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亚洲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
A.叶尼塞河 B.恒河 C.长江 D.印度河
【答案】C
【详解】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恒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印度洋,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印度河自东北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故选C。
“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 和 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图,完成下小题。
2.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B.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图中( )
A.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河流均向南注人印度洋
C.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D.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4.受气候影响( )
A.恒河无明显汛期 B.幼发拉底河的流速快 C.黄河没有结冰期 D.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
【答案】2.B 3.C 4.D
【解析】2.由图可知,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民族风情;凝练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塑造亚洲地形无关,故选B。
3.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故A错误。长江和黄河注入太平洋,印度河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注入印度洋,故B错误。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故C正确。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土耳其,故D错误。故选C。
4.受气候的影响,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汛期;幼发拉底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流速慢;黄河会有结冰期;长江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季节变化大,故选D。
读图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D.跨经度最大,东西距离最长
6.下列大洲中,与亚洲领土接壤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7.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5.B 6.A 7.D
【分析】5.由图可知,亚洲跨了东、南、西、北四个半球,但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A错误。亚洲跨了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故B正确。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故C错误。亚洲东西跨距最长,但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故D错误。故选B。
6.以上四个大洲中,与亚洲领土接壤的是欧洲,亚洲与欧洲同处亚欧大陆,与非洲隔苏伊士运河为界,与大洋洲和北美洲隔洋相望,故选A。
7.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与非洲隔苏伊士运河为界,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为界,与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选D。
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D.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9.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10.下列关于亚洲河流湖泊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长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C.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D.恒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洋
11.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12.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离海远近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 D.地形不同
【答案】8.B 9.B 10.B 11.D 12.C
【解析】8.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大陆“是指非洲,故A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故B正确。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分布在中部,平原分布在四周,故C和D错误。故选B。
9.由图可以看出,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河流众多且多大江大河,亚洲内流河区域广,故选B。
10.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咸水湖,故A正确。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世界最长的河流,故B错误。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C正确。恒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最终注入印度洋,故D正确。故选B。
11.亚洲因跨纬度广,跨了寒温热三个带;地形又复杂多样;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导致亚洲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与河流湖泊众多无关,故选D。
12.图1中①和②两地纬度位置相同,离海远近相似,地形差异不大,但两地出现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①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②地全年受热带大陆性气团影响,降水少,从而导致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故选C。
2018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干旱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14.②地人口稀少是因为该地区( )
A.是地势高峻的高原 B.是极端干旱的沙漠
C.气候过于湿热 D.地处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15.④地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答案】13.D 14.A 15.D
【分析】13.由图可知,图中①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故选D。
14.②地区位于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恶劣的自然条件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分布十分稀疏,故选A。
15.④是位于亚洲北部的北冰洋沿岸,该地区北临世界上最寒冷的北冰洋,故选D。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4)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明显,每年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导致我国季风区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1) 南 太平洋 印度洋 温暖湿润
(2)季风区
(3) 夏秋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水旱
(4)雨热同期
【分析】(1)由图可知,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南风,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主要来自东面的太平洋和南面的印度洋,气流特点是温暖湿润。受其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
(2)我国按照受夏季风影响的范围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不明显的地区或不受夏季风影响区域是非季风区。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3)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我国降水量季节分布夏秋多,冬春少。B.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C.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风活动不稳,容易造成旱涝。
(4)受季风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特别是水稻。
17.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山脉,它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是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我国位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亚。
(3)亚洲长河众多,其中,图中的河流a_______是亚洲第一长河,河流d____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而河流a、b、c、d中,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是______;这些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受到亚洲地势特点_______的影响,呈______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下列能代表甲半岛生活景观的图片是( )
