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南京国民政治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案)
设计理念
教学理念
本课主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通过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与小组合作讨论相糅杂的策略方法,通过有层次的、有逻辑的问题,一步步为学生搭建思维结点,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本课的教学立意:一是从中国革命到中国式革命、中国式革命道路的确立。二是国际大背景下的国共斗争。中共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由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得益于整个世界大环境,包括俄国革命、二战及战后国际关系的改变。
视频录制依据
由于疫情影响,无法进行课堂实录,因此选用实训教室,面向学生进行模拟课堂教学。
教学分析
1.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1)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内容标准要求,对于南京政府的成立需要达到“了解”的程度,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为何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另一方面通过补充史料,学生能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状况并分析其实质,全面、客观看待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成就。
(2)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
内容标准要求认识新道路的意义,这里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点:革命新道路确立的过程,革命新道路的含义,革命新道路新在何处?其中前三点是为第四点“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做铺垫的,那么采取何种方式和途径去逐层深入理解革命新道路确立的过程,革命新道路的含义及新在何处,再到认识新道路对当时以及对整个中国革命的意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关键。
(3)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
内容标准要求达到“认识”红军长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将长征放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历史环境中,通过史料研读去认识。长征的意义教材讲的很简洁:“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到底如何认识?通过何种途径认识“革命种子”“长征精神”“新局面”?这是关键点。“革命种子”“长征精神”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师补充的新材料,通过体会长征艰难的过程来认识,而新局面则必须通过补充材料结合此前及长征胜利之后中国革命、中国抗战的形势来认识。
2.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子目“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重点选取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等相关史实。但教材并未叙述其间的逻辑联系,且未通过史料揭示南京国民政府的本质,也未全面展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状况,尤其是积极措施,需通过补充史料让学生客观看待这段历史,第一子目在整节课是学生全面认识到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复杂背景的基础,为第二子目的讲述打下基础。
教材第二子目“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教材介绍了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及其实践。但新道路究竟有何意义,教材没有深入介绍,需要教师补充史料,围绕史料研读,学生深刻理解中共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体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意义,为红军进行战略转移做好背景补充。
教材第三子目“红军长征”,教材介绍了长征的过程、意义、遵义会议,但对长征的背景分析不详,缺少对国际背景的分析,如民族矛盾的上升,也缺少对国内背景分析如:党的左倾错误。对于长征的过程、意义,教材叙述较略,这就需要教师适当补充不同学者的观点材料,学生通过史料研读,理解长征的艰险不易,理解重要历史人物在长征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从而深刻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弘扬长征精神,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认识。
3.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在 15—16 岁之间,思维活跃。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高一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而且,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当然,对于这种基础不能作过高估计。
就本课而言,本课基本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而且广泛见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然而如何从新的角度去拓展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仍然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时空跨度较大,从1927年到1936年,大事件较多,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土地改革、长征等,还涉及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教师合理利用教材和补充专家学者观点,让学生通过史料研读理清逻辑联系。
历史概念众多,如:宁汉合流、工农武装割据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学生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要基于内容标准要求,有重点地突破。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教材和研读教师提供史料,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归纳或陈述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措施,认识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并分析归纳出南京国民政府的实质。;通过史料研读,学生能归纳新革命道路与以往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和与苏俄革命道路的不同,认识其道路新在何处;结合新革命道路确立后中国革命面临的新局面,阐述新革命道路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自读教材和教师引导,学生能借助时间轴、表格、地图、动态图片理解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的过程,归纳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历程,理解革命新道路的含义。(时空观念)
3.通过研读细节史料和不同专家学者观点,学生能分析长征胜利的原因,从中感悟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志,学习并追求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弘扬学生家国情怀。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家国情怀、唯物史观)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2.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
教法学法
1.教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讲述法;地图演示法;问题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小组合作;学会质疑,归纳、探究历史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从大量史料、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准确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于本课与上节课关系紧密,因此,采用复习导入的方式,以第2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回顾进行导入: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与国民党合作并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正当国民革命正酣之时,国民党右派拿起屠刀,屠杀共产党人。不久,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随后,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大革命失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不同的道路探索,对中国革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复习回顾旧知,进而设问启发,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进入时空隧道,埋下本课主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讲授新课
根据本课内容,在教材基础上,进行基本的整合。
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讲授:1.分道扬镳,新府旧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3.革命之胜利,乐观之烈焰——红军长征。
一、分道扬镳,新府旧治——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南京国民政府。
首先,厘清主线,围绕两大基本历史任务:反封建、反侵略进行事件梳理,对宁汉合流、二次北伐、东北易帜、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史实梳理。
运用动态图片,得出宁汉合流的概念和过程,加深学生的时空观念。
教师:回顾“宁汉合流”和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相关史实,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和补充史料一、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状况,理解国民政府为什么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归纳其性质,教师进行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分析材料,得出结论。
【教师讲授】大革命失败后,国民政府内部三足鼎立,宁汉对峙,从宁汉合流,东北易帜,1928年国民政府终于形式上统一全国,为什么只是形式上统一?因此时的国民政府派系纷争、军阀割据;压迫农民,人心未统;专制独裁、拒绝分权;镇压围剿、白色恐怖,因此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
【教师提问】国民党内部统一之后,下一阶段的国民政府的任务是什么?
