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五单元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02 19:2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困局 变局:两次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的学生在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学习习惯:经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基本已经定型,基本已经养成独立思考、自主预习的学习习惯;但是也容易产生学习疲惫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认知水平: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监控性特点。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分析综合各种材料,以不断加深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抽象逻辑思维趋向理论型。但在分析材料时,有时观察的程序不恰当,观察还不够精确,容易过早过快地下结论,导致忽略了材料的关键信息。因此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求亡图存的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在内容上本课共三个小节: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和开眼看世界。最主要是分析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影响。因此本课在内容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将基础知识完全放开在导学案上呈现;教师则通过史料引导学生认识19世纪中期中西之间的差距、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含义。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通过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的深化,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2、史料实证: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社会性质变化的一个表现,让学生从史料中去认识这一观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3、唯物史观:理解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从整课学习内容中去感悟、归纳、总结社会性质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5、家国情怀:本课让学生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艰难,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意识,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内容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的理解
【教学流程】
自主导学—成果展评--小结历程--概念阐释—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补充梳理-开放思考--课堂小结--巩固练习--课后作业
【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对于基础知识却是比较简单地呈现在教科书上,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攻破重难点。因此,本课在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基础知识全面放开以基础梳理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自学,而教师主要以文字材料的引入,组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攻破重难点,最后再进行知识点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2、内容设计:本课在内容的设计上紧扣“困局 变局”两个主题,将三个子母内容划分为四个层面:战火何以而燃、大清何以而败、政局何以而变和国人何以渐醒。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以《两份国礼》导入新课)
英国礼单:装有110门大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天体运行仪、地球仪
中国礼单: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锻、画册、鼻烟壶、扇、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提问:从这两份礼单中,可以看出中英两国的文明程度有什么不同?
讲授新课
困局:战火何以而燃
师:同学们,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材料二:从 18世纪 60 年代起至 19 世纪上半期,由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 英国凭借经济优势和坚船利炮,进一步加紧了全球扩张,在世界五大洲均拥有了自己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尤其在亚洲, 英国不仅完全征服了印度, 而且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伊朗、阿富汗等地。
---陈彬《从战前中英差异看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生:政治:光荣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工厂”;
军事:坚船利炮
外交:对外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
师:成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所需煤产量、生铁产量和棉花量迅速增加,那么接下来的英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生:急需更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师:既然如此,那他最理想的目标又是哪里呢?
生:中国
师:对,英国和其它殖民主义国家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但清政府对世界形势的变化却浑然不觉,这也似乎是在暗示我们这场摩擦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生:清政府战败
师:同学请看材料三,结合教科书91页的内容,当时清朝的内部危机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材料三:“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国成为他们的理想目标。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生:政治: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军事:科技落后,使用冷兵器,军队作战能力低下
外交: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社会:阶级矛盾激发,农民起义频发
师:同学们总觉得很好。我们知道了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各自处于什么样的情况。现在我们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中国 英国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优势 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政治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军事 军备废弛,装备落后,冷兵器 船坚炮利,热兵器
对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综合国力强大,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所以,经过对比之后我们会发现:先进的工业文明战胜了落后的农业文明。
困局:大清何以而败
名词解释:将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以及结果等要素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阐述。
提问:同学们,请阅读教科书,对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做一个名词解释。
生:鸦片战争是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于1840发动的侵略战争。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宣告结束。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两国在美、俄支持下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变局:政局何以而变
师: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同学们请看材料三,思考: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材料四:西方列强通过发动鸦片战争和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打开了中国的门户,迫使这个长期封闭的东方古国向世界开放,并给它套上沉重的殖民枷锁。这场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生: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好。那请问同学们,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又怎么就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92-93页的内容,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老师提供的材料分析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六:
生: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了破坏,被卷入到资本主义市场。总而言之,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变局:国人何以渐醒
师:《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仍不知道英国位于何方,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比如说也有一部分精英知识分子透过“他者”的眼光审视自己。比如说林则徐的《泗州志》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师:最后,同学们,请看材料九,老师给你们留一个思考题:文明的差异无处不在,不同就会引发战争吗?
材料九:文明的冲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作为世界上率先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英国人有着明显的主动向外寻求交流与贸易的急切渴望,而且他们也有进行交流的底气与实力。中国,这个曾经的农业文明时代的代表,既是英国交流的首选之国,也是它想充分了解、征服的理想对象。
---陈红《试从文明冲突视角下分析鸦片战争的爆发》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师:接下来我们做一道小练习题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2022·全国·高考真题)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 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
(2022·广东·模拟预测)编译《四洲志》时,林则徐有意调换了原书介绍国家的顺序,按照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的顺序进行叙述,同时将选编的重点放在各国的兵制、统治情况以及历史中对外交战的情况。由此可知,林则徐( )
A.彻底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倡导学习西方的制度和器物
C.缺乏对自身政体缺陷的反思 D.率先迈出向西方学习的步伐
(2022·重庆市一模(主城区)·7)陈旭麓说,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而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有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点。所以他们以为他们的外交是成功的。这表明“当时的人”(  )
A.认清国家发展短板 B.把握世界外交潮流
C.缺乏近代治国理念 D.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要扎实地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练好基本功。要不断地积累相关各学科的知识,努力做到一专多能。
2、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的策略。虽然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通过初中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储备。但是在历史的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方面,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3、要处理好多媒体的运用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的关系,千万不能被多媒体所限制。要真正做到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历史,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要不断努力改进,力争更大地提高。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