流失
【答案】10.D 11.C 12.A 13.D
【解析】10.黄河中游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使中下游泥沙含量大。故选:D。
11.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A太行山。故选:C。
12.黄土高原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多暴雨季节,水土流失严重,地表被冲刷的千沟万壑,主要防治措施是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故选:A。
13.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故选:D。
(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农业生产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应退耕还林还草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退耕还林还草后产生的影响是( )
①粮食产量增加 ②土壤肥力增加
③河流含沙量减小 ④河床淤积更加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14.B 15.B
【分析】1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中,最应该退耕还林的是乙地,因此处地势最陡峭,最容易出现水土流失,故选B。
15.该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将会使该地区的土壤肥力增加,也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减少,河流将更加清澈;耕地更少了,粮食产量会减少,河床的淤积程度会减弱,故选B。
二、解答题
16.(2018·山东东营·八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北方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参照方框中对②地区的描述,完成①地区的相关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江熟,天下足”,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
①冬寒漫长 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共同的位置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
(4)③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请列举两条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是验证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大胆推测:实验一说明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越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________(大或小),水土流失严重。
(6)根据上述实验结论,我们可以提出哪些治理③地区水土流失的针对性措施。(至少两点)
【答案】(1)①地区是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一年一熟。
(2)B
(3)临海,海路交通便利 矿产资源丰富
(4)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等。
(5)植被越稠密,水土流失越少(或植被越稀少,水土流失越严重) 大 大
(6)多植树种草,修梯田,建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等。
【详解】(1)主要从气候和农业方面描述,①地区是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种植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一年一熟。
(2)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如②雨热同期 ③水源充足 ④沃野千里。
(3)甲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乙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共同的位置优势是临海,海路交通便利 ,资源优势是煤,铁矿资源丰富。
(4)③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原因是:土质疏松,植被稀少,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等。
(5)水土流失与植被和降水强度有密切关系,实验一说明植被越稠密,水土流失越少;实验二说明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实验三说明地形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6)水土流失是可以治理的,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多植树种草,修梯田,建挡土坝,退耕还林、还草等。
17.(2022·北京·七年级单元测试)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慢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慢步路线是“走胡线”(“胡线”即“胡焕庸线”,是指黑河一腾冲两地的连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山西段、陕西段、西南段。
(1)写出“走胡线”穿过的主要山脉和河流名称。山脉:A________;B________;河流:C________。
(2)A山东侧________平原,西侧________高原。横断山区东侧是________盆地和________高原,西侧是________高原。
(3)“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________(地形区),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长期的________。
(4)胡焕庸线南段地质灾害特别严重,云南是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省份,请简析其两点自然原因。
(5)“胡焕庸线”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该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________。
【答案】(1) 大兴安岭 秦岭 黄河
(2) 东北平 内蒙古 四川 云贵 青藏
(3)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或黄土深厚、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
(4)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经过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多为山区,地表岩石较为松散
(5)分布不均匀,东密西疏(或东多西少)
【分析】(1)读图可知,山脉: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是东西走向的秦岭,C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
(2)A大兴安岭东侧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横断山区东侧是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西侧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称号。
(3)图示中“走胡线”的山西段和陕西段主要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
(4)云南省位于云贵高原西部,西部靠近横断山区、地势落差大,又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结构不稳定、地表岩石较松散;夏季正值雨季,降水丰富且多暴雨;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洪灾等
(5)胡焕庸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其原因在于:东部多平原、丘陵,平原多,耕地就多,可养活的人口多;而西部多高山、高原、耕地少;东部降水丰富,多河流、湖泊,水源充足,西部降水少,气候干旱,多荒漠;东部交通便利,城镇密集,因而人口多,西部深入内地、交通不便等。
18.(2022·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读“黄土高原地区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形分布图。
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本身的自然环境脆弱和长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其经济发展重要的制约因素。
材料三: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到70%以上,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呈现出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城,南至______,西至乌鞘岭,东到____。
(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______。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______。
(4)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既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其人为原因是______(答出2条即可)。
(5)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治理措施有_____(答出2条即可)。
【答案】 秦岭 太行山 水土流失 沟壑纵横 乱砍乱伐,植被破坏,开矿 植树造林,在缓坡地区修建梯田
【详解】(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分布范围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至乌鞘岭,东到太行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形区。
(2)制约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是沟壑纵横。
(4)黄土高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其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开矿等,自然原因是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等。
(5)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家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植树造林,在缓坡地区修建梯田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