【学生】统一全国。
【教师讲授】此时,张作霖坐镇北京,任陆海军大元帅,控制着北京政府。为了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而日本帝国主义担心中国一旦统一,就不能任其肆意侵略。于是竭力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因战事不利,张作霖决定退回东北,途中惨遭日本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图片见课件)。
【思考点】南京国民政府发动的“北伐”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有何不同?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两者不同的地方,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对象、组织基础、性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表格对比法,进行讲述。
讲述东北易帜的概念:
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宣布:东北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南京国民政府,改旗易帜(改成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史料阅读】
材料一:
1930年5至1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阁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了一场新军阀混战。由于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史称“中原大战”。
——《中外历史纲要(上)》130页
材料二:
他们缺乏效命国家的意识,只要与南京(国民政府)之间没有利害冲突,他们就可以长期与南京合作;但一旦发生利益冲突,这些军阀就将见机行事,甚至还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展开较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思考点】通过了解中原大战史实,分析南京国民政府为何只是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学生活动】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高一重在引导学生读懂教材,会梳理教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教师讲授】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各地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实力派军阀,与中央分庭抗礼,同时,还存在着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政权,所以,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正如,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总结的有了利益冲突,就很大程度上会展开较量。
经济上,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也迎来了黄金十年。
材料一 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之钞票定为法币,如有故存隐匿,意图偷漏者,应准照危害国民紧急治罪法之治。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材料二 在改革币制的同时,国民政府在1935年还发起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中国经济出现较大增长,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国家资本也稳步增长。这时国家资本刚刚与私人资本持平,产业资本略高于私人资本。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思考点】根据材料和课本内容,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材料,弥补教材不足,学生能全面、客观的认识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措施和取得的成就,深刻认识南京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以及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过渡】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巩固,蒋介石时刻没有忘记屠杀和消灭共产党。而期间的中国共产党早已从血泊中站起,武装反抗国民党,建立红色政权,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
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南昌起义
【设计意图】引出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史料研读】
材料一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毛泽东《秋收起义》
材料二 执著于城市,在那个时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面前只有一个榜样那就是已经成功的俄国革命,而俄国革命正是从城市开始的,并且在城市首先成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点】中国共产党在南昌起义后得到的革命启示
【学生活动】企图通过城市武装起义取得革命胜利的苏联模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并且在此思想引导下,毛泽东决定发动秋收起义。1927年9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受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补充的细节史料,认识到中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背景、内容、新在何处及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感悟中共扎根人民基于国情对革命道路的科学探索所展现出来的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实践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过渡】革命道路探索并非一帆风顺,国民党的围剿,党内的左倾错误,民族矛盾的上升,但中国共产党面对挫折,不忘初心,敢叫日月换新天,拼出了一条迎接中国革命新天地的康庄大道。
【学生活动】结合教材,完成表格填写
【教师讲授】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小任务,对照这幅地图,阅读书本P127-129,填写与1.2.3.4.5相关的史实,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排列重大史实发生时间,问题来了,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些史实中,哪个标志着中共“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就此谈谈你对“新道路”内涵的认识。(提示:可从新道路“新”在哪里进行阐述)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以下几种情况:
学生选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作为中共革命新道路的开辟的标志
学生选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作为中共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标志
【教师总结】应当选择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请大家翻到书本的130页,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意义,即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教师追问】为什么说“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新的呢?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通过层层设问,加深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理解。
