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01 19:5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节选)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根据选文内容填一填。
①选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____________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___________便开始了。
②小雨滴(滴滴答答)→__________(淙淙) →__________(潺潺) →__________(哗哗)。
3.对“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小雨滴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会变魔术。
B.“山中小曲”指的是小雨滴汇聚成小溪、河流,在山间流动发出的动人声音;“海洋大合唱”是指河流流入大海,汹涌澎湃的海浪发出的声音。
C.小溪流的声音是在不断变化的,时而轻快,时而紧急。
4.分析画“ ”句子的特点,特别注意加点词语,并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5.选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6.选文中把风当作_________来写,把风发出声音说成是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中写了两种风,微风的特点是( ),狂风的特点是( )。(填序号)
A.充满力量 B.轻快活泼 C.轻轻柔柔 D.冷酷无情
8.联系生活中自己听到的声音,完成练习。
①观察图片,读到选文中“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你会想到图( );读到“那声音充满力量”,你会想到图( )。
A. B. C.
9.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美妙的声音”,试着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你一定会听见的
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呀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的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
你也总听过水声吧?当山涧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洁工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10.从文中找出恰当的量词填在括号里。
一( )雪花 一( )孤灯 一( )暖意 一( )银箭
1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横线上。
微风_____柳梢 清风____明月
狂风____巨浪 台风_____山岭
12.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横线。这句话把 比作 。
13.当妈妈打开水龙头淘米煮饭时,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呢?请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 小雨滴 音乐会 小溪 河流 大海 3.B 4.特点是前面结尾的词语是下面分句的开头。
我们每天都期待着欢笑,欢笑是生活中最美的乐章。
【解析】1.本题考查找中心句。
中心句就是能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句子。在开头起概括总述的作用,在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结尾起归纳总结的作用。选文的第一句概述了“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文全部是围绕这句话写的,因此选段的中心句就是这一句。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提取能力。
做这道题时,应先通过关键词找出关键句,然后作答。
第①题,我们可以通过“敲敲打打”找到选文中的“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这一句话,得出答案。
第②题,我们可以通过“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得出“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分析能力。
做这道题时,可以通过联系上文作答。“山中小曲”和“海洋大合唱”,与前一句“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相呼应,所以“山中小曲”写的是小雨滴汇聚成的小溪和河流,“海洋大合唱”指的是大海中的声音。所以选 B 项。
4.本题考查观察、分析并仿写句子的能力。
原文中的句子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特征是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明白了句子的特征,仿写句子就容易多了。
示例:遥远的星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有一座弯弯的小桥;弯弯的小桥旁有一排杨柳。
5.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6. 音乐家 乐曲 7. C A 8. C B 9.青蛙呱呱叫的声音。
【分析】5.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理解。
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可知,这段主要写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演奏不同的音乐,因此,本段的中心句为“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6.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从“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可知,文中把风当作人来写,把风发出声音说成是是一首雄伟的乐曲。
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可知,微风的特点是轻轻柔柔的。
从“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可知,狂风的特点是充满力量。
8.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句子以及看图能力。
“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应是C幅图,图中的妈妈正在小声和孩子说话,声音应该是轻轻柔柔的。
“那声音充满力量”应是B幅图,图中的孩子们正在读书,朗朗读书声音,应该是声音很大,很有力量。
9.本题为开放式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生活中停过的“美妙的声音”即可。
如:来到清澈见底的小溪旁边,你会听到“哗啦啦”“哗啦啦”的流水声。青蛙呱呱叫的声音;北风呼呼刮的声音;蜜蜂嗡嗡叫的声音;雷声轰隆隆的声音。
10. 朵 盏 阵 道 11. 吹过 拂过 扫过 横越 12.当山涧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 清泉 银箭 13.我听到了妈妈放水时的哗哗声,淘米时的沙沙声。
【分析】10.考查学生的词语搭配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需要从文章进行选取,所以要仔细阅读原文。
从“一朵小小的雪花、一盏孤灯、一阵暖意、一道银箭”可以看出。
11.考查学生的词语搭配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需要从文章进行选取,所以要仔细阅读原文。
从“当微风吹过柳梢,当清风拂过明月,当狂风扫过巨浪,当台风横越山岭”中可以看出。
12.考查对比喻修辞的辨析。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13.考查学生的文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道开放题,作答时要结合对文章的进行理解,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人物形象,结合自己的语言作答即可,表达合理,答案不唯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