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来源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0《美丽的小兴安岭》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同时能够抓住关键词句来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以及丰富的物产。) 2.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通过理解“抽出”、“欣赏”“密密层层”等关键词句,感受作者细致、生动、充满情趣的表达。) 乐于书面表达,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中,通过小练笔,深化学习作者写作方法,用上几句话写一写校园的一景,要求学生围绕关键词句展开描写,并进行自评、互评。)
教材分析 1.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祖国河山”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旨在让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单元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古诗三首》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富饶的西沙群岛》引导学生发现第五自然段是如何围绕关键句来写的。《海滨小城》引导学生从段落中找出关键句。《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可放手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方法自主探究,体会小兴安岭的美。本单元习作要求: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这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一阅读方法在习作中的运用,形成了“由读到写”的学习路径。本单元语文园地中,也出现了对“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训练。 2.课文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换的顺序,介绍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结构清晰。第一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第2到5自然段通过关键词句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和丰富的物产。第6自然段,用“美丽的大花园”和“巨大的宝库”对全文做了总结,再次点明小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学习本篇课文,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生动、细致、富有情趣表达的同时,可以围绕关键语句写一处场景,继续深化“利用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课后练习: 本课有三个课后练习,分别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长句子。 (2)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3)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第一个课后题,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找到适合停顿的地方,不读破句;然后通过配乐、想象画面等方法,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第二个课后题,对应着单元要素和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小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第三个课后题,意在引导学生大胆交流阅读感受,实现语言内化运用。
学情分析 1.阅读方面:在本册书前两个单元,已经懂得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学会了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能够独立阅读。但是,对于更高标准的要求,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学生仍需进行进一步训练,这将为以后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打下基础。 2.习作方面:三年级学生乐于表达,并且已经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习作,但他们接触习作不久,但对习作中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还比较陌生,本篇课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为本单元的习作铺路。
学习 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小兴安岭景美物丰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2.通过抓关键词句说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特点以及丰富的物产。 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学习作者写作方法,能围绕关键语句写一写校园的一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评价 任务 1.学习小兴安岭的春景,通过自由朗读,用“_____”画出景物,并通过抓关键词句“抽出”、“淙淙”、“欣赏”等体会树木、小溪、小鹿这三种景物的特点,采用个人读、配乐读、齐读的方式读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检测目标1.2) 运用抓关键词句体会景物特点的方法,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学习小兴安岭的夏、秋、冬景,用“ _____ ”画出这个季节的景物,想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用“ ”标记下来。(检测目标2) 出示图片:校园的一景。看景物,说特点,品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试着写下来。(检测目标3) 评价标准: (1)语句通顺,能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 (2)找出校园的一景图中的3种以上的景物。★ (3)能恰当运用2个以上的好词。 ★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名山大川,其中小兴安岭就是我国的一座山脉。它位于东北的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林区,现在走进小兴安岭看一看。(出示地图点名东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全班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
环节二:理清顺序,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2.出示图片: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读出树多的感觉。重读“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 (相机板书:春、夏、秋、冬) 圈画“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环节三: 赏读课文,感受春景 出示第二段,自由读并用横线画出这一段描写的景物。 1.“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树木有何特点?从哪个词体会到的? (相机板书:树木) “抽出”:长出的意思。 可否换成长出?对比读 读出树木生长的生机活力,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新的枝条”、“嫩绿的叶子”是春天景色的特征,是那么鲜嫩可爱,要读得亲切柔和。“抽出”形象地展示出树木的活力,要读得干脆有力。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体会到的?(相机板书:小溪) 淙淙:拟声词,表示溪水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哗啦(越来越快)地流。 师范读(播放音乐) 3.感情朗读描写小鹿的句子。(相机板书:小鹿) 点明拟人句。说一说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小鹿的可爱?(欣赏、俯下、侧着脑袋) 尝试运用拟人的手法说一说还会有什么动物呢?它们在干什么呢? 师生总结:通过看景物 、说特点、品词语体会了小兴安岭春天生机勃勃。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了一段话的意思。(相机板书:看景物 、说特点、品词语。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能说出“抽出”和“长出”有什么区别。 能做出相应的动作读。 展开想象尝试用拟人的手法进行说话练习。
环节四: 学法迁移,学习夏、秋、冬景 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1.从夏、秋、冬选一个季节进行学习。用“ _____ ”画出这个季节的景物,想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用“ ”标记下来。 2.把你认为美的句子读给组内同学听。 汇报要求: 我找到的景物是_____ ,它们的特点是 _____ ,我是从 _____ 词语中感受到的。现在由我读给大家听 _____ 。(根据回答,相机指导。) 预设: 夏天 1.“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相机板书:树木) 景物:树木 特点:枝叶繁茂、郁郁葱葱、茂盛····· (1)体会“葱葱茏茏”、“封”等词语好在哪里。 (2)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齐读。 2.“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景物:雾 特点:大(相机板书:雾) “浸”是泡的意思。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说明雾很大,很浓。读出雾很大、浓。 3.用同样的方法指导描写太阳和草地的句子。(相机板书:太阳、花) 小结:小兴安岭的夏天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季节,用欢快有力的语调来读读这段话。 秋天 1.“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各种颜色的树叶在林间飞舞,美不美?读出这种美。(相机板书:树木) 2.“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写到了哪些物产?用到了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相机板书:特产) 小结:秋天的小兴安岭为我们奉献了这么多,带着感激之情再来读这一段。 冬天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 景物:雪 特点:厚 词语:积满、厚厚的、没过膝盖 不仅下着大雪,还呼呼地刮着西北风,冷不冷? (相机板书:雪) 2.“黑熊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 这么冷的冬天还有这么多动物在出没,看来小兴安岭不仅植物繁茂,动物资源也很丰富。 冬天,遍地是雪,黑熊无法出来活动,无法外出觅食,只能舔自己掌上分泌出的养分过冬。这是动物生存的本能。(相机板书:动物) 小结:多么有趣的动物啊!齐读小兴安岭冬天美景的段落。 为什么作者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相机板书:大花园、宝库) 学生能都说出描写的景物、特点,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能都说出描写的景物、特点,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并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环节五: 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通过找景物,品味关键词语,感受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用这种方法夸夸我们的校园。 出示校园图片。先看看图片上都有哪些景物,想想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哪些词语表达它的特点?连起来说一说,并写下来。 评价标准: (1)语句通顺,能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 (2)找出校园的一景图中的3种以上的景物。★ (3)能恰当运用2个以上的好词。 ★ 自评,同桌互评。 结束语:不管是小兴安岭的美丽还是我们校园的整洁,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对一草一木的关爱,让我们携手保护身边的环境,共创美丽的家园。 围绕关键句展开描写。
板书设计 20.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树木 小溪 小鹿 夏:树木 雾 太阳 花 秋:树木 特产 冬:雪 动物 大花园 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