A. B. C. D.
(5)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越纬度大 B.东西距离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多样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答案】(1) 乌拉尔 苏伊士
(2)东
(3) 长江 湄公河 c 中间高、四周低 放射
(4)A
(5)C
【详解】(1)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这一条长线,因此A为乌拉尔山。D为人工开凿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的分界线。
(2)亚洲区域辽阔、共分为六个分区,其中东亚指亚洲的东部,地理分区内的国家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
(3) a是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长河;d是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c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属于北冰洋水系;亚洲河流受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的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通过图示,可以判断甲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全年高温,降水稀少。因此A图片符合阿拉伯半岛的生活景观。B是北亚地区生活场景,C是南亚地区生活场景,D是东南亚地区生活场景,故选A。
(5)亚洲气候特点包括: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亚洲气候形成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明显。亚洲跨纬度广,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俱全,亚洲东西距离长,海陆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是气候复杂多样导致植被类型多,故选C。
18.区域认知:让我们运用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来认识哈萨克斯坦。读下面图 “中亚地形图”和 “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认识区域:
(1)定位置:该国东邻_______国,北邻俄罗斯,西至______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接壤。
识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2)析气候:气候以________为主,因_______ 降水稀少;看河流:多内流河,东北部有注入北冰洋的______ (河流);探资源:该国里海沿岸有丰富的_______资源。
晓人口:人口一千八百多万,地广人稀;区域发展:农业大国,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以及出口产品:
(3)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区域合作: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跨国原油进口管道,试分析“中哈能源”合作意义:____。
【答案】(1) 中 里
(2) 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 额尔齐斯河 石油
(3) 地势平坦,平原广阔、夏季热量充足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发展经济对中国意义:缓减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环境,发展经济
【详解】(1)哈萨克斯坦东连中国,北邻俄罗斯,西至里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接壤,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
(2)哈萨克斯坦深居内陆,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东部有少量的高原高山气候。西部与北部地区海拔低于200米,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东北部有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西部的乌拉尔河是亚欧分界线。该国里海沿岸埋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位列全球第九位。
(3)哈萨克斯坦发展小麦的有利条件有:①自然条件:地形平坦,耕地广阔;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夏季高温,热量充足有河流,提供了稳定的水源。②人文条件:地广人稀,商品率高,历史悠久,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跨国原油进口管道,它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终至中哈边界的阿拉山口,全长2798千米,是中国重大的能源通道。“中哈能源合作”对哈萨克斯坦的意义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发展了经济,增加了人民的经济收入。对中国的意义是: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经济得到了发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5.1亚洲的自然环境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亚洲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
A.叶尼塞河 B.恒河 C.长江 D.印度河
“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用“河 和 合”来讲述亚洲文明。读图,完成下小题。
2.多彩的亚洲文明( )
A.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 B.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
3.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图中( )
A.古巴比伦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B.河流均向南注人印度洋
C.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D.河流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4.受气候影响( )
A.恒河无明显汛期 B.幼发拉底河的流速快 C.黄河没有结冰期 D.长江水量季节变化大
读图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D.跨经度最大,东西距离最长
6.下列大洲中,与亚洲领土接壤的大洲是( )
A.欧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7.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直布罗陀海峡
读图1亚洲地形水系图和图2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8.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是( )
A.亚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B.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C.亚洲以高原山地为主,多分布在四周
D.亚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9.从图中可见,亚洲河流特点是( )
A.亚洲河流多发源于四周,向中部汇聚
B.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C.亚洲河流众多,且短小湍急
D.亚洲河流众多,均为外流河
10.下列关于亚洲河流湖泊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B.长江是世界最长的河流
C.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
D.恒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入印度洋
11.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亚洲跨纬度广,跨寒温热三带
B.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C.亚洲地域辽阔,东西距海远近差异大
D.亚洲河流湖泊众多,多为外流河
12.图1中①②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明显,如图2所示,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不同 B.离海远近不同 C.大气环流不同 D.地形不同
2018年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干旱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14.②地人口稀少是因为该地区( )
A.是地势高峻的高原 B.是极端干旱的沙漠
C.气候过于湿热 D.地处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15.④地濒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________(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________洋和南面的________洋,气流特点是________(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________灾害。
(4)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明显,每年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导致我国季风区形成________的气候特点,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7.读亚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山脉,它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D是_______运河,它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我国位于亚洲六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亚。
(3)亚洲长河众多,其中,图中的河流a_______是亚洲第一长河,河流d___________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而河流a、b、c、d中,属于北冰洋水系的是______;这些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受到亚洲地势特点_______的影响,呈______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4)下列能代表甲半岛生活景观的图片是( )
A. B. C. D.
(5)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北跨越纬度大 B.东西距离长,离海远近差异大
C.植被类型多,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D.地形多样起伏大,增加了气候的复杂性
18.区域认知:让我们运用学习区域的一般方法来认识哈萨克斯坦。读下面图 “中亚地形图”和 “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认识区域:
(1)定位置:该国东邻_______国,北邻俄罗斯,西至______海,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接壤。
识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2)析气候:气候以________为主,因_______ 降水稀少;看河流:多内流河,东北部有注入北冰洋的______ (河流);探资源:该国里海沿岸有丰富的_______资源。
晓人口:人口一千八百多万,地广人稀;区域发展:农业大国,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以及出口产品:
(3)从自然条件分析该国小麦种植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区域合作: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的第一条跨国原油进口管道,试分析“中哈能源”合作意义: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