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 精读引领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来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对本节课提出的相关要求有: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能用加一加、组词、借助拼音等方式认识本节课10个生字,通过观察生字,观看老师范写会写“竹”。)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中,能通过跟老师读、加动作读、拍书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读好“!?”的语气,背诵课文。) 3.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在本课中能通过提取文中明显信息以及观察课文插图,感受“小画家”的不同脚印,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观察”。本单元教学重点为:初步培养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根据问题,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明显的信息。另一个重点是引导学生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2.课文分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这个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是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生可以体会到,只要留心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在本册书第六单元的《青蛙写诗》一课,学生了解了根据问题从文中提取明显信息的学习方法,本单元要继续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借助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从文中提取明显信息的能力。《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先找一找几位小画家是谁,他们的作品是什么,把找到的信息圈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乌鸦喝水》这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来喝着水的”,课文中有明显的提示,可以让学生先找一找,画一画,然后结合朗读和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小蜗牛》一课中,可以利用插图,结合课文朗读,让学生梳理课文信息,弄清四季的代表性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整个单元遵循认识——迁移——运用的方法,层层递进,呈体系化进阶。 本课安排了两个课后题: ①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此题实际上是对朗读的要求,借助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能够做到熟读成诵。) ②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了什么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提取文中明显信息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先在课文中找一找,把找到的信息圈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情分析 1.识字:一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经验,能够掌握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等简单的识字方法并能加以运用,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在情景中识字。 2.阅读:一年级学生经过这三个月的学习,他们喜欢阅读,从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在反复诵读中提取文中明显信息,体验课文乐趣。 3.口语交际:要想让一年级的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一定要让学生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
学习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识字、加一加等识字方法,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正确认读“着”这个多音字。借助观察字型特点,书空的方式会写“竹”这个字。 2.通过朗读课文,读出课文中“?!”的语气,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图片,提取文中明显信息,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教学难点:会写“牙、马、几”等字。
评价任务 随文识字,说一说你是怎样认识这些字的,认读识字卡片,放在句子中认读这些生字。(检测目标一) 仔细观察“竹”,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个字,观看老师范写、书空、在练习本上练习,同桌相互评价。(检测目标一) 观察课本插图,朗读课文,找一找,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并将他们画了些什么圈画出来。(检测目标三) 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标点符号读好句子的语气。(检测目标二)
教具学具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ppt、生字字卡、小动物及他们脚印的板贴。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及标准
环节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动态的雪景图片,创设情境,指名分享下雪时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 2.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引导学生读出高兴的语气。 3.引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明确故事发生的季节在冬天,并分享自己在下雪天最愿意做的事。
环节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思考: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请你用“---”划出来。 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学生能划出雪地里的小画家:小鸡、小狗、小马和小鸭。
环节三: 再读课文, 寻找信息。 1.随文识字“群”,拓展“一群”的量词短语(出示图片:天空飞过“一群大雁”,草地上走过“一群鸭子”,水里游过“一群鱼”)。 再读句子(课件出示前两句,指导学生高兴地读) 2.再读课文,小画家们画了什么?请你在课文中圈出来。(指名汇报) 3.指导朗读(带动作读,指名读) 4.学生对照小动物,把脚印板贴送回家。 5.对照板书朗读课文。 学生能够准确圈画出小画家的作品。
环节四: 观察生字, 学写“竹”字。 1.观察课文插图,了解小动物脚印不同,随文识字“竹”“牙”,出示竹子的生长过程: 拓展词组:“竹米——竹笋——竹子”,认读“竹”。 2.竹子在生长,“竹”字也在慢慢发生变化(观看“竹”演变视频),学写“竹”。 (1)观察占格,指名汇报。 (2)老师范写,并组词。 (3)学生书空。 (4)学生在课本上练习。 (5)展示评价,同桌互评。 在书写过程中,做到: 占格正确 体现顿笔 卷面整洁
环节五: 发挥想象, 续编小诗。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还会有哪些小画家来到雪地里作画呢?出示小动物图片(指名编写小诗)。 齐读编写的小诗。 观看视频,理解他们为什么画的画不一样,出示: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随文识字“不用,几步”。 3.带上动作再读这两句夸夸他们吧!(齐读) 4.他们画的好开心呀,这时候想起他们的好朋友青蛙了。指名朗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注意“?”的语气。随文识字“为、参加”。 (指导朗读:声音小一点)。认读多音字“着”“洞”。 5.补充小动物冬眠的知识,并提问:刺猬(小蛇,棕熊等)为什么没参加?学生回答。 学生能够通过图片提示,自己创编小诗。
环节六: 背诵课文, 课堂小结。 背诵课文 ①拍手读、男女生比赛读。 ②学生镂空填空自由进行背诵。 ③指名背诵,并进行评价。 ④同桌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着雪地里的小画家领略了雪地里的美丽风景,跟着他们一起玩耍,写诗、作画,咱们相约下次下雪的时候,一起出去体验雪地里的乐趣好不好。 1.背诵正确 2.背诵流利 3.加动作、有感情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