【教师总结】首先第一点:这条新道路区别于俄国十月革命——城市中心论,其次第二点是根据自身历史发展过程,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结果是失败,所以区别于过去,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新的。最后,革命形式不一样,以前是国共合作,现在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探索。
【史料研读】
1927年冬,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很多人对革命持悲观情绪,他们在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有不少人逃跑、叛变。
1928年冬,敌军重兵围攻井冈山,粮食艰难,军民以红米、南瓜、野菜充饥,身穿茅草、稻草御寒,一些人又提“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1929年春,敌军重兵第三次“会剿”井冈山,有人又提“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据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整理
【学生活动】学生研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总结】凡是新的道路,前行都很困难,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肯定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曲折和失败,最后建立了新的政权,开辟了十几块大大小小的革命根据地,后来才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教师提问】中共在当时为什么要开辟这样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提示:可以从开辟“新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方面阐述)?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
1.力量悬殊 2.农民支持 3.地形优势
【教师讲授】选取两幅插图(油画史料),以及教材中的插图土地分配证,从一定程度上去佐证农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更合适的选项并做出解释
【设计意图】为下面讲授国民党五次围剿红军的内容(客观原因)做铺垫,同时引出中共内部存在的左倾错误与逃跑主义错误(主观原因)。
三、革命之胜利,乐观之烈焰——红军长征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填写空格内容。
【教师设问】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的不仅是爬雪山过草地这样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困难,国民党围追堵截、使用武力镇压,物质的匮乏也是面临的苦难之一,请大家展开想象,红军战士们还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学生回答】资源不充足、组织基础不完备..等等答案
【教师补充】
在老师看来,还有精神上的折磨,比如红一方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一年之久,想想我们现在,小同学们高一军训六天就觉得很久很难熬了,何况是两年?两万五千里长征呢?累了怎么办,红军战士们都是拿命去熬!这才有了长征精神,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请大家看到书本的130页,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最终长征取得了胜利!
【设计意图】
通过红军长征,引出长征精神,通过共情类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讲授】
在书本的第131页,我们可以看到一句话: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请同学们思考:你从哪些角度理解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教师讲授】
一方面,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也就是两个基本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长征胜利之后,革命任务发生了转变,从被国民党围追堵截,两党对抗从长征胜利后有了合作的趋势,因为在长征途中,日本已经在局部侵华,国共两党逐渐有了一致对外的趋势。
另一方面,长征胜利之后,革命形势也发生了变化,之前共产党一直在被围追堵截,如今在陕西扎下了根,形势相对缓和,为抗日保存了民族的火种和希望!
材料: 红军长征具有重要“奠基”意义。政治方面,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奠定基础。组织方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基础。精神作风方面,英勇不屈,顽强生存的精神,为我党我军的作风建设奠定基础。军事方面,红军指战员素质大大提高,为最终形成强大的人民军队奠定基础。民众方面,沿途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唐双宁《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共工农红军的长征》
【学生活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红军长征的重要意义
评价目标:通过辨析不同史料,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将长征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之下,认识长征的意义,并能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评述,弘扬长征精神,让历史为现实服务。
答案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种“事实求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强大的人民军队奠基”,“群众基础”,“国际共运中的地位” 等信息体现出长征胜利的意义,再结合所学,长征是战略大转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即可作答。
(2)考查学生基于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前提下,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可结合长征意义和体现的时代精神作答。
参考答案:
1.实现了红军长征的战略大转移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沿
途播下革命种子,鼓舞广大人民群众,扩大了影响力。
2.奠定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
3.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二次合作奠定基础;
4.为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精神作风,军队建设建设等方面积累宝贵经验;
5.为提高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共运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奠基。
【三】课堂总结
(结合板书设计图)在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与统治,以及中国共产党开辟了革命新道路的史实,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完成了战略大转移,为革命保存了火种,铸就了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着重强调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春如朝日,奋进正当时,希望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上的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采取地图演示、问题探究、史料研读等教学方法,多方位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学习评价主要是以问题探究的形式体现,侧重于形成性评价,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实践活动和课后访谈,来最终对课程内容进行完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